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难为啥要哀悼(曷謁102)

走謁(走谒),◆前往拜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唐史通俗演義》第三回:“[隰城]尉[房玄齡],走謁軍門,[世民]一見如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空难为啥要哀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空难为啥要哀悼(曷謁102)

对空难为啥要哀悼

走謁(走谒),◆前往拜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唐史通俗演義》第三回:“[隰城]尉[房玄齡],走謁軍門,[世民]一見如故。”

周謁(周谒),◆遍訪。○[唐][沈佺期]《<峽山寺賦>序》:“予投棄南裔,承恩北歸,結纜山隅,周謁精舍,為之賦焉。”

中謁者(中谒者),◆[漢]官名。為國君掌傳達。○《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沛公]立為[漢王],拜[嬰]為郎中,從入[漢中],十月,拜為中謁者。”

展謁(展谒),◆敬詞。猶拜見,拜謁。○[宋][蘇軾]《賀正啟》:“某官守所繫,展謁無階。”○[清][方文]《荊溪道中偕周穎侯》詩:“到城先展謁,賢祖[孝侯]祠。”○[清][曾國藩]《祭韓公祠文》:“[國藩]履任之日,敬謹展謁。”

造謁(造谒),◆1.拜訪進見。○[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二》:“同郡[陳仲舉]名重當時,鄉里後進莫不造謁,[邵]獨不詣。”○《舊唐書‧陸元方傳》:“[太平公主]時既用事,同時宰相[蕭至忠]、[岑羲]及[湜]等咸傾附之,唯[象先]孤立,未嘗造謁。”○[清][周亮工]《書影》卷三:“海內人士,踵門造謁,[仲言]每一晉接,歷久不忘。”◆2.參拜。○[明][李東陽]《<闕里志>凡例》:“歷代賢臣名士造謁林廟,碑記、祭告、題詠之作,皆所以表尊崇、識修建、紀遊歷。”

贊謁(赞谒),◆謂古代謁見帝王及上級官員時贊唱禮儀,引導進見。○《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元年》:“[太祖]、[太宗]朝,閤門祗候不過三五員,宣導贊謁而已。”

游謁(游谒),◆四處干謁。○[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一:“﹝[陳亞]﹞因朗吟曰:‘布袍袖裏懷漫刺,到處遷延胡索人。’此可贈游謁窮措大。”○[清][褚人穫]《堅瓠十集‧大葫蘆種》:“《宋稗類鈔》載相士[黃生]見[黃山谷],求數字薦揚,為游謁之資。”

迎謁(迎谒),◆迎接謁見。○《史記‧陳丞相世家》:“[信]聞天子以好出游,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十:“[紹聖]、[元符]間,有[馬從一]者,監[南京]排岸司。適漕使至,隨眾迎謁。”○《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楚王]﹞欲得[息媯],假以巡方為名,來至[息國]。○[息侯]迎謁道左,極其恭敬。”

引謁(引谒),◆引導拜謁。○《舊唐書‧韓思復傳》:“[佽]既至[桂],吏以常所為官者數百人引謁。”

謁者(谒者),◆1.官名。始置於[春秋]、[戰國]時,[秦][漢]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南朝][梁]置謁者臺,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陳]及[隋]皆因之。○[唐]改為通事舍人。2.官名。○[東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後魏]、[北齊]有中謁者僕射,[隋][唐]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後廢。3.官名。使者的別稱。○[漢哀帝]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文物》1976年第10期:“簡五:謁者二人。簡文所說的謁者,不是職官的專名,是泛指一般傳達、通報的奴僕。據[鳳凰山]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謁者的身份為‘大奴’。”◆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謁雨(谒雨),◆祈雨。○[宋][劉攽]《畫龍》詩:“南入謁雨爭圖龍,畫師放筆為老雄。”

謁言(谒言),◆1.進諫。○《陳書‧宣帝紀》:“舉善從諫,在上之明規;進賢謁言,為臣之令範。”◆2.謁見而有所請求的話。

謁選(谒选),◆官吏赴吏部應選。○[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四》:“壬子年秋,余謁選至京。”○[清][戴名世]《<洪昆霞制義>序》:“吾友[洪君][崑霞],以諸生高等,貢於太學,遂不就有司之試而謁選以去。”○[清][譚嗣同]《先仲兄行述》:“初欲上京師謁選,因乏資,折而至[臺灣]。”

