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后面背的四个旗子是什么角(关于京剧中初字和穆桂英挂帅中)

京剧后面背的四个旗子是什么角(关于京剧中初字和穆桂英挂帅中)(1)

京剧《贵妃醉酒》

有网友问:“初”是尖字吧。“海岛冰轮初转腾”,很明显的。

“百万的兵”,“的”字为衬字,加也无妨,不影响原意。

我的答复:

一、关于“初”字是不是尖团字的问题。我又查了一下,确定“初”不是尖字,(虽然它很像舌尖字)应该是上口字(cu)。在京剧中尖字占的比例非常的小,唱成尖字显然是不对的。但不唱成上口字可以吗?应该也可以,因为也有发成京音的艺人,也不能算错,这得根据唱腔的优美度来决定怎样按字发音。

这个字梅程二位大师上口但录音中并不明显。程派中只有李世济唱的特别明显,梅派中李胜素唱成上口字也比较明显。实际,任何字音的发法,好的艺人秉承的都是一个美字,有时候,有些尖字音发的特别“尖”,或者有些上口字发的特别狠,实际并不好听,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觉得尖团字一定要特别分明,但是,这样唱出来的效果,很多时候确影响了唱腔的美感,并没有让人觉得合适合度。举具体例子:程派《春闺梦》的南梆子:“被纠缠……算当初”这个“初”字,我曾经听过一位在国内得过大奖的程派名票,“粗”音发的特别过火。我又听了一下程先生的、张火丁的录音这个字他们发的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能听出来是上了口了。刘桂娟唱的也不很强调, 李世济咬字很重,非常明显。

那么关于梅派的《醉酒》中,“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个“初”字,梅兰芳先生唱“初”也不很明显, 李胜素唱的特别使劲,特别明显。杜近芳发的不十分明显,很象是稍微上一点口的团字。在《太真外传》中的四平调“纤云弄巧…初更”的“初”字,梅兰芳先生、梅葆玖先生、言慧珠先生上口但都是比较自然合度,听来比较舒服。

京剧后面背的四个旗子是什么角(关于京剧中初字和穆桂英挂帅中)(2)

京剧《红娘》

在荀派《红娘》中也有这个字:南梆子“日初出,春薄寒…….”这“初,出”二字都是上口字,很典型,放在一起不太好唱。“初”若唱成上口,“出”也上口没法唱,太难听了。若都不上口也难听,不象回事。“初”若上口,“出”字不上口,也难听。只有“初”不上口,“出”上口最好。老先生运腔真是巧妙啊。这段唱荀先生的录音听不大清,但肯定不象上口字,“出”字上口。孙毓敏“初”不上口,“出”上口,处理的比较好。

二、关于李胜素《挂帅》中“百万的兵”。我说它第一多余,第二不合语法是有根据的。第一,“百万兵”就很好,没必要加“的”字,加了多余。第二,我们说话要合理,举例说吧,我们不能这样说:“来了多少人?来了十万的人”,是吧。

京剧后面背的四个旗子是什么角(关于京剧中初字和穆桂英挂帅中)(3)

京剧《穆桂英挂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