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

公子卬名魏昂,是魏惠文的同母弟,商鞅当初在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的时候和公子卬交好,这种关系日后被商鞅利用:公元前341年第五次河西之战之际,当时魏国虽然经过马陵之战之败但是霸主虎威犹在,公子卬也是时之名将,正面交战商鞅未必有胜算,于是商鞅以叙旧为由“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也就是说公子卬被他的老朋友商鞅使诈不仅俘虏了他还击溃了魏军;十几年后的公元前331年,《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1)

《史记索隐·魏世家》记载:“章为魏将,后又相秦”,魏章也是魏国人和张仪交好,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因为受到张仪欺诈(张仪为了瓦解齐楚联盟游说楚怀王说如果楚国不和齐国结盟,秦国愿以600里商於之地献给楚国,楚怀王果然上当背弃了齐楚联盟,结果张仪却不承认了只说当时答应的是6里地而非600里地)大怒攻秦,秦惠文王以魏章为主帅双方战于丹阳,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秦楚齐三强鼎立的局面被打破楚国由盛而衰。两人同为魏国人而且之前都是效力于魏国再到秦国的,所以后世有一种观点认为取得丹阳之战大捷的魏章其实就是当初被商鞅俘虏到了秦国,并在雕阴之战俘虏了龙贾的公子卬!(比如《大秦帝国》第一部和第二部就把两人视为同一人),那么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其实是一个魏章,两个公子卬,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

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2)

第一,年龄不对,公子卬是魏惠王弟弟(这个有点疑问,但他应该是和魏惠王同辈的),魏惠王生于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41年河西之战时魏惠王59岁了,作为同辈的公子卬不至于和魏惠王年龄相差很大,这是其一;其二商鞅生于公元前395年,他能和公子卬相交莫逆两人年龄相差也不会太大,所以公元前341年的时候公子卬至少也得四十多岁了,丹阳之战是公元前312年,此时的公子卬是七八十岁的人了,怎么可能还会作为主将出战,莫非秦国无人?从这点来看,公子卬不会是魏章。

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3)

第二,关于公元前331雕阴之战“虏其将龙贾”的是谁?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史记·秦本纪》说的是公子卬,《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则说的是犀首也就是公孙衍,“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之胙於秦惠王。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子可称为公子,所以战国时期公子不少;史书有个惯例或者说是比较严谨那就是为某国某家作纪作传时提到“公子”一般是默认为此国之公子,如果提到别国公子一般都会加上国别以区分,比如上面提到的“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便是如此。

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4)

既然有魏公子卬,再有一个秦公子卬也不足为奇,所以《史记·秦本纪》说的公子卬很可能是默认的秦国公子也就是嬴卬而非魏卬。其次,此次大战可能是秦国公子卬和公孙衍共同领兵,所以史记中两处记载不同说得过去,但是此公子卬非彼公子卬的可能性很大。

曹魏阵营都有哪些名将(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是否为同一人)(5)

​所以魏国名将魏昂和秦国名将魏章应该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个魏章,两个公子卬。不过话说回来,战国时期的魏国简直就是秦国的人才培养基地,不少大名鼎鼎之人要么是魏国人,要么是之前在魏国但是魏国没有能留住人家,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名将名相:商鞅,张仪,范雎,公孙衍,魏章,尉缭子;还有去了楚国的吴起和去了齐国的孙膑,不要说别的,只要魏国国君慧眼识珠留住这些人才魏国的霸业何止百年,能笑到最后的估计是魏国而不是秦国了。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请勿抄袭,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