謁謝(谒谢),◆1.進見謝罪。○[前蜀][朱希濟]《妖妄傳‧素娥》:“宴罷,有告[仁傑]者。明日謁謝[三思]曰:‘某昨日宿疾暴作,不果應召。’”◆2.晉見道謝。○[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及揭牓,見[東坡]姓名,始謂[聖俞]曰:‘此郎必有所據,更恨吾輩不能記耳。’及謁謝,首問之,[東坡]亦對曰:‘何須出處。’乃與[聖俞]語合。”○[清][姚瑩]《復薦青一兄書》:“比有勸往謁謝者而不敢,蓋某公尊貴,義在國家,不容私謝也。”

謁問(谒问),◆1.求托之言。○[漢][劉向]《說苑‧談叢》:“謁問析辭勿應,怪言虛說忽稱。”◆2.晉見問候。○[唐][孟棨]《本事詩‧怨憤》:“宰相[李適之]疏直坦夷,時譽甚美。○[李林甫]惡之,排誣罷免。朝客來,雖知無罪,謁問甚稀。”○[明][海瑞]《驛傳議‧上策》:“責下禮貌據典制,無今日謁問送迎、多方求備。”

謁文(谒文),◆文體的一種,類似祭文。○《後漢書‧文苑傳下‧張超》:“﹝[張超]﹞著賦、頌、碑文、薦、檄、牋、書、謁文、嘲,凡十九篇。”○[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祭文之不韻者,別流為筆,其類於祭文而以筆行之,如祝文、祈文、謁文之屬,皆起流俗,以其來已舊,或經名手,遂亦流傳。祝文今尚盛行,祈謁則不多見。”

謁託(谒托),◆投見求托。○[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摺:“賢弟受窘,你肯謁託一兩個朋友呵,必有濟惠,得些盤費,進取功名,可不好那!”

謁索(谒索),◆1.求借。○[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黃晞],[閩]人,好讀書。客遊京師,數十年不歸。家貧,謁索以為生。”◆2.探望,訪問。○《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不如贖幾件衣裳,買兩箇盒子,送去[孫押司]家裏,到京謁索他則箇。”

謁聖(谒圣),◆拜謁[孔]聖。○[清][沈曰霖]《晉人麈‧异聞‧仆碑遭壓》:“吾邑紳士,凡在朔望,莫不入學謁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還有那外府荒僻山縣,冒名小考的,并謁聖、簪花、謁師,都一切冒頂了。”○[丁玲]《母親》三:“一起一落的磕着頭,算是謁聖。”

謁舍(谒舍),◆客舍。○《漢書‧食貨志下》:“工匠醫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販賈人坐肆列里區謁舍。”○[顏師古]注引[如淳]曰:“謁舍,今之客舍也。”○《後漢書‧獨行傳‧陸續》:“使者問諸謁舍,[續]母果來,於是陰嘉之,上書說[續]行狀。”○《宣和畫譜‧李成》:“[成]迺見前之所畫,張於謁舍中。”

謁泉(谒泉),◆山名。在[山西省][文水縣]西南,[汾陽縣]北。山有石室,傳為[卜子夏]退隱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文水》:“[文水]又南逕縣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

謁請(谒请),◆拜謁告求。○《列子‧仲尼》:“而與[南郭子]連牆二十年,不相謁請;相遇於道,目若不相見者。”○《後漢書‧王扶傳》:“國相[張宗]謁請,不應,欲強致之,遂杖策歸鄉里。”○[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勸飲酒莫吟詩雜言》:“王公謁請眾去早,既衰愈懶身到遲。”

謁廟(谒庙),◆古時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須謁告於祖廟,稱“謁廟”。○《後漢書‧輿服志下》:“皇后謁廟服,紺上皁下。”○《宋史‧禮志十一》:“自[漢文帝]以來,皆即位而謁廟。”參見“告廟”。

謁陵(谒陵),◆拜謁陵墓。○《東觀漢記‧樂成王萇傳》:“[樂成王]居諒闇,衰服在身,彈棋為戲,不肯謁陵。”○[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觀[伯始]謁陵之章,足見其典文之美焉。”○[郭沫若]《南京印象》八:“襯衫已經濕透了,謁陵既畢,我想是可以解衣的時候了。”

謁款(谒款),◆虔誠拜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故聖王弗替,而修禮地祇,謁款天神,勒功[中嶽],以彰至尊。”○[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款,誠也。謁告之報誠也。”○[宋][汪藻]《皇子賀北郊禮成第三表》:“謁款郊畤,修明國章。”

謁敬(谒敬),◆晉謁致敬。○《後漢書‧馬援傳》:“牧守謁敬,同之將軍。”

謁禁(谒禁),◆禁止接見請托者之條令。○[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皇祐]、[嘉祐]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馳騖請託,而法官尤甚。”○[宋][趙昇]《朝野類要‧雜制》:“百司門首謁禁者,不許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則又加禁謁及亦不許出謁也。”○[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禁謁》:“按此條似謁禁、禁謁有別。謁禁者,人來謁見則有禁。禁謁者,禁其謁人也。今京官官都察院,輒署門曰:‘文武官員,私宅免見。’似謁禁之遺制。”

