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

寒露,即寒生露凝,因此称为“寒露”。

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说法,意思是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即“白露欲霜”——没错,白露之后,下一个节气就是“霜降”了。

说到寒露时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赏红叶。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寒露时节登山赏红叶的习俗。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

随着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瑟。但像枫叶、黄栌等,反而在这个时节为寒气所逼,开始呈现出一年当中色彩红艳,风光美丽的景色。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3)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4)

寒露三候之“菊有黄华”,意指此时金灿灿的菊花遍地盛开。此外,红艳艳的鸡冠花、枯中带黄的秋草,让人联想起北雁南飞的芦苇、荻花,还有鲜艳的果实类枝材柿子、石榴、山楂等——大自然以节气为魔法,变幻出花草们丰富绚丽的色彩:黄色、红色、咖啡色、暗红色、白色、紫色,秋意浓浓,美不胜收。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5)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6)

气温日渐严寒,有些花草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生长的造型会比较凌乱,“这个时候作品可以插得更肆意一些,线条儿可以做得更灵动,甚至带点潦草的感觉,当然这个相对来讲是比较难控制的。”易花道创始人万宏说。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7)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8)

以上为易花道作品

步出郊外,满眼深秋景象,一些干枯的枝条、干莲蓬、干扁豆等,也有着别致的野趣,都是花艺师表现季节的材料。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9)

《此中有真意》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0)

《变》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1)

《萧瑟野趣》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2)

《寒意晚来秋》

以上为浣花草堂作品

经历了今夏的酷暑,寒露时节,早晚寒凉,登山远眺一片斑斓。花、叶应时换上新装,可谓处处是景,带给人无尽的诗情画意。寒露正是玩赏秋光的好时节,切不可辜负了大自然的恩赐。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3)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4)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5)

经过春夏二季的孕育,饱满的樱桃茄、婀娜的海棠果、熟润的柿子,一个个一串串挂满枝头。秋季插花需用的枝条随手可得,且姿态奇古,成活时间长,连枝带果线条曼妙。略取一色菊花点缀,怎么插都有古朴又生动的韵味。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6)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7)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8)

以上为禅花门作品

插作寒露时节的茶席花,可选此节气代表性花材,用相关的诗词主题切入。如《花月令》记载:“九月,菊有英,巴竹笋,芙蓉绽,山药乳,柑橘登,老荷化为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诗中写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19)

《荷破叶犹青》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0)

《菊有英》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2)

《巴竹笋》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3)

《红惜芙蓉落,青憐薜荔生》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4)

《菊有黄华》

以上为觉简花塾作品

抒发文人高洁的情操,可选寓意美好的花材配主题诗画,独得一室清雅。菊花更是案头插花首选,“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5)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6)

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赏黄华插秋菊饮菊花酒,飨宴寒露季节生活美学。

南方的桂花此时盛开,香气袭人。桂花自古被誉为仙品,正是文人情怀的象征。寒露时节文人喜登高、赏菊、吃柿子,此时红柿结实累累,可赏、可玩,可取瓶盘清供,一枝独秀于枝头,惹人怜爱。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7)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8)

以上为李丽淑作品

儿童插花和亲子插花,如果以节气为主题,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们关注大自然的节气变化。菊花是寒露时节最为气势高昂的花卉,用染色大菊花(蓝)、大黄菊等,搭配塑胶造型盆,让孩子们在丰富的色彩中,学习分量与色块的变化,了解季节花卉的特点。

寒露节气的菊花:今日寒露枫叶红(29)

上图为李幸芸作品

寒露节气,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可多吃芝麻,饮菊花酒。到户外走一走,登高远眺;在居室中插一盆花,悦目赏心。都可安然享受季节变换。

(本报记者霍丽洁撰稿,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