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1)

时间: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地点: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

参战人数:日军:40万以上 国军:约120万

伤亡:日军:11万余人 国军:约9万多人

二.长沙会战过程:

  •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夜,日军在赣北开始钳制性攻击。第106师团以主力由奉新、靖安一线西犯,至18日,已先后侵占第1集团军守备的会埠、上富、村前街等地,威胁高安左侧背。同时,日军第106师团配属的第101师团佐枝支队由大城南犯,18日侵占祥符观,续向高安逼近。第32军于19日放弃高安。

1939年9月20日,日军第11集团军命令第106师团在消灭高安附近之中国守军后,主力进入修水、三都附近。

当日军进攻第1集团军和第32军时,在安义游击的第1集团军第183师团挥师南进,18日,趁日军撤退之机,占领上富。17日,第74军由上高、宜丰、万载地区推进至高安以西之灰埠、泗溪、棠浦一线,19日攻占村前街。

1939年9月21日,第32军一部乘夜在左家渡附近北渡锦江,击退日军,于22日晨收复高安。

9月23 日,日军第33师团攻陷第79军主阵地麦市,24日攻占桃树港,续向福石岭攻击。

1939年9月25日,第52军主力向汨罗江南岸转移。日军上村支队一度占归义,被第70军反击收复。26日,日军猛攻汨罗江南岸,激战竟日,但未能突破守军主阵地。

1939年9月28日,日军奈良支队经瓮江向平江迁回,准备策应其第33师团作战。上村支队在三姐桥、栗桥陷入第77师伏击圈。第6师团一部1000余人在福临铺遭第195师伏击,受到重创。29日,由新市经金井南下的日军第6师团一部3000余人又在石门痕遭到第195师第566旅的伏击。30日,第25、第60、第195师向永安市(捞刀河南)、上杉市、石门痕日军猛烈反攻,日军已无力再南进。

1939年10月1日,进至永安市的日军首先向捞刀河以北撤退。2日,第15集团军各部开始追击,当日克复上杉市。3日,第25、第195师团师追击到达福临铺、金井附近。4日、又克复汨罗、新市等处。至9日,第195师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

1939年10月5日,日军第33师团东窜修水城。10月6日,日军第106师团在第33师团策应下,开始由沙窝里分向奉新、靖安、武宁撤退。守军各部开始反击,当日,第15师攻克郭城市,向沙窝里挺进。第51师攻克桐木石,向九仙汤挺进。9日,第30集团军克复修水,15日克复三都,并继续追击,逐步恢复原阵地。

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2)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8月26日,日军参谋本部以“大陆命”第538号命令批准长沙作战计划(此次作战的代号为“加号作战”)。但为了准备对南方作战,第11航空舰队和第3飞行集团于9月上旬陆续调走,减少了海军和空军的支援。

1941年8月中旬开始,此次日军接受第一次长沙会战时兵力分散的教训,将主力“并列于狭窄的正面上,以期进行纵深突破”。日军第11集团军即在湘北集结兵力。

1941年9月7日,日军第6师团为掩护其第11集团军主力于岳阳、临湘地区集结,向中国守军第4军大云山阵地攻击,次日占领该地,后被守军收复。

1941年9月18日凌晨,日军主力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分由新墙、潼溪街、四六方、港口各附近强渡新墙河,突破南岸守军阵地。与此同时,日军平野支队在海军的支援下,由洞庭湖向湘江口西侧青山附近登陆,进攻芦林潭,企图从左翼威胁长沙。

1941年9月19日,突破新墙河的日军未遭重大抵抗,迅速沿黄市、大荆街、关王桥一带进逼汨罗江北岸,其第3、第6师团各一部进至汨罗江南岸新市、颜家铺、浯口各附近。

1941年9月20日,日军第3、第4、第6师团强渡汨罗江,并将正面逐次向东移动,企图包围汨罗江南岸中国守军的右翼。其第40师团沿关王桥、长乐街以东山地,经三枣桥进攻瓮江。

1941年9月24日,第37军阵地被日军突破,日军第4、第3、第6各师团,跟踪第37军向栗桥、福临铺、金井进迫,并攻击第10军阵地。25日,第10军阵地多处被突破,遂与第37军一起向捞刀河南岸转移。同日,薛岳将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撤出长沙,移往湘潭。

1941年9月26~27日,第74军在春华山、永安市附近地区,与日军第3、第6师团及第40师团一部遭遇,损失惨重,28日,向普迹市东方撤退。

1941年9月27日下午,日军早渊支队一部自长沙城的东北角冲入,当晚,早渊支队全部进入长沙。日军经连日作战,粮弹损耗很大,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遂决定结束作战,并于10月1日开始撤退。

1941年10月2日,军事委员会在得知日军退却的情报后,命令第9战区立即开始追击,乘机收复岳阳。

10月5日,日军突破第九战区的拦截线,北渡汨罗江,继向新墙河以北退却。6日,第9战区追击部队渡过汨罗江,8日越新墙河,日军退守原阵地,中国军队恢复原阵地。在此期间,日军第34师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4旅主力分别于9月26日向赣北武宁及高安地区进攻,与第30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之各一部发生战斗,10月1日退回原阵地。

