最新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周热闻荐读8月经济数据)
一周热闻荐读(9月12日-9月18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新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周热闻荐读
(9月12日-9月18日)
●为什么8月份经济增速“超预期”?专家解读存在双重因素
采写:南都记者 丁境炫 编辑:梁建忠
保进度、抢工期。工人在海口复兴城国际数字港项目工地施工。 新华社发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通报8月份经济数据。
据介绍,8月份多数经济指标好于上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例如,生产、投资、消费的同比增速均快于上月,实现“超预期”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解读中就指出,“市场原本预期8月经济弱复苏,但16日发布的8月生产、消费、投资数据均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在总体向好的经济数据中,也有几项指标“亮起红灯”。例如,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下行态势,投资销售均为负增长;社零总额环比下降了0.05%,实际消费仍较低迷。
应如何理解8月份经济数据的“超预期”增长?发布会后,专家向南都记者解读8月经济数据。
●黄润秋手举故宫夜空星轨图答南都问: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宋凌燕 编辑:梁建忠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当蓝天成为常态,“晒蓝天”在朋友圈越来越少见了,空气污染治理如何在几年时间内就取得明显成效?9月15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南都记者上述提问时,介绍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举措。
“说到晒蓝天,我可以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但不是白天,是晚上。这是一张以故宫午门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轨图。”黄润秋手举照片向记者展示图片,并娓娓道来照片背后的故事。“这张图怎么拍的呢?大家可以看到,夜空中繁星闪烁,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迹线,叫‘星轨’。要拍出这样的照片,一定要空气质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所以,这张图是北京这些年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真实写照。”
黄润秋透露,2013年北京的PM2.5为89.5微克/立方米,2021年是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2/3。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2天。所以说,从“APEC蓝”,到“阅兵蓝”到今年的“冬奥蓝”,如今蓝天白云在北京几乎是常态,不再是奢侈品。
●九旬老兵参加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70多年的老战友们安息了
采写/编辑:南都记者 莫倩如 王森 见习记者赵霖萱
抗美援朝老兵石景林。
9月17日上午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名志愿军英烈70多年后,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全场三鞠躬,27名礼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抗美援朝老兵石景林来到现场参加仪式,他今年已经91岁了。面对镜头,石景林含泪说:“我的心情既沉痛又激动。我们国家强盛起来了!70多年了,他们在异国他乡不好受,今天回来了,他们也能安心了。”石景林说,看着曾经在同一个战场上拼杀的战友回到祖国,自己一度落泪。他也期待今时今日祖国的年轻人能够不忘先烈,不忘历史,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从反诈攻防战到专门立法:一个庞大的反诈系统如何运转?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编辑:梁建忠
在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庆相桥社区,民警给居民讲解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常识。 新华社发
诈骗,作为一项古老的犯罪类型,因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逐渐长成一个庞大的不可控制的怪物。
过去十年间,新型网络犯罪发案量不断攀升,据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一些大中城市,电信网络诈骗案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甚至达到50%,仅2020年,公众的财产损失即达353.7亿元。
长期以来,中国警方持续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类新型犯罪正迎来新的拐点。据官方数据披露,自去年6月至今,该类案件立案数已连续14个月实现同比下降,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9月初,首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门立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过去多年的治理经验上升为法律,寄望织牢制度之网规制诈骗。
过去多年间,电信网络诈骗历经数次阶段性变化,警方不断拆解诈骗招数,揭露侦破案件,警示公众这项犯罪的危害,我们想要了解,从最初接触这类新型犯罪到如今遏制高发态势,警方究竟如何应对?身处系统内的人经历了什么,为之付出了什么,最终才能迎来如今的局面?这个庞大的组织和运作机制,又在如何保护着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专家热议人工智能完美防御之道:当攻击者无利可图才真正安全
采写:实习生 梁丙鉴 南都记者 蒋琳 编辑:蒋琳
“虽然我们现在可能面临很多(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用防火墙或各种方式把攻击门槛抬高,让攻击者无利可图,人工智能系统就会安全。” 9月16日,清华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朱军在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大赛颁奖仪式暨主体技术论坛上说。
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展开热议。有专家提到,人工智能边界的不确定性是其很难完美防御的原因,但只要让攻击者的付出大于期望的收益,就可以认为安全了。不过,如何把握“门槛”高度还有赖于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了应对近年来因技术局限或者恶意应用导致的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开展该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攻防实践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保障。在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看来,此次举办的人工智能安全大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据大赛主办方之一——瑞莱智慧的首席执行官田天介绍,本次大赛是首个全国性的人工智能安全赛事,选取了当前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关注度最高、相关风险最为严重的人脸识别安全、自动驾驶安全、深度伪造安全作为赛题。最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建信金科的四支队伍从4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各赛道第一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