謁薦(谒荐),◆參謁上供。○[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序:“宜以謁薦郊廟,和協律呂,煙霏霧集,不可勝紀。”

謁見(谒见),◆通名刺進見。後泛指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唐][韓愈]《順宗實錄二》:“故事,丞相方食,百寮無敢謁見者。”○[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二一:“﹝[彭家珍]﹞裝着[良弼]的一個好友前去謁見。”

謁假(谒假),◆請假。○[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謁假入京,詣尚書省獻之。”○[元][歐陽玄]《焚黃祝版》:“昔者謁假來歸,告墓之典始克成禮。”

謁疾(谒疾),◆請病假。○[宋][葉適]《翰林醫痊王君墓志銘》:“[王炎]宣撫[四川],辟君,君意有不樂,謁疾竟去。”

謁急(谒急),◆告急。○《戰國策‧韓策三》:“[趙][魏]攻[華陽],[韓]謁急於[秦]。”○[鮑彪]注:“以急告也。”○《新唐書‧狄仁杰傳》:“時太學生謁急,后亦報可。”

謁環(谒环),◆請求玉環。事見《左傳‧昭公十六年》:[晉][韓起]有一副玉環中的一隻,另一隻在[鄭國]的商人手裡。○[韓起]趁聘問時向[鄭伯]請求。○[子產]不給,說:“夫大國之人令於小國,而皆獲其求,將何以給之?一共一否,為罪滋大。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吾且為鄙邑,則失位矣。”後作為典故,指大國對小國的無理要求。○《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十三年》:“時[金]人來取[趙彬]輩三十人家屬,詔歸之。○[皓]曰:‘昔[韓起]謁環於[鄭],[鄭]小國也,能引誼不與。’”

謁候(谒候),◆恭迎問候。○《後漢書‧趙咨傳》:“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

謁後塵(谒后尘),◆謂投見與追隨。○[唐][牛僧孺]《席上贈劉夢得》詩:“莫嫌恃酒輕言語,曾把文章謁後塵。”

謁過(谒过),◆揭發罪過。○《韓非子‧八經》:“伍、官、連、縣而鄰,謁過賞,失過誅。”

謁歸(谒归),◆告假歸里。○《史記‧春申君列傳》:“[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已而謁歸,故失期。”○《後漢書‧劉隆傳》:“及壯,學於[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謁歸,迎妻子置[洛陽]。”○[李賢]注:“謁,請也,謂請假歸也。”○《新唐書‧苗晉卿傳》:“嘗入計,謁歸[壺關]。”

謁告(谒告),◆請假。○[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沆]乃謁告,[攜]即時替[沆]官。”○《宋史‧常楙傳》:“與廟堂議事不合,以疾竭告。”○[明][歸有光]《戴素庵先生壽序》:“會予以貢入太學,而先生猶為弟子員。又數年,乃與吾父同謁告而歸也。”

謁干(谒干),◆晉謁而有所求。○[明][楊柔勝]《玉環記‧皋謁延賞》:“不意[龍門]空點額,謁干父執到[西川]。”

謁府(谒府),◆晉謁官府。○[漢][應劭]《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其日入舍,乃謁府,數日無故便去。”○《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光祿勳[孫堪]﹞嘗為縣令,謁府,趨步遲緩。”

謁刺(谒刺),◆拜見用的名片。○[漢][應劭]《風俗通‧愆禮‧公車徵士豫章徐孺子》:“[孺子]無有謁刺,事訖便去。”○[王利器]校注引《資治通鑒》卷五四注:“謁猶刺也。”○[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十:“初入謁,[潞公]方坐廳事,閱謁刺,置案上,不問。”○[宋][洪邁]《容齋三筆‧高子允謁刺》:“[王順伯]藏昔賢墨帖至多,其一曰[高子允]諸公謁刺,凡十六人。”

謁辭(谒辞),◆1.蒞任前晉謁辭行。○《東觀漢記‧丁鴻傳》:“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漢][應劭]《風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予為[蕭]令,周旋謁辭故司空[宣伯應]。”○《後漢書‧梁冀傳》:“[宮]內外兼寵,威權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謁辭之。”◆2.晉謁之辭。○[清][史震林]《西青散記》卷一:“至門,[松石]先入,通謁辭,出揖,乃登堂。”◆3.請為文辭。○[元][黃溍]《福州路總管追封天水郡侯謚景惠趙公墓志銘》:“尚其嗣人,克圖不朽,馳書謁辭,式告永久。”

