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西厢记的戏剧性(西厢记为何被誉为)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更是戏曲史上的一座高峰,这部作品以它独特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语言艺术被后人评价为“千古绝调”,徐复祚在《曲论》中更是赞叹道“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意在将《西厢记》视为戏曲语言艺术的高峰。本文将从《西厢记》语言的情景交融、个性鲜明、雅俗相兼三个特点,举例分析作品语言的本色与文采。
语言极富有动作性,情景交融营造故事情节元朝时期,戏剧演出活动频繁,市民阶层也多去勾栏观看,受众十分广泛,这也要求戏曲家们在创作剧本时要更贴近读者需求。在戏剧中,语言是赢得读者需求的关键因素,而王实甫的《西厢记》根植于读者的需求,熟练的驾驭语言的动作性,善用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第一折中写崔莺莺托红娘给张生捎信儿在晚上约会时,刻画了张生焦急等待的模样,作品中写道:
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居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则道似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这一折中描绘了张生与莺莺约定的晚上,是一幅“明月如水、鸟声阵阵、风吹竹林、花影浮动”的浪漫景色,开头便问“彩云何在?”既指天空中的云彩,又指心爱的女子,一语双关将张生对莺莺的爱描写得大胆果敢,透露出二人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爱情的追求。一幅景色铺开来以后,开始细致描写张生的坐立不安等待的神态,“意悬悬”、“急攘攘”、“无处安排”刻画了张生心中的急迫,“倚定门儿待”通过动作的刻画写出了张生对莺莺是否赴约的担忧。再如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中第二折写莺莺看到张生的来信时写道:
晚妆残,乌云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了也!厌的早扢皱了黛眉。(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这一折中说莺莺本来正梳妆打扮,后来看到简帖,便胡乱绑了头发,急忙关了化妆盒,打开简帖的封皮看张生的来信,看着看着竟心烦起来。眉毛狰狞、脖子低垂、面色呆滞,活脱脱一个踌躇郁闷的莺莺。王实甫将语言与动作结合起来,更加符合舞台表演,让观众一眼便知道莺莺此刻复杂的心情。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语言本色富有文采,体现在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情景性,王实甫善于将唱词与演员的形体动作结合起来,使演员惟妙惟肖的展现故事情节,又推动演员在舞台上动起来,让人物的舞台表演和人物性格在语言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语言极富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加深了人物的刻画
《西厢记》中对语言的描写可谓是细致入微,王实甫考虑到剧本中人物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男女形象等,给不同的人物配置不同的语言,使剧本语言风格各异,更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张生和郑恒均是男性,张生为一介书生,他的谈吐十分典雅,时而诗词歌赋,时而豪迈风流;而郑恒虽出身礼部尚书之子,但父亲早丧、母亲又殁了,他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以至于郑恒言语粗鄙,不被莺莺喜欢。
语言个性更鲜明的当属莺莺与红娘的对比,而莺莺和红娘均为女性,出身名门的莺莺自小诗书礼仪,她的语言稍为明媚,唱词舒缓而富有韵味,红娘身为丫鬟就显得十分鲜活泼辣。如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一折中写莺莺见张生之后便茶饭不进,莺莺唱道: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这段唱词中,“落红成阵”出自于秦观《水龙吟》“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杜甫的《曲江》;“池塘梦晓”两句出自于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尾句“清减了三楚精神”出自于阮籍《咏怀》“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后,开始日夜思念,这些唱词中均引言有处,凸显出莺莺诗书文学的涵养,词中表现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被朱元璋的十七子朱权评论道:“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可见王实甫语言的高深。而红娘的语言却显得十分泼辣,如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一折中写张生卧病在床,莺莺派红娘去看望,张生欲献礼给红娘,红娘生气便唱道:
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赀?
红娘虽出身卑贱,但却极其热情聪明,“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等词句将红娘这一底层人民淳厚、质朴的本色凸显出来,既表达了红娘的不被金钱诱惑的本质,又彰显她不被封建礼教捆绑的个性,形象生动。
《西厢记》的语言将人物个性融入到唱词中,显得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剧本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定制语言风格,以此来推动戏剧不断进展,为后人称道。
语言有雅有俗,俚语诗句中尽显生活本质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精湛的,它既有唐诗宋词的精美典雅,也有民间底层本色语言的生动活泼,王实甫对此进行提炼加工,博采众长,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特点,让读者在目不暇接的观看中回味无穷。这些文字不仅简洁凝练,而且准确自然,被明代王世贞评价为“北曲压卷”的作品,剧本妙语连珠,诗词韵味丰厚,令人拍案叫绝。如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第三折写张生赴京赶考,十里长亭送别时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段词引自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王实甫化用范仲淹的长亭景色,刻画张生与崔莺莺离别时的悲伤,语言精美、意境缠绵,惹人陶醉。又如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四折写道: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劳攘了一宵,月儿沉,钟儿响,鸡儿叫。唱道是玉人归去得疾,好事收拾得早,道场毕诸人散了。酩子里各归家,葫芦提闹到晓。
在这段词中,作者引用了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道出了张生此刻倾慕崔莺莺的爱恋,却怕莺莺不喜欢自己的忧愁心绪。王实甫巧妙的化用古诗词,将它们融入剧本中,就显得十分高雅,而一些俚语俗句又贴合了市民心理,如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一折写孙飞虎围寺门让莺莺做压寨夫人时,莺莺为保母亲,便献出计策说:
母亲,都做了莺莺生忿,对旁人一言难尽。母亲,休爱惜莺莺这一身。恁孩儿别有一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在这段唱词中,一个“恁”字体现了元代俗语的特色,柳永词开一代俗语言之门,此处用这个词更使观众感到亲切有味;而“成秦晋”更是运用了春秋典故“秦晋之好”,喻为“结为夫妇”,意在说明莺莺想牺牲自己,周旋此事,暂时与孙飞虎结为夫妇,以退为进,保全家人。秦晋之好是民间熟知的典故,此处对这个典故的化用,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贴合观众的理解。
《西厢记》吸取了唐宋诗歌的精华,使观众在观看时觉得意境斐然,阅读文本时又满口生香,沉浸于典雅的表演创作中。此外,王实甫又善于从底层提取反映人民风貌的语言、典故等,让人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唤醒大众的记忆,更容易理解戏剧的雅与俗。
结语
王实甫的《西厢记》以独特的语言艺术占据中国古典戏剧史上崇高的位置,剧作中的语言文采与本色相生、雅趣与俚俗相兼,被誉为“花间美人”。《西厢记》语言的本色与文采体现在语言的动作性、情境性酿造了冲突的故事情节,凸显了鲜明的人物个性,又在诗词文化、市民质朴中提炼加工,使语言与表演、文本与情景产生共鸣,深入人心,获得了极高的文学地位,实至名归。
作者:蔡小记
参考文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