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名言名句励志古诗(苏轼初入职场时写的一首词)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苏轼名言名句励志古诗(苏轼初入职场时写的一首词)(1)

公元201年秋天,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虽然只有26岁,却初生牛犊不畏虎,在博望坡一把火烧烧退了曹军十万大军。此一役让年轻的诸葛亮不仅赢得了刘备集团的信任,更让天下都知道了他的威名。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800多年后,在中国的北宋又有一个才气纵横的年轻人也要“初出茅庐”,进入他的人生仕途了。但是,他却不知道在人生的前方有没有“一战成名天下闻”的机缘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

宋仁宗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苏轼结束丁忧被派往陕西凤翔县做通判,职位相当于一个政府秘书长。然而,命运没有眷顾年轻的苏轼!在凤翔这座古城,苏轼没有遇到他人生中的“博望坡”,更没有遇到他的“刘备”,而是遇到了一个十分严苛古板的上司陈公弼。苏轼生性狂放不羁,任情纵意,因此总是遭到训斥。这时候的苏轼并没有后人心中的“旷达”,而是满腹的不平和牢骚。并且,他还将这些不平和牢骚写进了文字里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这首词就是苏轼初入职场时创作的作品。词中故意正话反说,不过是一时的年少气盛意气用事罢了。这首词就是《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苏轼名言名句励志古诗(苏轼初入职场时写的一首词)(2)

《南歌子》 苏轼(北宋)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整首词就是记录了作者独自一人于清明时节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思和所感。上阙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上阕首二句“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交代了词作的写作时间和环境。清明时节,作者闲来无事,到乱山深处中游赏。此时,山这边正是艳阳,而山那边却还在下雨,让人觉得即像是晴天又好像是雨天。其中“无晴又有晴”一句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一语双关”手法,即是指”天晴“的“晴”,也是指“人间有情”的“情”。

此时的苏轼,出入仕途,本想有一番作为,却不料屡屡受挫,心情自然很是郁闷。可是身边又没有什么可以倾诉之人,于是只有寄情山水,借清明游赏山水来一解愁闷。所以在苏轼眼中,本来无情的自然似乎知道了他内心的愤懑,故意地停止了下雨,让他可以尽情地游玩。然而,自然本就是无情的,有情与无情之说不过是文人们的多情之词罢了;此外,“乱山深处”说明作者在山中走了很久,走了很远,也暗示作者的心情确实很郁闷,他带着郁闷的心情,不知不觉中就走了很远的山路而不自知。

苏轼名言名句励志古诗(苏轼初入职场时写的一首词)(3)

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这一句历来有人说是怀念某个美丽的女子,这个女子可能是作者在前一年的清明时节认识的女子。对此,笔者认为此说法也无不妥,但也有可能并不一定就是认识女子,或许也只是令年轻的苏轼一时心动的一个普通女子罢了。不论怎样,当此时的作者重又路过此地时,那些打秋千的少女却已经不在了,这就让作者心里感到欲发落寞了。其中“细腰轻”一词不仅写出了女子们的窈窕身姿,一个“轻”字更加形象地写出了少女们打秋千时的欢乐情景。少女在秋千上身轻如燕,轻盈美丽!与作者此时心情的失落与寂寞也形成了对比。

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承上启下,上句说”不见细腰“,下句便说”无人与目成“,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此句意思是说:我游赏了一整天,看到了很多的山野风光,本想与人说一说,可是却没有人可以分享。“目成”两心相悦,以目传情,这里指没有人共同分享山中的美景。其实,也是暗示了作者此时无人理解,心中非常的苦闷。那么,怎么办了?作者没有借酒浇愁,也没有把酒问月,而是把一腔不平与牢骚化成了文字。

苏轼名言名句励志古诗(苏轼初入职场时写的一首词)(4)

于是,紧接着作者写到“且将新句琢琼英”,既然无人与我共同欣赏这美丽的山野风光,那么我就写首新词来描绘刻画这些美丽的景色吧。“琼英”,美丽的玉石,在这里比喻美丽的 自然风光。可是,在这里作者心中的“不平”并没有减少,所以,他在最后一句又更近一层地说“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意思就是说,我是个闲人,无事可做,只有在这里满满前行。实际上,苏轼根本就“闲不住”,苏轼在凤翔任上为民礼争了好几次,是个真真切切为百姓事情而忙碌的人。他怎么可能是个“闲客”呢?不过是正话反说,一抒心中牢骚与不平之气罢了。

当时的苏轼年轻气盛,行事狂放不严谨常常喜欢意气用事,因此常常被陈公弼借机训斥。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苏轼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就寻机找了一个机会“报复”了陈老先生。可是事后他才知道,陈公弼之所以那样严苛地对待他 ,其实不过是作为长辈在故意磨练他,怕他年少成名,骄傲自负。

苏轼与陈公弼之争,一时的年少气盛意气用事罢了,不足为训。苏轼的性情也由此暴露无遗。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其实是个“有气必争”,“有仇必报”之人。反正,他不会做一个闲客,他一定会为自己争辩到底。他的“气盛”“和”意气用事“也是他多年后在政坛上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