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

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非凡,曾创造出蹴鞠这一伟大体育运动,它的产生丰富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蹴鞠起源于战国时期,发展在秦汉,在唐宋年间形成高峰,但在元明清三个时期走向了衰亡。

一、蹴鞠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于战国时期

据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在其《别录》一书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不过在黄帝那个时期,并没有相关的文献去证明。并且古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由于民族崇拜,往往把一些不明真相的事物起源归于他。而在《战国策·齐策》里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踢鞠者。”。在这看来,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蹴鞠就已经在临淄出现。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1)

同样,在《西京杂记》中记载:“太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怅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生平所好,皆屠贩少年,酷酒、卖饼、斗鸡、蹴鞠, 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这里说的是刘邦的父亲在年轻时就已和邻居进行蹴鞠游乐。由此可见,蹴鞠在战国时期就已在百姓之间存在。

在当时,蹴鞠主要在劳动人民中兴起。在《战国策·齐策》中记载的临淄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蹴鞠就可看出。而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铁制品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促进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士族阶层的兴起。同时由于周王室的衰弱,诸侯并立,所以在当时广纳贤士,尚武之风盛行。所以在战国时期,蹴鞠也带有很强的军事特性。

战国时期的军事战争频繁,所以诸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军事力量的增长。因此,在百姓除了日常的耕作之外,在闲暇的时间里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刘向在《别录》中记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由此可见,在齐国百姓的蹴鞠运动里不仅有娱乐的性质,同时还有保卫国家的军事目的。

2、秦汉时期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蹴鞠经过战国时期的产生,到了秦汉时代进入了发展阶段。不过在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国家和抵御北方游牧民俗的侵扰,动用了全国各地的劳工去修建长城,再加上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广建宫殿。所以在秦朝,百姓流离失所,蹴鞠也就无从谈起。蹴鞠主要是在汉代发展。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2)

在公元206年,刘邦取得天下,建立汉王朝。汉初,由于连年的战争,人口减少,生产力也就下降,所以国家相对贫穷。并且统治阶级吸取秦王朝覆灭的教训,采用了与民休息,并大力发展经济。对于北方的战事选择了妥协的办法,随后经过“文景之治”几十年的休养,汉逐渐强大了起来,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出现卫青等人讨伐匈奴之事,而随着疆土的扩大与张骞出使西域 ,“古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汉代经济的发展,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蹴鞠到了汉代,活动主体进一步扩大,不仅当时的劳动人民喜欢,在统治阶层也为蹴鞠乐此不疲

汉代的统治者视蹴鞠有治国习武之象,所以在上层阶级中,蹴鞠备受推崇。据《弹棋序经》记载:“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墩鞠者,尽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而且在汉代有多种蹴鞠的方式,并且出现了详细的比赛规则与专业的蹴鞠书籍。同样在军队中,蹴鞠也作为训练项目存在。在汉代,匈奴长占北方,所以每代皇帝都注重军事的发展,而蹴鞠在训练士兵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都有效果,所以蹴鞠在军队中经常作为练兵的手段。

二、蹴鞠的盛行与衰落

在西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正处于动荡分裂时代,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期,百姓的生命财产遇到威胁,所以蹴鞠的发展就停滞了下来。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无论是在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还是活动主体上都出现了繁荣的气象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3)

1、唐宋的盛行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上包容开放,广纳贤言。经济上繁荣昌盛。其中周边的异域民族纷纷派遣使者与官员到长安学习考察。期间其他民族的舞蹈、宗教、艺术、建筑与体育活动传到了中国,我国的蹴鞠、围棋也传到了日本与朝鲜等国家。

唐朝时期的蹴鞠主体人员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上到宫廷,下到百姓都有所开展。如李白 曾在《古诗五十六首》描述道:“斗鸡金宫里,减鞠瑶台边。”。但唐朝由于马球的兴起,蹴鞠在军队中降到了次要地位,但军队中也有蹴鞠运动的展开。如韦应物在《寒食后北楼作》写道:“遥闻击鼓声,减鞠军中乐。”。在唐朝,单球门的表演形式蹴鞠的出现,增加了蹴鞠的技巧性与娱乐性,同时也降低了蹴鞠的竞争力。

