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新沙滩赶海时间(寻渔记海洋百科)
三、裂流机理、危害、预判及逃生建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新沙滩赶海时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山新沙滩赶海时间
三、裂流机理、危害、预判及逃生建议
1.裂流机理
裂流(Rip Current,又称离岸流)是在海面波浪的辐射应力及压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浪带回流入海的条带状表面流。裂流流速大多在0.3〜1米/秒,最快可达3米/秒,其长度可在30〜100米甚至更长,流向几乎与岸线垂直,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是滨海休闲旅游的危险“杀手”。据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统计,发生裂流溺水事故率最高的人群为10〜29岁的青年人群,尤其是男性。裂流产生的位置往往因波高、波浪周期、海底地形以及海岸线形状而发生变化,最常出现在近岸海底不连续沙坝之间的凹槽或缺口上方水面,或向海凸出的结构物、礁石两侧。从水文地质角度来说,靠近热带地区的岩石海岸的海滩更容易产生裂流,落潮时裂流风险较其他时刻更大,夏季裂流更加严重。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多数重点滨海旅游海滩有裂流现象和大量的溺水事故记录。
2.裂流危害
滨海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最主流的领域之一,《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滨海旅游业占涉海经济增加值比重达42.1%,是第二大涉海经济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2倍。然而以裂流为代表的滨海旅游海滩常规性高危动力现象给游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据统计80%〜90%的海滩救援与裂流有关。每年世界上有成百上千人死于裂流溺水,给滨海旅游的吸引力维护、海滩管理、事故纠纷处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对滨海旅游地区的裂流危险性调查、评价、警示和危险预判、溺水自救等方面知识的公众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正在开展相关工作,为滨海旅游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服务。
3.预防判断
(1) 裂流通常从岸边高地更加容易判断,主要是平行于岸线的条状白色浪花带间断的平静水域,还可能是泡沫或泥沙被肉眼观测到迁移入海的区域。
(2) 落潮时更容易产生裂流,去海滩前确保查阅当地落潮时间,要保持警惕,阳光明媚的平静天气仍然有可能发生裂流。
( 3 ) 向海凸出的岸线或结构物如海堤、礁石附近也是裂流高发区域。
(4) 到海滩时确保和救生员进行交流了解海况,并寻找裂流警示牌,尽量在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游泳或冲浪;
(5) 确保自身擅长游泳,不要独自下海;
4.逃生自救
(1) 如果不慎被卷入裂流,不要立刻奋力向岸游进,应向两侧沿岸方向游离裂流区域,再向岸游回。
(2) 裂流不会把人向下拖拽,只会将人冲离岸边,如果无法逃离裂流,则应顺流漂浮,并同时大喊、挥手向岸边求助。
(3) 如果在岸边发现有人陷入裂流,立刻打电话或向救生员求助,可以向被困者投掷漂浮器具,不要尝试做英雄而擅自入海救援。对于裂流避险没有完美的回答,因为海洋是在不断变化的,与海洋互动的每个人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去海边享受海水之前,增加对裂流的了解,在危险预防上多做准备。
四、激浪
海浪是海面的波动现象。由风产生的海面波动, 一般周期为0.5〜25秒,波长为数十厘米至数百米,波高为数厘米至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可达30米以上。不同强度的海浪对人类威胁程度不同。通常波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就能够掀翻船只,破坏海上工程,给海上航行、海上施工、海上军事行动、渔业捕捞等造成危害,被称为灾害性海浪。它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的强风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根据形成灾害性海浪的天气系统,将海浪分为四类:冷高压型海浪(亦称为寒潮型海浪)、台风型海浪、气旋型海浪、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海浪。根据海浪形态分为风浪、涌浪、近岸浪。标志海浪强度的要素主要有波高、波周期、波长和波速。在国际上采用波级表示海浪强度,但划分波级标准不尽一致,常用的波级表除国际通用波级表外,还有蒲福波级表、道氏波级表、美制波级表。中国于1986年7月1日起采用国际通用波级表划分波浪等级。按照波级表标准,灾害性海浪属于7〜9波级的狂浪、狂涛、怒涛。中国灾害性海浪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其次分布在黄海和台湾海峡。
灾害性海浪在岸边不仅能冲击摧毁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和各类构筑物,还可能伴随着风暴潮,沉损船只,席卷人畜,并致使大片农作物受淹和各种水产养殖品受损。海浪所导致的泥沙运动还会使海港和航道淤塞。灾害性海浪到了近海和岸边,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50吨。据记载,在一次大风暴中,巨浪曾把1370吨重的混凝土块移动了10米,20吨的重物也被它从4米深的海底抛到了岸上。巨浪冲击海岸能激起60〜70米高的水柱。
台风型灾害性海浪是导致巨浪灾害的主要原因。据1982—1990年的统计,中国近海因灾害性台风海浪翻沉的各类船只达14345艘,损坏9468艘,死亡、失踪4734人,伤近4万人。平均每年沉损各类船只2600多艘,死亡520人。最严重的1985年共翻沉4236艘船,死亡1030人;1986年4102艘,死亡889人;1990年3300艘,死亡876人。
由于从中国陆地入海温带气旋和寒潮大风的强度难于监视和预报,由它们引起的灾害性海浪,往往在海上造成更大更多的海难事故。1983年4月25日,一次强气旋影响导致海上出现11级大风和最大波高6.7米的狂浪,仅山东、辽宁两省的统计,受损渔船就有1046艘,死亡渔民23人,还造成了大量水产养殖业的损失。在渤海中部作业的渤海海洋石油公司“107号浮吊船”也因受风浪袭击而沉没。虽然中外人员撤离和抢救及时无一人伤亡,但经济损失仍相当严重。
巨浪常常伴随着大风天气出现,因此要去海边游玩之前,一定要关注天气;同时避免巨浪将人卷入海中而带向深海发生溺亡意外。当海边起风形成巨浪,最安全的做法是选择不下水嬉戏并且远离海面。
(待续)
来源:海洋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