謁拜(谒拜),◆謁見禮拜。○[漢][應劭]《風俗通‧正失‧葉令祠》:“牧守班祿,皆先謁拜,吏民祈禱,無不如意,若有違犯,立得禍。”

脩謁(脩謁),◆猶晉謁,拜見。○《三國志‧陳武傳》:“[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武]往脩謁。”○[元][麻革]《游龍山記》:“今年夏,因赴試[武川],歸道[渾水],脩謁于[玉峰先生][魏公]。”○[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陸相扆]有士子脩謁,命酌,辭以不飲。”

修謁(修谒,◆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周書‧柳霞傳》:“[梁][西昌侯][深藻]鎮[雍州],[霞]時年十二,以民禮修謁,風儀端肅,進止詳雅。”○[唐][薛用弱]《集异記‧茅安道》:“二子徑往修謁,意者脫為[晉公]不禮,即當遁形而去。”○[清][惲敬]《答伊揚州書》:“前月得舍弟書,知過嶺修謁,重蒙嘉惠,感謝感謝。”

休謁,◆谓休假谒见。○《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時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轉景即至,闔郡驚焉,白之府君,從爲御吏。”○《汉书·杨敞传》:“其疾病、休謁、洗沐,皆以法令從事。”○《太平御览》卷六三四引《汉书》“高祖常告歸之田”李斐注:“告,請也,言請休謁也。”

幸謁(幸谒),◆猶干謁,干求。○《南史‧循吏傳序》:“播茲寬簡,雖所未暇,而黜己屏欲,以儉御身,左右無幸謁之私,閨房無文綺之飾。”

謝謁(谢谒),◆進見拜謝。○《魏書‧元順傳》:“時領軍[元叉]威勢尤盛,凡有遷授,莫不造門謝謁。”○[宋][岑象求]《吉凶影響錄》:“後有[元]長史名[濬之]來謝謁,即其黿也。”

鄉謁(乡谒),◆謂回鄉拜見父老長輩。○[南朝][梁][沈約]《卻東西門行》:“脩服悵邊羈,瞻途眇鄉謁。”

險謁(险谒),◆不正當的請托。語出《詩‧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孔穎達]疏:“無險詖不正私請用其親戚之心。”○《後漢書‧皇后紀序》:“閨房肅雍,險謁不行也。”○[李賢]注:“謁,請也。言能輔佐君子,和順恭敬,不行私謁。”○《晉書‧庾亮傳論》:“靡不憑藉寵私,階緣險謁。”

投謁(投谒),◆投遞名帖求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侮謔》:“﹝[范液]﹞曾為詩曰:‘舉意三江竭,興心四海枯。南游[李邕]死,北望[守珪]殂。’[液]欲投謁二公,皆會其淪躓,故云。”○[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微詞‧神童》:“[趙司寇]乃[費閣老]同年,每投謁,書‘年晚生’。”

通謁(通谒),◆通報請求謁見。○《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和帝][永元]中,太守[馬棱]坐盜賊事被徵,當詣廷尉,吏民不寧,[南]特通謁賀。”○[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遣親官一人,馳往見[貫],至則通謁拜賀于庭。”○[清][唐甄]《潛書‧名稱》:“通謁於長者……雖非貴,則於名之上,稱曰晚。”

庭謁(庭谒),◆庭參。○[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續史》:“[王忠肅]提督[遼東]軍務,總兵以下庭謁。”○《明史‧張永明傳》:“故事,京官考滿,自翰林外皆報名都察院,修庭謁禮。”參見“庭參”。

肅謁(肃谒),◆恭敬地謁見。○[明][沈德符]《野獲編‧督撫‧提督軍務》:“當督撫到任之初,兜鍪執仗,叩首而出,繼易冠帶肅謁,乃加禮貌焉。”

素謁(素谒),◆謂貧素有德者之言。○《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李善]注:“素謁,貧素之謁也。”○[唐][溫庭筠]《上蔣侍郎啟》之一:“遂揚南紀之清源,謹效東皋之素謁。”

私謁(私谒),◆因私事而干謁請托。○《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毛]傳:“謁,請也。”○《史記‧張丞相列傳》:“[嘉]([申屠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晉][潘岳]《九品儀》:“庶公道大行,而私謁息矣。”亦謂私下造訪。○[清][昭槤]《嘯亭雜錄‧禁抑宗藩》:“上習知其弊,即位後,禁抑宗藩,不許交通外吏,除歲時朝見外,不許私謁邸第。”

書謁(书谒),◆名帖;書寫名帖。○《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高祖]﹞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里],以姊為美人故也。”○《後漢書‧劉盆子傳》:“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謁欲賀,其餘不知書者起請之。”

