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1)

(厚重濮阳由著名书画家马跃华先生 题写)


咱老家在哪里?村名咋来的?有多少姓氏?出过多少名人?有啥传说故事?一切尽在《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2)

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3)

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胡状镇黄村

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4)

【地理位置】

黄村,位于濮阳县城东南10公里,距胡状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东与鲁河镇寨上村毗邻,南与安村接壤,西与清河乡桃园村隔106国道相望,北至金堤河,位于鲁河乡、清河头乡、胡状镇交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村名来历】

明朝嘉靖年间,黄姓先祖自内黄县七丈堌村迁居此地。当时此地荒无人烟,先祖为了生存,在此开垦荒田,修建家园,起村名为“黄家村”。清末时期,张、刘两家来此看风水,南迎平川,北连金堤,视为风水宝地,遂在此安居。清末,更村名为黄村至今。村名来历还有一说,《濮阳县地名资料图册》中说,明末黄河泛滥,黄氏从本县河南坡迁居此地,取名黄家村,简称黄村。

【民族人口】

黄村自黄姓始迁至今,后有张、刘两姓在此定居,三姓均为汉族,其中黄姓为望族,占全村的50%。全村8个村小组,402户1475人,耕地1450亩。

【历史沿革】

黄村自明代初始建村,起名为“黄氏家村”,1894年更名为黄村。1937年归濮阳县清河头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黄村归胡状人民公社管辖,称黄村大队;1983年恢复乡建制,称胡状乡黄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胡状撤乡建镇,改称胡状镇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经济发展】

黄村耕地少,环境差,经济收入较低,群众温饱问题难以解决,1997年黄村被定为县级扶贫村。根据濮阳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县政府确立的主导产业,黄村采取“公司 农户”周转饲养的方式,进行优质品种猪养殖,让贫困户快速脱贫。

胡状镇旺发养殖场是濮阳县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扶持项目。该场始建于2003年4月,当时占地5亩,拥有固定资产48万元,现存栏公、母猪130头,有技术人员2人,年供应仔猪1500头。该项目的实施增加了贫困农民收入,大大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黄村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95%的群众达到了小康水平。

【教育文化卫生】

20世纪60年代,成立了黄村民办小学,2010年,黄村小学改为诚信幼儿园。恢复高考至今,全村本科大学生19人,研究生5人。黄村拥有卫生室两家,1家中医,1家西医,一般疾病不用出村即能诊治,新农合参合率100%。黄村修建垃圾池4个,配备清洁工4人,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

【古今名人】

黄吉士,字叔相,号云蛟。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举人,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进士,初授行人。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升浙江道监御史。万历后期晋升顺天府丞、府尹。

黄同怀(1926—1992),曾任胡状粮管所所长。

黄新学,1928年生,字付军,1943年8月参军,1963年7月转业到濮阳县粮食局工作。

刘景林,1940年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毕业。先后在河南大学、河南贸易职业学院任教研室主任、教授。

刘爱卿,1944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贵阳市第三沙轮厂总工程师、党委书记。

张金虎,1954年生,曾任濮阳县贫开办副主任。

刘圣彦,1955年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78年赴伊拉克留学,任留学生组长、团支部书记。1982年回国分配到中国建筑工程部总公司工作至今,现任中建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研究中心主任。

张继含,1957年生,又名智勇,中共党员。1976年入伍,曾任空军海口市宏翔大厦总经理兼支部书记,空军驻海南办事处书记。

刘奎林,1962年生,中共党员。1982年参军,历任排长、参谋、警卫连连长、作训股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

张海峰,1963年生,又名来景,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省医科大学,1989年10月分配到濮阳县人民医院工作。任濮阳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业务院长。

张继鹤,1968年生,中共党员,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中原油田三公司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张继峰,1968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濮阳市公安局法制室副队长。

刘继双,1972年生,中共党员,广西医学院毕业,现任南宁市青秀区政协委员,南宁市江南区工商联副主席,南宁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等职。

【村中故事】

痛杀日本鬼子


1938年底,正值中华民族过年团圆之际,日本鬼子42人,荷枪实弹进入黄村进行扫荡。鬼子哼着淫调小曲,呜哩哇啦,咋咋呼呼,见东西就抢,见男的就刺,见女的就抓,弄得鸡飞狗叫,哭叫声一片。

最可恨的是一名日本军官,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奸淫一名妇女,并屠杀幼儿2名。此情此景,被村民黄小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恨得咬牙切齿,怒火中烧。

