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一般学制几年(理性看待高校延长专硕学制)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发社会热议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都是2至2.5年、学术型硕士学制基本保持在3年,这似乎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对待“延长专硕学制”这一变化,不少人表示难以理解据媒体报道,对于专硕学制的变化,有学生表示“喜忧参半”:“喜”的是延长学制给找工作带来一段缓冲期;“忧”的是多出来的时间也会增加学费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事实上,当前多所高校延长专硕学制绝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跟风从众,而是经过大量社会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之后推出的改革举措,我们应理性看待和科学应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专硕一般学制几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专硕一般学制几年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发社会热议。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都是2至2.5年、学术型硕士学制基本保持在3年,这似乎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对待“延长专硕学制”这一变化,不少人表示难以理解。据媒体报道,对于专硕学制的变化,有学生表示“喜忧参半”:“喜”的是延长学制给找工作带来一段缓冲期;“忧”的是多出来的时间也会增加学费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事实上,当前多所高校延长专硕学制绝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跟风从众,而是经过大量社会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之后推出的改革举措,我们应理性看待和科学应对。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发展尖端技术以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在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不到位、个性化培养不足、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持续深化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与更加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型硕士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遗憾的是,在办学实践中,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教师自身对于这个培养目标和定位的理解存在差异,有些甚至存在较大分歧和误解。另外,目前不少高校专业硕士培养也不同程度存在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现象,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环节和校企双方交流较为薄弱,校外实践基地不足。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实际情况,加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专业型硕士学制的调整行为应运而生。
当前,多所高校调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制是对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特别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主动关切和积极回应,体现了我国高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学制调整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研究生学制改革原本就是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大众化和多样化,高校进行研究生学制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研究生学制改革既受制于国际接轨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经济社会推动、高校竞争发展和导师学生关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又必须遵循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规律。当下,多所高校对专硕学制的调整,既是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目前,关于专业型硕士的学制,国家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统一要求。学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时长问题,其变化必然影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乃至培养质量等核心问题,也牵涉研究生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研究生导师和高校管理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培养质量,通常认为2年学制过短,第一学年主要用于上课修学分,第三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习或专业实践,第四学期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科研项目,确实难以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对不少研究生而言,他们选择专硕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学历,提高求职的竞争力,而不单是提高学术能力。因此,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是影响他们选择短学制的主要因素。
显然,科学合理的做法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点、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以及培养模式等因素来综合考量研究生学制。客观来看,适当延长专硕学制,一方面有利于促使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健全完善学科培养规格与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弥补研究生学科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偏少以及社会项目实践不足的现实窘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既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标志,又是影响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其在“学制”上纠缠不休,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和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学质”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及时回应这种变化,面向国家战略和重点行业,以市场需求和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落实双导师制,大力提升专业硕士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明确研究生学习目标和毕业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与推广弹性学制和淘汰机制,以保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不断走深走实。
(李名梁,作者系伊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