受謁,◆接受禀告者的书刺。○汉贾谊《新书·等齐》:“郎中、謁者受謁取告,以官皇帝之法予之。”○《魏书·公孙表传》:“玄使其屬趙客子對曰:‘天子以六合爲家,孰非王庭?是以敢請入國,然後受謁。”○明黄佐《泰泉乡礼·乡约》:“尊者受謁,不報。”

十謁朱門九不開(十谒朱门九不开),◆謂豪門皆為富不仁,上門求助多遭拒絕。○[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摺:“則去那娘親上分付明白,則要你一言說透千年事,俺也不怕十謁朱門九不開。”○[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摺:“又不會巧言令色,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摺:“由你香焚滿斗香,財挑萬斗財,是家還舍沿離寨。這早晚十謁朱門九不開。”

省謁(省谒),◆省視;探望。○《後漢書‧袁閎傳》:“﹝[袁閎]﹞父[賀],為[彭城]相。○[閎]往省謁,變名姓,徒行無旅。”

上謁(上谒),◆謂通名進見尊長。○《史記‧李斯列傳》:“[趙高]待[二世]方燕樂,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閒,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漢書‧陳餘傳》:“[陳涉]起[蘄]至[陳],[耳]、[餘]上謁[涉]。”○[顏師古]注:“上其謁而見也,上謁,若今之通名。”○[清][包世臣]《中衢一勺‧袁浦問答》:“言未竟,河帥上謁,[世臣]避席。”

入謁(入谒),◆進見,請見。一般用於臣對君、下對上、幼對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新唐書‧王師範傳》:“﹝[王師範]﹞以[青州]父母所籍,每縣令至,具威儀入謁。”

趨謁(趋谒),◆前往進見。○《漢書‧昌邑王劉髆傳》:“衣短衣大褲,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补证条目■前往进见,拜见。○《鼓掌绝尘》第四回:“倘蒙天意成全,能彀與杜公子一見,他是個伶俐書,點頭知尾,自能觸悟,决然乘機趨謁。那時節,兩下裡便也得個清白。”○《玉娇梨》第十六回:“前承老先生光顧,即欲趨謁,奈兩日有事于撫臺,昨又爲縣君招飲,日奔走于車馬之間,是以候遲,萬望勿罪。”

求謁(求谒),◆1.請求謁見。○《後漢書‧郭丹傳》:“﹝[丹]﹞敝衣閒行,涉歷險阻,求謁[更始]妻子,奉還節傳,因歸鄉里。”◆2.猶求乞。○[明]《殺狗記‧歸家被逐》:“[孫榮]在窯中身上無衣,口中無食,大雪紛紛,免不得街上求謁。”

親謁(亲谒),◆1.親近干謁。○《晏子春秋‧問上二六》:“故令諸子無外親謁。”○[吳則虞]集釋引[孫星衍]曰:“不令外人親近干謁也。”◆2.古禮。謂帝王親自謁陵。○《宋史‧禮志二六》:“駕還,復行親謁之禮,帝素服乘馬至[永安縣],齋于行宮,夜漏未盡二鼓,詣三陵及[元德太后]、[明德皇后]陵奠獻。”

慶謁(庆谒),◆拜賀謁見。○《新唐書‧后妃傳下‧貞獻蕭太后》:“帝([文宗])每五日問安及歲時慶謁,率由複道至[南內]。”

請謁(请谒),◆1.請求;干求。○《左傳‧隱公十一年》:“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和舊昏媾,其能降以相從也。”○[杜預]注:“謁,告也。”○[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請謁無所行,貨賂無所用,民志定矣。”○《晉書‧慕容熙載記》:“二[苻]並美而艷……請謁必從,刑賞大政無不由之。”○[清][龔自珍]《論私》:“朝大夫有受朋友之請謁,翌晨,訐其友於朝,獲直聲者,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2.請求謁告。○《列子‧力命》:“在家熙然有棄朕之心,在朝諤然有敖朕之色;請謁不相及,遨遊不同行。”○《史記‧張儀列傳》:“[犀首]乃謂[義渠]君曰:‘道遠不得復過,請謁事情。’”[司馬貞]索隱:“謂欲以[秦]之緩急告語之也。”

啟謁(启谒),◆奏請。○《魏書‧尒朱仲遠傳》:“[尒朱榮]兵威稍盛,諸有啟謁,率多見從。”