而宋朝在建立初期,强调文治。其中“均田制”和封建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大量的劳动人民来到城市,推动了商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并且宋代宵禁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之前的格局,城市中店铺林立,商家通宵达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娱乐消费的需求就增长了。所以瓦舍勾栏遍布,体育运动的开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蹴鞠到了宋代,虽然活动主体依旧是社会的上下阶层,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经济的兴起,蹴鞠在百姓中广为展开。宋朝的皇帝宋太宗赵匡胤尤为喜欢蹴鞠,在《宋史·太宗本纪》中记载:“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城鞠大明殿 。”身为帝王的赵匡胤都喜欢蹴鞠,有此可见蹴鞠在民间的盛行情况。

在宋代的市民蹴鞠中,就有了专门的组织,像“齐云社”和“圆社”。而且还出现了专业的蹴鞠人,每年还会对运动员的技术等级进行评定。但是由于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社会上“重文轻武”思想开始发展,以至于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性与技巧性转变。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4)

2、元明清时期的衰退

蹴鞠到了元代,蒙古统治时期来临,以及程朱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在中原人民中流行的蹴鞠活动,出现可衰退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蹴鞠逐渐沦为了社会中青楼女子等闲人的消遣活动,有时会与赌博联系在一起,所以受到了当时人民的广泛抵制。再加上其他体育活动的兴起,蹴鞠进一步缩小,进而在清朝消失在人民的视野里。

在元代,长期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一统全国,由于游牧民族的社会习俗与中原不同,他们长期生活在北方,喜欢骑马、射箭、摔跤等运动项目。虽然在元代也有蹴鞠的影子,但已经不复之前的繁荣气象了。

元代蹴鞠的活动主体急剧减少,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族,所以蹴鞠不再受统治阶级重视,再加上科举考试的取消,当时蹴鞠的活动主体就是落魄知识分子与青楼女子。群众基础的丧失,使蹴鞠开始走向衰弱。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5)

明代的统治阶级在政治上,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社会中大设特务机构。而在文化上大力推崇程朱理学,以至于后来宦官当权,社会文弱之风盛行,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蹴鞠也就进一步的衰弱。

虽然明代依然有蹴鞠的身影,但主要是一些市井闲人中。并且以娱乐为主,不再计较输赢,比赛的规则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明代的蹴鞠中,球门已经消失,主要是以白打形式,而且人数最多也就是三人形式的蹴鞠。社会中的蹴鞠以娱乐为主,并且与赌博联系在了一起。在《明通鉴》中记载:“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檐蒲、墩鞠,拥妇女酣宴 。”

在明代,朝廷取消了宴会上的蹴鞠表演,并且严令军中禁止蹴鞠。蹴鞠在当时已经与不务正业联系在了一起。

关于古代蹴鞠的故事和传说(蹴鞠屡过飞鸟上)(6)

蹴鞠发展到清朝,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形式。社会中偶尔出现的多是当时人民的杂踢娱乐。从文献中了解,清朝的蹴鞠已经成为了儿童的娱乐玩具,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少展开。而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蹴鞠被他们运用到了滑冰当中,发明了“冰上蹴鞠”,虽然可以见到蹴鞠的影子,但并不能挽回蹴鞠衰亡的结局。

三、总结

我国古代的蹴鞠从产生、发展到衰亡,期间经历了不同的朝代,最终沉寂下来。它的兴起是当时社会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因素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它的衰亡也是这样,由于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在蹴鞠的演变过程中,活动主体的缩小,形式减少与自身功能的减少,最终走向了衰亡。

参考文献:

1、《别录》

2、《西京杂记》

3、《战国策·齐策》

4、《弹棋序经》

5、《明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