黄小杰的父亲黄帅曾是大红拳的总教练,在濮阳立过擂、比过武,名震一方。黄小杰自幼从父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当他看到日本军官在大街上糟蹋妇女时,忍无可忍,手提大刀一个箭步冲上去,手起刀落将日本军官的狗头砍落在地。黄村的黄卫等八个年青人也随后赶来助阵,一阵砍杀,霎时刀光闪闪,鲜血飞溅,日本鬼子惨叫着抱头鼠窜。其中一个日本鬼子正要逃窜,小杰一个飞脚就将日本鬼子踹了个脸朝天。他趁势猛扑过去,骑在鬼子身上,一手掐住脖子,一手抡起拳头朝鬼子头上捣蒜似的一阵猛打,打一拳喊一声:“血还血,命抵命!”一气把鬼子的头捣得稀巴烂。

村里的其他几位英雄也个个满头大汗,哪里有鬼子就扑向哪里,见鬼子就砍就劈。黄村整个街上到处是鬼子的污血,到处是鬼子兵的惨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厮杀,42个鬼子一个不剩全部被干掉。但是,这次事件,鬼子也杀害了黄村村民9人,儿童2人,奸淫妇女1人。历史告诉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刻苦学戏”的刘怀公

刘怀公,1924年2月生人,自幼家境贫寒,其父刘元给地主打长工维持生计。

刘怀公从小就是个戏迷,只要听说哪里有庙会唱戏,不管多远,他都会跑去看,没有大道就抄小道,没路就翻墙。有一次,他半夜看戏回家,蹑手蹑脚进屋,父亲唬着脸说:“干啥去了?”“看戏去了”。父亲勃然大怒道:“混账,今天你给我个回答,要看戏,先剁掉你的脚,要保腿脚,就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干活。”从此,他戏看得少了。

12岁那年,父亲在地里干活,一个乡邻说:“给小怀公说了一个媒,让其到邻村王家当上门女婿,你们有什么意见?”怀公父亲说:“孩子的事我当家,只要两家大人愿意,小孩子不用管他。”

小怀公回家对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咱家穷,孩子,你爹为了让你讨活命,把你入赘到邻村王家”。怀公听罢哭着说:“我不想当上门女婿,只想学戏。”母亲听此言不禁大怒:“打死你也不能学戏,唱戏是下九流,好人不从戏台上走!”怀公说:“不让我学戏,我就死给你们看!”母亲恨得咬牙道:“去学戏,就永远别回家!”怀公听罢转身就走。母亲接着说:“要学成戏混子,就死在外面,也不要回家了!”

1936年11月,他四处打听,来到内黄县大平调剧团,拜师学艺。可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虽然能唱,却是个大嗓门。这对他能不能学成戏,能不能吃“唱戏”这碗饭,是个严重的考验。他暗下决心,天天早起晚睡地刻苦练功,文活儿武功都练。剧团凡有演出,场场用心看,认真学。后来虽然能演几个折子戏,能唱能翻,观众反映也不错,但与其他同学相比差距还很大。为此,他起早贪黑地苦练、钻研,终于他演的武生叫了响,成了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后来当上了内黄县大平调剧团副团长。

剧团有一次下乡演出,演的是《铡美案》,他担任的角色是韩奇。在演破庙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的时候,有一个刀花没有耍好,刀脱手而出甩出了鞘,眼看就要甩到台下伤人。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燕子翻身下去,把宝剑抢入手中。顿时台下掌声四起,一齐呐喊叫好,从此得名为“瞎胡抓”剧团,流传至今。

“战斗英雄”黄自平

黄自平,1966年6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84年11月应征入伍,担任侦察兵,多次受到连、营嘉奖,1985年10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6年10月,黄自平接到上级命令,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一名侦察兵,他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百虎行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敢死队”。

“敢死队”的主要作用就是偷袭敌人的后方,定点清除敌人的首脑机关。他们昼伏夜出,白天经常呆在“猫耳洞”里,晚上行动。1987年1月5日,“敢死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发现有80多个越南兵从阵地右下方往上进攻,后有越军的大部队支援掩护,上级要求“敢死队”必须在30分钟之内把敌军击退。

命令下达后,黄自平奋勇向前,英勇杀敌,他一连击毙十几名敌人。敌人的攻势很猛,又有炮火掩护,“敢死队”伤亡惨重。32名战士牺牲17名,其余全部受伤。黄自平也身负重伤,至今仍有7块弹片在体内存留。

战斗结束后,“敢死队”荣获一等功,全连集体荣获二等功,黄自平同志也荣获个人二等功。黄自平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


濮阳五县一区包括哪些地方(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