女謁(女谒),◆1.謂通過宮中嬖寵的女子干求請托。○《韓非子‧詭使》:“近習女謁並行,百官主爵遷人,用事者過矣。”○[漢][劉向]《說苑‧政理》:“後宮不荒,女謁不聽。”○[唐][王維]《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序:“[中宗]之時,後宮用事,女謁寖盛,主柄潛移。”◆2.泛指通過有權勢的婦女干求請托。○[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紹興三年十二月》:“[福建]提鹽[李承邁]本假女謁,交通權臣……伏望併賜罷黜。”○《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年》:“贓吏[呂應問]、[韓禧]皆滿數萬,[頤浩]既受女謁,遂令移獄。”參見“婦謁”。3.指女寵。○[明][李東陽]《孝宗皇帝輓歌詞》:“內廷無女謁,外囿絕禽荒。”○[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三朝要典》:“夫女謁致病,至醜也;諒闇之中,色蠱致死,大逆也。”

內謁者(内谒者),◆宮官名。掌內外傳旨通報之事。多由宦官擔任。○《漢書‧宣帝紀》:“內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帝﹞顧內謁者曰:‘古人言秀色若可飧,如[絳仙]真可療饑矣。’”

內謁(内谒),◆通報姓名。○《漢書‧翟義傳》:“須臾[義]至,內謁徑入。”○[顏師古]注:“內謁,猶今之通名也。”

旅謁(旅谒),◆眾人一同謁見。○《逸周書‧大匡》“東隅之侯,咸賜於王,王乃旅之”[晉][孔晁]注:“旅謁各使,陳其政事也。”○[宋][葉適]《朝議大夫王公墓志銘》:“[錢公]既相,用常法敘進,公亦用常禮旅謁而已,無所請也。”○[明][沈德符]《野獲編‧刑部‧嶺南論囚》:“初[沈司馬]為吏部選人,每旅謁,[新鄭]從稠人中揖入火房與之談。”

禮謁(礼谒),◆以禮謁見。○《後漢書‧陳忠傳》:“時帝數遣黃門常侍及中使[伯榮]往來[甘陵],而[伯榮]負寵驕蹇,所經郡國莫不迎為禮謁。”○[唐][賈島]《寄毗陵徹公》詩:“已有南遊約,誰言禮謁難。”○《舊唐書‧方伎傳‧神秀》:“時王公士庶,競來禮謁。”

裏謁(里谒),◆謂通過宮中嬖寵的女子干求請托。

款謁(款谒),◆叩見;拜謁。○《北史‧傅豎眼傳》:“遠近雜夷相率款謁,仰其德化,思為[魏]人矣。”○《宋史‧禮志二》:“於是降禮,以十一月十七日款謁南郊。”

進謁(进谒),◆猶進見,拜見。○《北史‧齊文宣帝紀》:“旦,[高隆之]進謁曰:‘用此何為?’”○《舊唐書‧李從晦傳》:“[楊收]方布衣,進謁,[從誨]一見如雅識。”○[瞿秋白]《赤都心史》二八:“他是一個[托爾斯泰]派,此來也是特為趁車進謁[托氏]遺澤的。”

交謁(交谒),◆請托。○[宋][蘇轍]《論御試策題札》之一:“嚴重祿之法,禁交謁之私。”○[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之渙》:“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

環謁(环谒),◆四處求見。○[宋][王安石]《傷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候謁(候谒),◆等候謁見。○[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一:“[余儔]……吾鄉詩人也。○[章泉先生]雅愛之,作書,使袖訪[韓仲止],及門,候謁甚久。”◆补证条目■等候谒见。○唐孟郊《寄陕府邓给事》诗:“候謁隨芳語,鏗詞芬蜀牋。”

過謁(过谒),◆順道往訪;前往謁見。○《後漢書‧梁冀傳》:“[南郡]太守[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過謁[不疑]。”○《資治通鑒‧漢桓帝元嘉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言過其門,因而謁之,禮不專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步出夏門行》:“過謁王父母,乃在[太山]隅。”

公謁(公谒),◆在公眾之前謁見。○《後漢書‧种拂傳》:“時[南陽]郡吏好因休沐,游戲市裏,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必下車公謁,以愧其心。”

告謁(告谒),◆1.求見;拜謁。○[唐][無名氏]《靈應傳》:“﹝二青衣﹞長跪於前曰:‘[九娘子]自郊墅特來告謁,故先使下執事致命於明公。’”◆2.請托,求告。○[宋][蘇洵]《上皇帝書》:“今法不可以相往來,意將以杜其告謁之私也。”○[明]《殺狗記‧雪中救兄》:“如今天色已晚,告謁也不濟事了,且回窯去,等明日風止雪晴,再出來求告罷。”

干謁(干谒),◆對人有所求而請見。○《北史‧酈道元傳》:“﹝弟[道約]﹞好以榮利干謁,乞丐不已。”○[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宋][歐陽修]《論舉館閣札子》:“士子奔競者多,至有偷竊他人文字干謁權貴,以求薦舉。”○[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神女》:“雖屬大僚通家,而未嘗有所干謁。”○[朱執信]《<德國社會革命家小傳>序言》:“三十年來,社會革命家時有干謁卿相與堅相結納者,是非誠與之,其策略有不得不然者。”

婦謁(妇谒),◆謂通過宮廷寵信的女子干求請托。○《荀子‧大略》:“[湯]旱而禱曰:‘……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楊倞]注:“謁,謂也。婦謁盛,謂婦言是用也。”○《公羊傳‧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漢][何休]注:“君親之南郊,以六事謝過自責曰:‘政不一與?民失職與?宮室榮與?婦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倡與?’”

