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

疫情防控期间

学校的医疗保障,安全保卫

学工,后勤,社区等多支队伍齐心协力

共同织密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防护网

还有一支队伍

本科生导师们

他们也在疫情防控、安全稳定

以及在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在疫情中感受温暖与呵护

他们是学生大学中的引路人

成就学生的诗和远方

听听学生和他们的故事吧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

(校园随机采访)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7)

_

_

土木191班的刘立波和土木192班的罗梦菲表示,他们的全程导师是郭奇峰老师,郭老师非常关心疫情期间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情况,积极了解同学们的诉求,虽然无法进校,但依然积极为同学们解决需求。在了解到大家为了响应不聚集、不扎堆的防疫政策,经常购买方便面等主食,郭老师自费给同学们每人都补充上了大家的粮仓。作为全程导师,郭老师也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在大三这个重要的人生路口,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8)

黄志安老师课前根据线上课程特征,调整课件,精简知识,补充重点和思考题。课中加强交流互动,不定时提问,联系实际,全力保证教学质量。课后下发课件,添加微信,鼓励学生和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疑问。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9)

张英华老师说:“疫情无情师生有情,无线电波连着你和我,每天期待屏幕上你美丽的聚精会神听课的脸颊;团结携手共克时艰,学习方式变收获不变,线上互动像线下一样头脑风暴迸发智慧的火花。”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0)

刘征建老师作为我们的本科生导师,不仅是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疫情期间,关怀学生成长,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解决疫情期间我们学生的生活困难,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疫情期间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的本科生团队之中,1人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留学,3人本硕贯通至北京科技大学,3人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4人于本科生期间发表SCI论文,1人获得87级校友基金优秀学生干部,多人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挑战杯首都专项赛三等奖,钢模二等、三等奖,人民二等、三等奖学金,新生三等奖学金,暑期实践铜奖,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2)

在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碰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为克服疫情给学生的科研进度、毕业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宋仁伯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科研指导,随时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在线方式,耐心指导学习、科研进度受阻和面临毕业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方案,及时疏解同学焦虑心情,在细节处关心关爱学生。在可以把时间凝结成梦想的学院路30号,宋仁伯老师用自己的关爱为学生们点燃了梦想助推器。同时他运用自身正能量,积极引导学生按照学校防疫要求,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确保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3)

在学校调整防控措施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滕蛟老师一直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各种动态。作为班导师,他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生活体验以及实事动态,为学生精心组织了不同主题的班会,从学习、科研、生活等多个角度入手,在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希望学生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终身秉承修心养性、践行启智、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把“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科研中,向着探索材料的浪漫梦想,砥砺前行。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8级毕业生王晗,在疫情期间完成毕业论文,她对于导师李静媛教授,从论文的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进度安排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的悉心指导有深刻的感受。“老师身上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受益终生。疫情之下,虽无法线下见面,但老师通过线上的方式及时与我们沟通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我们排忧解难。四年如一日的陪伴指导,让我的大学生活收获颇丰、不留遗憾。”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5)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6)

机械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7)

为做好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教学工作,郑莉芳老师采用微信、电话与学生保持随时沟通,坚守线上育人阵地。郑老师在学生即将离校返家之际送上贴心留言,让学生倍感温暖;在与学生一对一语音通话时,了解学生学习近况,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惑,排解学生对疫情的恐慌,并提醒学生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对于有参加竞赛、考研、保研困惑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梳理思路、解除思想困境;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入党介绍人,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郑老师指导的2022届4名本科生中有1人光荣入党,2人国内读研、1人出国读研、1人留京工作。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8)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平静有序的校园生活,近期学校因疫情实行封闭管理和线上教学,机械工程学院周晓敏老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心里时刻牵挂学生,和学生一一进行联系,就学习、生活方面进行关心和询问,引导学生保持平和心态、加强自我防护、重视线上学习、合理规划学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关爱。周老师指导的2022届3名本科生中2人光荣入党,2人保送国内读研(中科院、北理)。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19)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0)

担任16名本科学生的全程导师豆瑞锋老师疫情期间及时、多次联系所带学生。通过线下会议形式,向学生介绍考研、保研的政策,以及如何准备,邀请考研、保研成功的同学开展经验分享。通过线上会议,向学生解答疫情防控的措施,疏解学生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每周交流,督促毕业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解决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1)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2)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3)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4)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5)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6)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7)

