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怎样论述教育对人的作用(孔子将人划分为几种类型)

论语怎样论述教育对人的作用(孔子将人划分为几种类型)(1)

《论语》教育智慧:孔子将人划分为几种类型?

《论语》感悟(一四八)

文/王营

原文: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7.26 孔子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见到有恒心(坚持向善)的人,就可以了。无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种人是难于有恒心(坚持向善)的。”

感悟:本章是孔子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所发出的感慨。孔子结合自己对历史的研究,将人划分为五种类型:圣人、善人、君子、有恒者、无恒者。孔子认为,像尧、舜、禹、文王、周公这类古代圣人、善人,我是见不到他们了,现在只要能见到德才兼备的君子和有恒心坚持向善的人,也就心满意足了。但现实情况是,君子和有恒者少得可怜,满眼所见皆是一些“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无恒者。

在孔子心目中,前四类人的划分是有梯度的,“圣人”是做人的最高标准,很少有人能达到;“善人”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多次,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大体上相当于治理国家有成就的仁人、贤人,标准略低于圣人,但也很少有人能达到,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岂敢”,孔子认为自己也没有达到圣人、善人的标准。

论语怎样论述教育对人的作用(孔子将人划分为几种类型)(2)

至于君子,还是偶尔能见到几个,像被孔子赞扬过的蘧伯玉、子产之流。但要成为君子,也并非易事儿,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向善。如果内心空虚却装成很充实的样子,明明穷困却摆阔气、装富有,这种表面上善于伪装的人不是君子,也装不了多久,迟早会露出马脚。因此,道德完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向善,才能逐步达到君子、善人,乃至圣人的标准。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做一件好事儿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儿不做坏事”,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儿不做坏事儿”,这样的人即使成不了圣人,至少也离君子、善人的标准相差不远了。

其实,不仅道德完善需要有恒心,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恒心,害怕困难、心猿意马、表里不一、投机取巧,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有一则西方寓言,说有一群人,其中每个人都背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缓缓而艰难地走在朝圣的路上。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才能到达目的地?于是,他拿出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

十字架被砍掉一半后,的确轻松了许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就这样走啊走啊,又走了很久很久,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他又想:虽然已经将十字架砍掉一半,但它还是太重了,为了能够更轻松地前行,这次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这样一来,他一下子又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却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谁料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这时候也没有蜘蛛侠或者超人来解救他,他该怎么办?

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论语怎样论述教育对人的作用(孔子将人划分为几种类型)(3)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既想达到目的,又不愿出力,无恒心、投机取巧的人。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梦想让自己的理想快点儿实现,却又不舍得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下一番苦功夫,整日想着寻找成功的“捷径”,平时做事马马虎虎,偷工减料,能省则省。这样的人看上去生活得很潇洒,很自在,有时候也出尽风头,但一旦遇到困难或生活中难以逾越的坎儿,则黔驴技穷,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在困难面前望洋兴叹,垂头丧气,最终一事无成。

对于一个立志成功的人,困难、负担就是冥冥之中上天给你的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只有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地背下去,才能最终实现人生的目标。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孟子说得更到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路途中,如果没有恒心,面对困难、负担偷工减料,追求快乐安逸,理想只能被现实撞得粉碎,最终成为空想。况且,困难和负担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儿,有时它可以化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为前行者克服新困难、走向成功铺路搭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