伏謁(伏谒),◆謁見尊者,伏地通姓名。○《史記‧佞倖列傳》:“[江都王]望見,以為天子,辟從者,伏謁道傍。○[嫣]驅不見。”○[唐][韋瓘]《周秦行記》:“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謁,拜如臣禮。”○[明][唐順之]《陳封君六十壽序》:“閭巷之人曩與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謁,喘汗不暇。”○[清][唐孫華]《國學進士題名碑》詩:“一官憔悴老墨綬,伏謁大府遭叱呵。”

奉謁(奉谒),◆拜見。○《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陟]明旦大從車騎奉謁造[壹]。”○[唐][裴鉶]《傳奇‧宁茵》:“俄又聞人叩關曰:‘[南山][斑寅]將軍奉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今午到關奉謁,乞少候。”○[蘇曼殊]《天涯紅淚記》第一章:“生以母氏同來,因約老人以明日再行奉謁。”

訪謁(访谒),◆訪問請見。○[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摺:“主公乃[漢]之宗親,爭奈兵微將寡,喒且按兵自守,訪謁賢俊,廣結英豪,久後還有輔佐主公的人物出來哩。”○[清][戴名世]《<天籟集>序》:“余詣其家,殷勤訪謁,欲得而為雕刻流傳之。”○[柔石]《二月》三:“她含淚的兩眼,仔細地向她看了一看,到此,她已不能拒絕這一位非親非戚的男子的訪謁了。”

頂謁(顶谒),◆頂禮謁見。○[唐][白居易]《與濟法師書》:“昨者頂謁時,不以愚蒙,言及佛法,或未了者,許重討論。”

典謁(典谒),◆1.掌管賓客請見的傳達和接待事務。○《禮記‧曲禮下》:“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孔穎達]疏:“謁,請也。士之子,年數長,則言能主賓客告請之事;幼,則言未能也。”○[明][梅鼎祚]《崑侖奴》第一摺:“這幾日病起入朝,方纔歸府。牙門官,有客見訪,好生典謁。”◆2.掌管賓客請見事務的小官。○《韓非子‧亡徵》:“后妻賤而婢妾貴,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輕而典謁重,如此則內外乖,內外乖者,可亡也。”○[陳奇猷]集釋引[太田方]曰:“典謁,主賓客請謁之事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敘不遇》:“[劉魯風],[江西]投謁所知,頗為典謁所沮。”○[清][趙翼]《郡城菊事甚盛》詩:“到門不復煩典謁,直入嚇煞雙鬟鴉。”

道謁(道谒),◆途中拜見。○[宋][謝翱]《邸吏謁故主曲》:“夢見隨俘上江邸,道謁淒涼唯故吏。”○[元][熊禾]《考亭書院記》:“乙巳,侯同知[南劍郡]事,道謁祠下。”

大謁者(大谒者),◆官名。○[秦]置謁者,掌賓贊受事,秩六百石,員十人;其長名謁者僕射,比千石。○[漢]因之。謁者僕射亦稱大謁者。○《史記‧荊燕世家》:“[田生]如[長安],不見[澤],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呂后]所幸大謁者[張卿]。”

答謁(答谒),◆回訪。○[清][吳敏樹]《與楊性農書》:“一投刺焉,其可也。至再不遇,不俟其答謁,而終往造焉,則何怪他人之譏議也。”

刺謁(刺谒),◆投名刺以求見。○《南史‧劉繪傳》:“出為[南康]相,郡人有姓[賴],所居名[穢里],刺謁[繪],[繪]戲嘲曰:‘君有何穢,而居穢里?’”[唐][薛調]《無雙傳》:“由是乃刺謁,以從侄禮見[遂中],具道本末,願納厚價以贖[採蘋]。”○[宋][林逋]《送馬程知江州德安》詩:“到日何人先刺謁,二[林]開士在琴堂。”

辭謁(辞谒),◆因辭別而謁見,拜別。○《後漢書‧郭伋傳》:“後[潁川]盜賊群起,九年,徵拜[潁川]太守。召見辭謁。”○[李賢]注:“因辭而謁見也。”