5月21日,学校防控办发布了防控办〔2022〕19号文,能环学院尹少武老师在当天晚上立即召集其指导的15名本科生和10名研究生召开腾讯会议,尹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领会了19号文精神,向学生告知了北京高校严峻疫情形势,引导学生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然后每位学生依次发言讲述了线上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8)

自动化学院

陈静老师疫情期间对学生开展线上交流和学业指导。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舒缓紧张情绪。同时,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疫情,树立信心,共同努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29)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0)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1)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2)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3)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4)

学生被通知返乡后,陈静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离校返家情况,提醒学生带好物品和行李,做好个人防护。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5)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6)

吴华怡老师针对大一同学在线上课时,对高数、电路等课程感到困难的情况,牵线组内大三正在做定点课业帮扶类支部活动的同学进行线上帮扶。对高年级遇到考研、就业、出国等困惑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排忧解难。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7)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8)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39)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0)

计1907班学生孙诗琪表示,她的导师是胡长军老师,胡老师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一直很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经常开导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疫情期间,我们无法出门,胡老师就会经常给我们发一些风景照,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闻,通过他对生活的热爱,时刻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的心情也开阔很多。5月22日清晨,胡老师更是发布了千余字的长文,引导学生直面疫情现状、理解管理措施,鼓励学生多给予现状理解,保持乐观心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殷殷舔犊情,拳拳导师心。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1)

通信1802班胡天宇同学,在毕业之际深情的说:“我的导师王建萍教授无论从科研还是学业方面都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在光纤通信课程中,王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和具体案例都吸引着我不断深入学习。在科研中,王老师一直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在挑战杯、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中从选题、实验、论文等方面教授我很多方法。在这次疫情中,我的毕设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衷的感谢王老师每一次线上的耐心指导,我与老师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在这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已经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给我的本科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数理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2)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3)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4)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5)

疫情期间,作为本科生导师的卫宏儒老师除了居家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微积分课程、为研究生讲授物联网技术课程外,时刻关注自己指导的三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展情况,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同学们的相关问题,并按时间节点检查论文进展情况,帮助同学们仔细修改论文,通过批注、修改等方式,完善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三名学生全部保研,全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卫宏儒老师要求同学们一定要下功夫完成好毕业论文,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好坚实基础。

针对齐逸容保研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李田甜保研到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系统科学专业,张敏保研到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具体情况,卫宏儒老师为同学们拓展知识面,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做好从本科生过渡到研究生的思想准备,期望这些学生将来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重要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最大贡献。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6)

单艾娴老师说,作为本科生导师,会鼓励学生们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所指导的学生每人都至少都参与了一项SRTP项目。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虽然在疫情影响下,学生们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也是大家适应新环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的机会,事实证明,只要大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也一样会获得好的学习成果,今后也会感恩这段不凡的学习历程。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7)

王辉老师既是良师,又像家中长辈。在学习中,王老师总是和学生们说“学业为重,综合发展,全面提升”。王老师关心学生的srtp项目,会为同学们一对一指导,为他们的学业保驾护航。在生活中,他更像家人一样,疫情初期,学校封闭,王老师第一时间安抚学生们紧张的情绪,传达学校的防疫政策和当前的疫情形势。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8)

经济管理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49)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0)

疫情当前,张文新老师关心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帮学生解压。作为大数据192班的班主任,也是多位学生的导师,为了更全面关爱学生,更多地帮助学生,5月21日张老师召开了大数据192班召开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近期学业生活中存在的疑问,张文新老师结合疫情形势为同学们进行了心理辅导,学生工作处尹兆华处长也为同学详细解读了学校实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目的和意义,耐心解答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为同学们进行心理辅导,教务处陈建副处长专门就同学们关心的在线课程学习、结课考试、暑期实习、保研手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何枫教授在疫情校园封闭期间,利用腾讯会议和微信平台,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同学们近况,关心各位同学的心理状况,叮嘱大家注意个人防护,生活上要规律作息,提高个人免疫力,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关心学生们目前是否在校,询问大家学习生活是否有困难,同学们表示目前学校各方面均有保障,学习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何枫教授表示,趁此期间,同学们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有任何学习上的困难,可以随时与他联系,老师会及时为大家进行解答,有任何生活上的需求,也会尽量为大家解决,并建议大家除了在线学习外,一定要坚持运动,增强体质。相信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期待师生重聚!

