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黎圣母院被烧的看法(巴黎圣母院被烧)
今早一早醒来,朋友圈就被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刷屏了。
巴黎时间4月15日下午,有着852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严重火灾,哥特式的塔尖已在大火中坍塌,屋顶的三分之二已被破坏。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总理菲利普事发后赶到现场。全球网民同步转播这场人文灾难,有大量现场目击者纷纷下跪唱赞美诗为之祈祷。
马克龙表示,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个国家都感到心情沉痛”。并已承诺将重建被大火严重损毁的巴黎圣母院。
据美联社报道,初步调查,大火与一项花费680万美元的翻新改造项目有“潜在联系”,且巴黎检察官办公室排除了人为纵火及恐袭可能性,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于1345年完工,是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巴黎的四大地标之一,以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而闻名天下。
作为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世界建筑和文化的瑰宝,躲过了战火年代,却毁于和平时代的大火,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
何止是法国人的悲痛,这也是这段时间全世界最悲痛的一天。
可这世界上还真有一些人,看到这个消息欢呼雀跃,大声叫好。
第一时间想到圆明园,很正常。19世纪被英法联军毁掉的圆明园是“万园之园”,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
但问题是,为巴黎圣母院被烧而心痛惋惜,就等于忘记了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就等于我们不应该为前者的被毁悲痛,反而应该拍手叫好?
多么狭隘的民族主义言论。
我没到过巴黎圣母院,很遗憾再也无法看到大火之前的它。因为重建,也应该很久很久无法参观了。
中新闻图 | 大火前VS大火后的圣母院对比
但我不止一次到过圆明园,看到那些断壁残垣,正是因为此,在有生之年听到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消息时,我才会非常痛心。
图 | 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因为二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任何文明瑰宝的毁掉,都是全人类文明的损失,这一点不分国界。
当年的法国人不是没有谴责过本国政府的野蛮行径。最著名的还是写《巴黎圣母院》的雨果,写了封长信怒斥法军上尉,还被选入我初中的语文教材里。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看到这样无脑的所谓爱国言论,到底有多反文明?
再退一步,如果你对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没有一点惋惜之情,那你有什么资格去提圆明园?
我们坚决反对当年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也得坚决抵制身边同胞的无脑言论。
还是在《巴黎圣母院》里,雨果说: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
“人、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要是被雨果老爷子看到上述网友的言论,会怎么想?
再联想到前几天关于说奔驰女车主是炒作的言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为什么当下的社交媒体上,这类无脑言论越来越多了?还得到了不少人跟风附和。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经在著作《低智商社会》中写到,
“时代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人们的智商,反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在逐渐衰退。而智商的衰退,首先始于狭隘的视野”。
在这本书中,大前先生忍不住吐槽到:现在的许多人,都在放弃使用大脑,他们好像不会思考了,常常做出一些看上去很蠢的事情。
比如日本电视节目里一说到“纳豆对减肥有帮助”,大家就不假思索的立刻去买,第二天日本超市的纳豆竟然被抢购一空。刚买完纳豆,又开始抢香蕉。
可是很多时候,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看出那些宣传有些很荒谬,有些就是骗局。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国内也不算少数,从被炒到翻价好几倍的星巴克猫爪杯,到排一个小时队才能尝到一口的网红奶茶。“必打卡”“必吃”“不能错过”这些词对消费者简直屡试不爽。
其实,从众是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想尝试有趣新鲜的事也无可厚非。我们看到,网络上博主们分享的许多经验确实很实用,可以避免很多坑。
但今天想说的是,行为从众没什么,但思想从众却很可怕。今天的很多人,没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不去思考,却很爱跟风。这样的人会很容易被动受到操控。
比如经纪公司的控评行为,买水军留言引导某些事件的发展方向,就会有不知内情的吃瓜群众自发加入其中。同样的,在某宝平台买东西,雇水军刷好评,好评多了,销量也自然上去了。
盲从往往是缺乏思考的结果,而我们的很多技术恰恰又在纵容这个坏习惯。
我们有「大众点评」帮我们选择吃什么;有「导航」帮我们指引路线;电商平台会告诉你哪件商品别人买的最多;新闻频道会告诉你,最多人关注什么消息。
我不是说技术提高效率不好,只是因为这些技术,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判断和选择的机会,总是不去使用大脑,难免会形成思考的惰性。
一个失去判断力的人,不只会轻易被人利用,还常常会中伤他人。就比如这些年时有发生的网络暴力,它们总能形成规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盲从的大众。
勒庞在著名的《乌合之众》里解释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研究显示,在一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随大流”和“意气用事”,在打下那些无脑言论时,他们或许只是跟着大家图一时嘴快,却不曾想过,会给对面的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2018年在热播剧《延禧攻略》里,演反派袁春望的演员王茂蕾,被网友骂到关闭微博评论。在他之前,《我的前半生》中的演员吴越,《甄嬛传》里的陶昕然……她们都因为出演的角色而遭到了网络暴力。
演员古力娜扎因为一段感情遭到网友的群黑,抑制不住崩溃大哭,而已经去世的青年演员乔任梁,生前也因为饱受网络暴力折磨,加重了病情。
今天的信息技术,为盲从的人们提供了土壤与温床,我们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方便躲在网络这张大网后面,用那些无脑的言论中伤他人。
但在发表无脑言论的同时,他们也在秀着“令人捉急”的智商和判断力。
思考力下降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那些跟风者和无脑的喷子身上,也多多少少的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
想起另一个也是因为无脑跟风引发轰动的故事。
前段时间,“流浪大师”沈巍因为饱读诗书被网红们“围追堵截”。
“我要嫁给流浪大师”“流浪大师我要给你投资”……一群人围绕在沈巍周围,在手机前说着莫名其妙的话。
有一天,沈巍对着一个伸向他的镜头,说了一段令人印象很深刻的话:
现在的(人)书读得少了,好像感觉我很稀奇。(其实)不是我学问多大,是你们书读得少,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一句话戳破了多少人的问题。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了?在书店买来一本很喜欢的书,回家发现刚读了两页,听到一个声音:
“看一眼手机吧?会不会有人给我发微信了?”
