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一、 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

an = a1 (n - 1)d , 其中 a1 为首项,d 为公差,n 为项数 ;

an 和 Sn 之间的关系 :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

通项公式图(1)

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

(2)前n项和: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

前 n 项和图(1)

其中 a1 为首项,n为项数, an 为末项。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3)

前 n 项和图(2)

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

(3)常用性质:

① 若m n=p q ,则有 am an = ap aq ;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4)

常用性质图(1)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5)

常用性质图(2)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6)

常用性质图(3)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7)

常用性质图(4)

(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 定义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8)

判定方法图(1)

② 中项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9)

判定方法图(2)

③ 通项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0)

判定方法图(3)

④ 前 n 项和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1)

判定方法图(4)

注意:①②是用来证明 {an} 是等差数列的理论依据。

二、等比数列:

(1)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2)

通项公式图(1)

an 和 Sn 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3)

通项公式图(2)

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

(2)前n项和: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4)

前 n 项和图(1)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5)

前 n 项和图(2)

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

(3)常用性质: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6)

常用性质图(1)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7)

常用性质图(2)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8)

常用性质图(3)

(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19)

判定方法图(1)

②中项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0)

判定方法图(2)

③通项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1)

判定方法图(3)

④前 n 项和公式法: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2)

判定方法图(4)

注意:①②是用来证明 { an } 是等比数列的理论依据。

三、 分期付款(按揭贷款) :

每次还款

高中数学数列的数学总结(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3)

元(贷款 a 元, n 次还清,每期利率为 b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