文法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1)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2)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3)

_

_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马胜强老师把学期例行的学术讨论会改为线上举行,带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开展线上学术讨论会,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与知识储备,研读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扩展本科生的知识视野和学术眼界,努力把全程本科生导师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同时,注重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尽力把学生的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4)

_

_

社工18级本科生郎文曦说,我的本科生导师是社会学系的邢朝国老师。大学期间,邢老师不仅抽出时间与我们开办读书会,还尤为关心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温柔亲切、认真可爱。这四年也是我与导师一同成长的时光,我不仅见证了邢老师的新书《私房钱:家庭里的权力、亲密关系和隐形财产》付梓出版,邢老师对于劳动、家庭等领域的研究兴趣也深深影响了我,并培养了学生一种对我们生活的“附近”的敏锐觉察力。毕业之际虽只能云端相见,但最好的祝愿永不改变。

外国语学院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5)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6)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7)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本科生导师朱琳,自从担任本科生导师以来一直坚持每学期定期与所有指导的学生见面,沟通学业、就业,以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尊师重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集体意识。本轮疫情开始之后,他以微信、腾讯会议、邮件等形式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线上授课的问题等,与大四的同学们沟通论文修改意见,与大三的同学们沟通学习上的问题,宣传留学和就业信息,对于大二的同学,定期解答听力方面的疑问,对于大一的同学,介绍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学业规划等,及时解答他们的各种困惑。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8)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59)

大四年级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如何帮助大四学生在双重压力下顺利毕业是让各位导师最揪心的问题。英语系本科生导师周荣娟在给毕业生年级论文指导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积极和学生联系,为学生排忧解难。大四毕业生曾惠灵说:“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周老师都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学习上,我们经常就学业规划和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发问。生活上,对我们的焦虑等情绪,老师都有给到恰好的关怀。每次跟老师约谈的时候,老师都会把其他事情摆在一边,然后来细心观察和了解我的状态,我们很多不足为道的小问题,都有老师认真的考虑和解答。”

英语系本科生导师梁晓晖老师21年出国访学,虽然她身在英国,但是她会在学生微信群里定期布置作业,每两周和学生一起进行线上组会,和学生一起阅读讨论文献。梁晓晖说,“虽然见不到学生,但是学生们的勤奋每每让我感动,每一次远隔千山万水与学生在线上交流,都感觉在不定中寻找到了最坚定的信念,看着她们一步步亦步亦趋地,走向成熟,走向宽阔,走向人生的丰盈,为国家的再度腾飞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高等工程师学院

我是高工2101的邹佳煜,5月22日晚,我的本科生导师王鲁宁老师所在的材料优化设计研究室召开了点对点思想工作主题会议,在本次会议中,导师让同学们随心所欲的发言,同学们对于学校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而同学们提出了如毕业生毕业后如何入职,学校物美超市的有些东西太贵了,学校的期末考试有没有可能延期等一些同学们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导师对于这些问题也都是知无不言。

高工2104的丁宇樱说,我的本科生导师是李擎老师,在疫情期间,李擎老师主动联系我们,了解在校线上上课的健康、学习、生活情况,提醒线上课程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叮嘱复习进度。在返家期间,也叮嘱注意各种安全,到家向他报平安。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0)

高工2105的叶子说,她的本科生导师是材料学院的邵慧萍老师。5月21日,邵慧萍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线上会议。会议上,老师和我们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连麦聊天,就像家人间的嘘寒问暖一样,问我们最近的状态,对大四的毕业生她会贴心的询问毕设答辩的情况等等,对我们两个新生会问最近学习情况,当然,导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们注意防护,照顾好自己。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1)

学生感想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2)

我十分感谢我的本科生导师秦良强导师。与其他同学的导师可能有些不同的是,相对于专业科研指导,我的导师还给了我许多在情感上的慰藉。我特别记得在大一刚入学时,第一次与他的谈话便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秦老师对我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关心,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些建议,特别记得当时与秦老师谈话后我要赶去参加一个会,秦老师看我有些着急直接掏出自己的车钥匙“骑我自行车去”。后来的大二大三只要有些问题我就会去请教秦老师,秦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约我出来见面,大二时还帮我引荐了几位比较感兴趣课题的老师,直到大四,即使在疫情期间秦老师也会时不时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并尽自己所能给出一些建议,我很幸运能够在大学遇到我的本科生导师。