“啊不想读书,好无聊啊”
“就刷一下下抖音就好,李佳琦今天又推荐什么了?”
于是你再也没有翻开过那本书。
说实话,你可能正在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
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的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中谈到一个理论:人的大脑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
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口语时期的人类记忆力最好;当文字被发明出来后进入书面时期,人们不用费精力牢牢记住所有的事情,这样人们就可以空出一些精力,进入深度阅读,所以书面时期,人类的专注能力最好。
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将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一方面你「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了,但显然更严重的是另一方面,你在丧失你的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2016年微软公司做了一个研究,发现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已经从2000年的12秒减少到2016年的8秒。
你究竟拿你的专注力换了点儿什么呢?
打开微博热搜,请看前10名一定有一半以上是明星八卦;2018年短视频逆势野蛮生长,据行业报告显示,短视频行业2018年人均每天打开3.5次,平均使用时常32.2分钟……而在线阅读行业2018年人均使用时长却缩短了5分钟。
正如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所说:“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
是我们自己在用记忆力、专注力、思考能力换了那些糖衣的碎片。
这些年,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了。
前阵子和朋友聚会,一个女生聊起自己有一天上班,快走到公司了,发现自己没带手机,心态瞬间崩了。
“感觉特别没有安全感”,然后不顾迟到扣钱,先折回家取了手机。
在座的朋友很多表示认同,平时走在路上,手机电量少于60%,不安分的爪子就开始四处寻找充电口了。没带手机,那感觉大概比出门没穿衣服好不了多少。
毕竟没了手机,你不能花钱了,不能约车了,馆子都不知道吃哪家了,没法知道此时此刻又发生了什么八卦,有一堆时间不知道干啥。
我们已经很难适应没有网络的生活了,甚至连上个厕所,没带手机都会降低体验。
前几天查看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记录,数据显示我平均每天要看手机6小时48分钟,平均每天收到包括资讯、推送在内的消息347条。这还不算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是不是挺夸张的。
没人会否认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和愉快体验,但每每夜深人静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
我们在为这些愉快和便利付出着什么?我们是不是让技术过多的插手生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分给大脑更多的时间?
大前研一对当下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表现得很悲观,他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拒绝思考并对此不以为然。
“不仅是年轻人,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事情”“人们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都在下降”。
但是,其实我认为,事实也并非大前先生想得那么悲观,起码在中国,依然有很多年轻人希望通过读书与思考,获得提升。
2018年一份中国国民读书报告显示,国人2018年平均每人多读了一本书,增长的阅读人口接近3000万,而其中90后、00后是读书的主力军。
不论时代再怎么变,都不能放弃武装自己的大脑,不能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保持思考呢?几个建议与你分享。
要时常反思自己。当你迷路时,首先要确认你所在的位置。
一样的道理,常常问问自己,别人说很好的东西真的是你需要的吗?你的日常工作真的可以达到你的目标吗?现在的状态真的是自己认为满意的吗?……诸如此类。
要给自己的大脑静下来的时间。一手缔造了苹果的乔布斯就是打坐冥想的忠实热爱者,他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让自己的直觉灵敏起来。
不能只讲求效率,而忽视思考的过程。
相对于读书,思考更重要,相对于阅读下一本,认真思考上一本的内容更重要。同样的,相对于在百度上搜索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如何活用的思考也许会更有帮助。
毕竟,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未来的胜负,取决于思考的深度,而不是知识的多少。
要多提问,多质疑,常常将遇到的和已有的经验做比对,而不是拿来主义,轻易听信他人。大脑这么牛的功能,怎么可以放着不用呢。
最后就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放下手机,与亲人、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毕竟,网络中故作的亲切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切需要,是非常不一样的。
读过很多书,依然忘不了帕斯卡那句经典的话。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 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