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袭击生蛋鸟(一爪子掏出人的内脏)
1、杀人鸟鹤鸵
1926年澳大利亚16岁的菲利普带着13岁的弟弟在森林里溜达,遇到一只成年大鸟——鹤鸵。菲利普和弟弟 “熊孩子”的调皮秉性骤起,拿起石头朝着鹤鸵拽了过去,恰好击打在鹤鸵的侧身。一下子激怒了正在觅食的鹤鸵,鹤鸵转身飞奔而来抬起“右脚”踹向弟弟,弟弟瞬时趴倒在地、哇哇大哭。
菲利普见状拾起一根木棍,重重打在了鹤鸵的后背。这一下无异于“火上浇油”,怒不可遏的鹤鸵抬起大爪子挥向菲利普的脖子,接着一个长约0.5公分的条形伤口出现在菲利普的脖子上,鲜血直流,最终菲利普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这件事在小镇炸开了锅,鹤鸵自此有了“杀人鸟”的称呼,村民见到鹤鸵后要么躲得远远的,要么几个人围攻鹤鸵。
菲利普似乎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鹤鸵杀人事件接二连三上演。
二战时期,美军、澳军驻守在新几内亚时不时遭到鹤鸵侵扰:鹤鸵变得狡猾,专门在军人单独活动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为此军队长官们每隔几日就告诫士兵一次,不要随便招惹鹤鸵,碰到它们袭击出枪要快、要准,否则没命的就是自己。即便是这样,美军后来的文献显示至少有5名美军丧命,而受伤者不下200人,至于是否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强加给鹤鸵这个背锅侠就不得而知了。
最近的一次鹤鸵伤人事件发生在2019年的美国。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郊区的一名75岁老头被闯入家中的鹤鸵踩踏,因伤势过重医院抢救无效后去世。这只闯了大祸的鹤鸵被判了终身监禁。现在动物园里圈养的鹤鸵也常把饲养员折腾得遍体鳞伤,2004年,鹤鸵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进“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
那么鹤鸵这种“杀人鸟”就急速扩张、泛滥成灾吗?相反,如今它们濒临灭绝,还成了要保护的动物。
鹤鸵又名食火鸡,体高1.5-1.8米,体重70-80千克,是世界第三大鸟,前两名分别是鸵鸟和鸸鹋都是知名鸟种,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东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附近岛屿。科学家发现,鹤鸵的始祖可追溯到恐龙时代,保留着远古时期的部分基因颇有研究价值。
鹤鸵肢体肌肉、发达,但翅膀已经退化,胸骨没有突起的龙骨,以至胸大肌缺少足够的附着面,所以鹤鸵无法飞行,这点和鸵鸟类似。多出来的营养练就了鹤鸵一把力气,除了支撑自身的重量外,最高能释放出接近1.5倍体重的力量。
鹤鸵的杀人魔爪是它的3根脚趾,爪子最高能长到15公分,三趾中最内侧脚趾有一个12厘米长匕首一样锋利的长指甲。肢腿发达、爪子有力,这样的搭配令鹤鸵最高以50公里的速度极速奔跑,且能轻松越过1.5米的障碍物,这也是为何村民、美军被鹤鸵盯上就难逃脱的原因之一。鹤鸵的腿爪朝着人的胸膛发力,顿时皮开肉绽,接着勾出人的内脏,澳大利亚的野兔、野猫碰到鹤鸵只有逃跑的份。
鹤鸵有多个攻击手段,比如撞击、叼啄及前后脚踢等。鹤鸵造成人类的最常见伤害是刺伤、骨折和撕裂伤。碰到鹤鸵后人不应该卧倒、躺下或背对它,这样反而更易受到鹤鸵攻击。
至于摄食方面,鹤鸵是典型的杂食性鸟,植物食性、昆虫、小鱼、鸟及鼠类都是它的摄食对象,尤其喜欢果酱。鹤鸵食量巨大,每天至少要吃掉10斤的食物,不过一半以上是水果。国际某知名以动物为参赛选手的竞技比赛,参赛者常把鹤鸵作为吃水果项目的杀手锏,不到1秒吞下1个苹果的能力秒杀掉绝大多数的鸟禽。
2、 鹤鸵的生存危机
上文提到如今的鹤鸵危机重重,还需要保护,造成这一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鹤鸵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的土著人中是神话般的存在。鹤鸵自小被捕获,在村庄中喂养长大,它们的羽毛常被用来装饰土著人的头饰和鼻子饰物,渐渐演化成了土著人的习俗。等到鹤鸵长大,或被宰杀吃肉,或被用来以物换物补贴家用,据考察这种特殊的贸易传统流传了500年之久。后来鹤鸵数量减少,这一习俗并没有停止,反而把鹤鸵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鹤鸵被敌人侵扰是数据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鹤鸵和狗天生不对付,记载的35起鹤鸵与狗的大战中,6次是鹤鸵主动进攻狗,剩下29次是狗看鹤鸵不顺眼而发动的群殴。结果是鹤鸵遇到狗非死即伤。更要命的是,澳大利亚至少栖息着100多万条野狗,食物匮乏时它们专门攻击鹤鸵的幼崽,每年死在野狗口中的小鹤鸵不是一个小数目。
鹤鸵的头部顶端有个角质盔,其实是声波接收器。鹤鸵生活在密林里,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能够穿透林木,能发出比其他鸟类都要低频率的叫声,头顶上的角质盔就是这种次声波的接收器。而这个小东西竟慢慢演变成了欧洲殖民者的装饰品,乃至收藏品。角质盔的价格在黑市的价格接连攀升,导致偷捕鹤鸵事件频发。
结果是在过去30年时间里,鹤鸵数量减少了30%以上。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数据,目前鹤鸵数量不足1500只,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待鹤鸵的只有死路一条。
原创:老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