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磁共振氢谱在哪本书(高中有机化学H核磁共振图谱简析)

高中化学核磁共振氢谱在哪本书(高中有机化学H核磁共振图谱简析)(1)

这是教材上乙醇的核磁共振

上面的图啊,其实是个假的乙醇的核磁共振的氢谱图

下面这个是丙醇的氢谱图,这才是真实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高中化学核磁共振氢谱在哪本书(高中有机化学H核磁共振图谱简析)(2)

用电磁波照射有机化合物样品,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1 H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能分裂称两个能级。当受到电磁波照射时,如果电磁波的能量正好等于两个能级差, 1 H氢原子核可以吸收一定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发生1H核磁共振。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样品的共振吸收电磁波有关信号(吸收峰),得到样品的1H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1 H核磁共振图谱,通过化学位移,吸收峰的峰面积和积分值、吸收峰的分裂情况,可以推测含氢原子的基团在碳骨架上的位置和数目。我们可以用乙醇的核磁共振图谱为例作粗浅分析。

高中化学核磁共振氢谱在哪本书(高中有机化学H核磁共振图谱简析)(3)

(1)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这些氢原子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吸收峰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这种差异称为化学位移),因而形成一定数目的特征吸收峰。一般采用 (CH 3 ) 4 Si ( 四甲基硅烷TMS)为标准 化合物,把它的化学位移值定为0 ppm,来 判断带测化合物样品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 子产生共振时吸收形成的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化合物中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小,化学位移越大。吸收峰的数目反映了 有机分子 中氢原子 化学环境 的种类。特征峰的高度越高,处于相同环境的氢原子数目越多,该吸收峰的强度(也称为面积)之比代表不同环境H的数目比。

“峰裂” ——这个很重要啊~~~

(2)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所连接的质子,存在相互影响,能引起吸收峰的分裂,形成多重峰。当只有一个相邻碳或相邻碳上的H原子数相同时,核磁共振谱中信号分裂成多重峰的数目和相邻碳上所连接的H原子的数目n相关数目为n 1。例如,CH3CH2OH中,-CH3应该分裂成3重峰,-CH2应该分裂成4重峰。当某个氢核邻近碳上的H原子不相同时,峰的裂分数目为(n 1)(n' 1)(n'' 1)。例如化合物Cl2CH-CH2-CHBr2中,两端两个基团-CHCl2和-CHBr2中的H并不相同,-CH2-应该裂分成为(1 1)(1 1)=4重峰。

(3)不同吸收峰所占据的总面积(即吸收峰的强度)之比等于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数比。多重峰所占面积和未分裂的单峰面积相等。如CH3CH2OH的1H核磁共振图谱,有3个吸收峰,则有3种H,3个峰强度比为:3:2:1,三种氢原子的个数比是:3: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