9月20日军事委员会令第3、第5、第6战区各以有力一部出击,策应第9战区作战,其中第6战区所属部队,乘敌空虚猛攻宜昌。9月28日,第6战区以约15个师的优势兵力向宜昌发动猛攻,日军第13师团拼死顽抗,双方展开激战。10月10日,第6战区部队发动总攻击,日军第13师团陷入绝境,师长内山英太郎中将甚至写下遗书,准备自杀。11日,日军第39师团增援到达战场,挽救了第13师团的危局。

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3)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10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根据大本营12月10日的“大陆命”第57号命令,向侵华日军下达了“总作命”甲第320号命令。

1941年12月15日,日军第11集团军在会战指导方案中规定:向汨水一线进攻,并击溃当面之敌,以策应第23集团军攻取香港及南方军的作战。同时命令驻南昌方面的日军第34师、独立混成第14旅向赣北上高、修水等地攻击,策应湘北方面作战。

1941年12月中旬,日军向岳阳方面集结兵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攻势即将开始。

1941年12月23日,日军第40师团一部向守军第20军油港河以南阵地攻击。24日,新墙河下游因降雨水位上涨,日军第6师团向守军第20军第134师新墙河阵地实行渡河攻击。入夜,日军渡河后,以一部围攻守军据点,主力分向大荆街、关王桥之线突进。

1941年12月26日,日军第40师团猛攻第20军阵地,攻陷关王桥及陈家桥,同时日军第6师团围攻守军黄沙街、龙凤桥据点,第3师团主力于当夜推进至归义附近汨罗江北岸。

1941年12月28日,日军第6、第40师分别在新市东方、长乐街附近强渡汨罗江,被第37军阻止。

12月29日,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改变原定计划,独断地下达“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的命令。

1941年12月30日,在第37军与日军主力激战于新开市、鸭婆尖、浯口一带之际,第27、第30、第19集团军分别到达浏阳、平江一带预定位置。

第9战区决心在长沙地区与日军决战,遂令第10 、第73军固守长沙;令第19、第30、第27集团军及第99军主力,分由株洲、浏阳、更鼓台、瓮江、清江口、三姐桥各附近,以长沙为目标,自南、东、北三个方向发起攻势。

1941年12月31日晨,日军第40师团猛攻第37军阵地,激战至午,第37军转移至金井东北山地,日军第40师团主力向金井突进。第6师团师乘第37军向东转移由福临铺向朗梨市突进 ,第3师乘夜在东山附近强渡浏阳河进抵长沙近郊。第9战区以日军已逼近决战地区,遂令各集团军于1942年1月1日子夜开始攻击前进。

1942年1月1日凌晨,日军第3师团开始向长沙东南郊阵地攻击。2日,日军第6师团集结于朗梨市,并以一部协力第3师团进攻长沙。当日,第10军坚守长沙城郊阵地,在岳麓山重炮火支援下,击退了日军的反复突击,并将突入白沙岭的日军第3师团一部歼灭。

1942年1月3日,日军第6师团全部加入战斗,与其第3师团合力猛攻长沙。激战竟日,日军攻势屡兴屡挫,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日军开始空投补给。中国军队各包围兵团,继续压缩包围圈,已逼近长沙。

  • 1942年1月3日晚阿南惟畿在攻击长沙不逞,背后又出现包围的情被迫下达了“反转”命令。
  • 1942年1月4日,长沙城外日军再次发起全线攻击,但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又一次受挫,日军第3、第6师团于4日晚乘夜色脱离战场,由长沙城外分别向东山、朗梨市撤退。
  • 1942年1月5日,日军集第6师团退向朗梨市;第3师团开始退却时,在长沙东南郊金盆岭、清水塘、石马铺一带,被第4军截击,退至东山附近时,又遭第79军截击,被迫沿河堤退往朗梨市,在该地架设浮桥渡河,撤至浏阳河东岸,伤亡惨重。
  • 1942年1月5、6两日,日军第3、第6师团于长桥、牌楼铺、高桥地区,遭第26军及第79军的截击,死伤甚多,7日夜突围退至捞刀河北岸。8日晨,日军由捞刀河北岸继续北退,沿途遭第9战区追击部队拦截侧击。9日,日军主力在其独立混成第9旅的策应下,由福临铺北撤。日军一面抵抗,一面继续向汨罗江以北退却 。
  • 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固守原阵地。16日,恢复会战前原态势。

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4)

  • 三.长沙会战结果:
  • 中国: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93944人日本:伤亡约11万余人

四.长沙会战影响:

第一次长沙会战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原态势的一次战役。这一胜利,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狂妄企图,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第二次长沙会战,使日军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英泰晤士报讥称“日本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加深了日本内政外交危机,导致近卫内阁垮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

  • 第三次长沙会战虽然获胜而并未能按照计划全歼日军或歼灭更多日军 ,但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 。这 一次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日军突袭珍珠港后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促使美国援华方案的迅速实施,也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第三次长沙会战简介(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长沙会战)(5)

总之长沙会战的胜利,增强了中国军队的信心,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在战争的背景下,中国军队利用自己的优势,打破了日军的进攻,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南下战略。此次战斗也为之后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国与日本在抗战过程中处于相持阶段,使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