出謁(出谒),◆外出拜見。○《漢書‧韓延壽傳》:“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自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南齊書‧劉悛傳》:“[蠻王][田僮]在山中,年垂百餘歲,[南譙王][義宣]為[荊州],[僮]出謁,至是又出謁[悛]。”○[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八:“[韓參政][億]、[李參政][若谷],未第時皆貧,同赴試京師,共有一席一氈,乃割分之。每出謁,更為僕。”

朝謁(朝谒),◆1.謂參見尊者。○[漢][劉向]《列女傳‧魯之母師》:“大夫美之,言於[穆公],賜母尊號曰‘母師’。使朝謁夫人,夫人諸姬皆師之。”○《後漢書‧法雄傳》:“明年,[伯路]復與[平原][劉文河]等三百餘人稱使者,攻[厭次]城,殺長吏,轉入[高唐],燒官寺,出繫囚,渠帥皆稱將軍,共朝謁[伯路]。”○[楊尚武]《追匪記》:“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餓死的人留下的:也許是生意人,也許是往[拉薩]朝謁的[藏]民。”◆2.入朝覲見。○《後漢書‧東夷傳‧三韓》:“[光武]封[蘇馬諟]為[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趙參政]自[延安]還,因事被劾於尚書省,久不許見。時公([武惠])已復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許朝謁,士論歎伏。”○[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工匠見知》:“按[奉天]等三殿并[奉天門]災,在[嘉靖]三十六年四月。時上迫欲先成門工,以便朝謁。”

參謁(参谒),◆晉見上級或所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遺容、陵墓等。○《北史‧韋藝傳》:“[藝]容貌瑰偉,每夷狄參謁,必整儀衛,盛服以見之。”○[唐][韓愈]《與大顛師書》:“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儻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只見舊時一班直廳的軍壯,預先領了鈞旨,都來參謁。”○[冰心]《南歸》:“在那幾天內,除了每天清晨,一家子從寓所走到殯儀館參謁母親的遺容之外,我們都不出門。”

賓謁(宾谒),◆謂以敬賓之禮謁見。○[宋][洪適]《賀林尚書啟》:“望峻官儀,上星辰而聽履;私無賓謁,指風月以飛談。”○[宋][張孝祥]《江州林知府啟》:“半生慕義,未遑賓謁之修;支郡承流,遂有善鄰之托。”

報謁(报谒),◆1.謂報祭天地祖宗。○[南朝][宋][謝莊]《舞馬賦》:“茂實冠於[胥][庭],鴻名邁於[勛][發],業底於告成,道臻乎報謁。”◆2.回拜;回訪。○[明][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三‧大老居鄉之體》:“[嘉禾]兵使[劉庚],其同年也,首來相訪。﹝[沈繼山]﹞輒葛巾芒履以出,自云引疾不出門,送至中庭而止,又不報謁。○[劉]大怒詬罵,欲起大獄羅織之。”○[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時方報謁臬長,不持一錢。”

版謁(版谒),◆持名帖進見。○《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張先生]所謂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諸侯者也。此豈版謁所可光飾哉!”

班謁(班谒),◆列班謁見。○[宋][秦觀]《代答范相公堯夫啟》:“念班謁以無由,第承風而竊忭。”○[宋][洪邁]《夷堅甲志‧陳茂林夢》:“[福州][長樂]士人[陳茂林],夢至大殿下與數十人班謁。”

拜謁(拜谒),◆1.拜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謁,丞相從車上謝[袁盎]。”○[宋][何薳]《春渚紀聞‧熙陵獎拔郭贄》:“[太宗]命召至,[郭]不敢隱,即前拜謁。”○《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昆劇《墻頭馬上》第八場:“啟稟老爺,眾位門生老爺,前來拜謁座師。”◆2.禮拜;瞻仰。○《舊五代史‧梁書‧趙犨傳》:“又請為[太祖]立生祠於[陳州],朝夕拜謁。”○[明][蔣一葵]《長安客話‧三忠祠》:“我來再拜謁,弔古情徬徨。”○[冰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周總理》:“總理問我:‘去過[延安]沒有?’我說:‘還沒有呢,我真想在我還能走動的時候,去拜謁一次。’”◆补证条目■瞻仰;礼拜。○《隶释·汉史晨饗孔庙后碑》:“建寧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令日拜謁孔子,望見闕觀,式路虔跽。”○又《汉鲁相史晨祀孔庙奏铭》:“臣以建寧元年到官,行秋饗,飲酒畔宫,畢,復禮孔子宅,拜謁神坐,仰瞻榱桷,俯視几筵,靈所馮依,肅肅猶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