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什么(通货膨胀是什么)
本文是【萌妈论险】的原创第60篇文章
作者:谢斐然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有关
老百姓对于通货膨胀的认知不清晰,感觉通货膨胀一定要发生。主观认为未来一定有通胀,仅是基于一个前提假设。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活动表现出来的状态。通货膨胀又是什么导致的?其实就是由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和商品量比较,货币多了商品少了就导致商品涨价,俗话的理解就是货币发毛。
货币怎么就多了,应该与需求匹配的,怎么就发着发着就多了?
经济一定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运行。如果是封闭的状态,计算好货币发行量一定会匹配市场的需求。正因为经济是动态的,起初认为是需要这么多货币,运行过程中总是对货币有需求表现,货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供应;同时生产也是比较旺盛,生产根据商品市场的消耗能力;商品供应也是需求导致的,而这个需求由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参与的人少,环节少,容易对应起来。社会经济过程中,实际参与的环节比较多,参与的行业也非常多,滞后的反应也是不可避免的。非常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情况。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个面包店烤面包,第一天烤了一炉面包卖出去且不够卖,第二天就烤两炉面包,又卖出去了,面包店的老板认为需求的人非常多,第三天烤三炉面包卖,这个过程还发生了其他的经济行为,就是需要多买面粉,面粉的供应加大,那么作为原材料麦子的需求量也就加大。
通胀是由生产导致的膨胀,市场不断给信号能够消化。生产的终端是由购买力决定,即货币决定。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也是一层一层的传递,上方给出货币。只有当供应出现过剩的时候,才会被控制。通货膨胀也是货币超发,而不是人为故意的。只有生产繁荣,造成货币的需求,货币跟进。我们感受的结果是出现过剩情况下,在没有出现过剩的情况下,货币追逐商品,在不断的试探,有市场的消化能力,就不断供应。
从这个逻辑看,通胀就是经济增长,有市场,能消化,就供应,直到最后有一点脱节。通胀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方式来讲,是经济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有需要并且生产出来东西能够被消化。通胀是经济发展,上升过程中的状态。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度,温和的通胀在2%-3%。对经济来讲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至少让大家看到有希望,商品卖出去,工人可以拿到工资,再用工资购买另外商品。企业运转正常,至少就业相对充分,可以实现劳动收入的兑现。
温和的通胀是经济上升的一种表现,也是经济的一种税。各个企业都在增长,国家纳税的税源比较充足,也是增税链条能够成立运行的前提。因此,温和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增长。经济是否增长是由谁决定?经济增长需要有发展的潜力,举一个学生的例子形象说明一下,30分的考生想提升空间很大,那么90分的考生的提高空间就相对比较小了,所以发现成绩越差提供空间越大。言外之意,现在经济发展不能算优秀,还有很多空间会进步。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有能力并且有意愿继续发展。曾有经济学家评价中国是一个全民族都热衷于赚钱的。40年的发展,工业体系系统化,产业链比较完备。产业结构方面,高端制造产业是组装能力,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支撑着出口,还有优化的空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现在推动经济主导方式已经由行政性或者说由债券融资方式,转向股权融资方式发生变化。股权融资方式主要鼓励企业创新,公平简单,以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带来价值作为判断标准。在引导市场方面,机制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科学。以前在债券融资的体系中发展四十年,转成股权融资更能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机制角度更科学,也是根本上改变国进民退,由于融资方式所带来的附属效用。从根源上来讲,给企业焕发活力,也做了很好的环境支撑。国家想进一步发展,想让国民继续富裕。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有基础,有能力,有决心。事实证明有通货膨胀,其实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从保险的角度看,因为经济的增长,就有投资的项目,就有获益的可能性。从保险的资产配置来讲,保险资管可以做一些债券计划,交通、能源,商业不动产,棚户区改造-政府项目,基建。这里面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推动,也使得增长的确定性。股权投资方面,有医疗股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转型等等国家支持的项目。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提到的项目,事实来讲就变成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有这些角度,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增长的确定性,金融也是需要参与,才能够获利的来源。
通货膨胀是利率感受
1、 利率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就是放水,贷款欲望提高,流动性充裕,出现通货膨胀。
2、 利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就会导致贷款欲望减少,流动性紧张。不出现通货膨胀。
3、 日本过去20多年GDP 增速接近0,利率也接近0。
4、 两者相等,并没有扩大贷款欲望,所以并没有导致膨胀。欧美过去10年GDP增速1-3%,利率和GDP增速差不多,和日本类似,也没有大幅通货。
5、 中国过去40年GDP增速10%左右,贷款利率在5-10%,利率一直略低于GDP增速,社会贷款欲望强,结果是温和良性膨胀。
通货膨胀不是确定发生,要看不同经济体。经济体属于不增长或很少增长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不大。为什么总是感觉中国有通胀,除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导致一个附属的结果。也是与国内利率的管制有关系。监管对于金融产品的定价还比较保守,经过监管之后的金融定价是低于市场能产生的价值。对价格管制是比较明显,事实上管制的领域,会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资本追求逐利的本性,也就有贷款的冲动。
文化角度
1、 中国是农耕文化,讲究眼见为实,注重量入为出。用自己的体验、经验去预知未来,并且在过去发展的40年中,老百姓只体验过通胀,没有体验过紧缩。在金融投资上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
2、 西方国家是工业文明,土地有限制,不能满足需求。不断扩大再生产,产生了工业革命,相信未来的可能性,在投资上有信心,敢于冒险。
总结
金融产品作为对实体经济的回馈。哪个经济体是确定增长,上升的幅度更确定,在未来必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确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保险的资管在这几年的运作越来越好,中国经济增长,能够给予相比比较好的回报。对于通货膨胀不在是主观的意识,是有理论依据的。温和的通胀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确定的,保险也是分的经济增长的红利,也意味着投资收益高于通货膨胀。
作为保险消费者,如果你在买保险的过程中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或不知道如何购买保险产品,特别是涉及到理赔,可以私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