——陈可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3)

我叫董国霞,来自生技1902班,我的导师是化生学院庞楠楠老师,在学习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大二学年,为了能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庞老师将实验室中的学姐学长推荐给我,带领我进行科研实验。本学期返校后,庞老师就主动找我面聊,了解我之后的学业规划,帮助我理清思路。她还将考研成功的学姐介绍给我,并鼓励我多向学姐学习经验,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疫情期间,庞老师也非常关注我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嘱咐我遇到困难要及时和老师交流。

——董国霞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4)

我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1802班的秦梓杰。我的导师是冯凯。

“您好,请问冯老师在吗?”“请进~梓杰来啦,快坐!”……还记得第一次到办公室找导师时心底些许的期待激动,些许的紧张不安。那时导师给的大学四点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按时上课、学会独立思考、给自己安排自习时间、适当参与课余活动。一件简单的事,坚持做四年,便不简单。后来疫情之下,与导师的见面更多地变成了线上,每一次和导师的谈心,从大学里的学业与生活,到学生工作与个人兴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与其漫无目的地苦等,不如主动上前。饮水思源,大学四年里,感激有着导师带我前行。

——秦梓杰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5)

我是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赵萌,我的本科生导师是范慧方副教授。范老师作为我的本科生导师,时常关心我们学习与生活。她认真,严谨,但也温柔,亲切。疫情平稳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去范老师家里蹭饭,她带着同学们为我过生日,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同时,在毕业设计期间,她为我们提供各种学习、实习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将课本与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和范老师相处的这几年,我们轻松愉快的学习了很多知识,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刻,也在相处中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感恩能在大学四年遇到范老师,如今毕业匆忙,没能好好答师谢恩,希望未来太平盛世,我们再续时光!

——赵萌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6)

我是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谷佳睿,我的本科生导师是刘晓明教授。我和刘老师的故事开始于2018年,刘老师作为我的本科生导师坚持每月一次开展交流,询问我们学习、生活上是否遇到困难。每当我们有任何问题,刘老师都会为我们耐心解答。同时,刘老师鼓励我们要全面发展,多多参与科技竞赛等活动。每次刘老师都会及时对我的实验作出指导,为我指明下一步的方向。现在,刘晓明老师也成为了我的研究生导师,成功和刘老师续费三年,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在刘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谷佳睿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7)

我是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8级本科生罗玉秋,我的本科生导师是张玲玲教授。四年的相处时光,老师陪伴我走过了许多迷茫的时刻,为我指引了方向。在我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时,老师主动帮我联系相关方向的老师;在我开始科技竞赛初步探索的时候,老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在我保研前焦虑迷茫的时候,老师给我鼓励,陪着我理清思路。大学四年即将画上句号,感谢张玲玲老师四年来的关心和指导。等待疫情散去,一定按照约定再拍一张毕业合照。

——罗玉秋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8)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杨一帆,我的本科生导师是寇明婷教授。在大一学年,我便有幸遇到在未来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旅途中的贵人导师——寇明婷教授。至今仍记得在和寇老师第一通信与见面时老师那使人如沐春风般的舒适与亲切,顿时在我对大学名师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认知基础上增添了温柔的一笔。随着后续学业课程性质的转变以及科研参与程度的逐渐加深,我得以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寇老师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此影响下,我对大学生活中各方面的认知层面有了质的飞跃,也更加明白自己现阶段的目的与需求如何,并更加坚定地追求之。感谢寇老师的教导之恩,日后也会在求学之路乃至人生之路上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期待!

——杨一帆

加油吧亲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亲爱的导师们)(69)

我是张晋辉,是材料学院18级材科专业的一名学生,受益于本科生导师制度,我认识了我大学四年的恩师—张铮老师。张铮老师是我的科研启蒙导师,最开始接触科研时,老师热情地为我们提供了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的缺陷构筑的研究这一项目。但在实验初期便遇上了疫情,我们的一切都只能线上进行,张铮老师和我们一起进行多次线上会议讨论项目应该如何开展。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在假期里撰写了有关材料、技术的背景知识,为之后摇篮杯等科研竞赛打下深厚基础。张铮老师对待科研严谨踏实的态度是需要我不断学习的,我也将谨记老师的教诲,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张晋辉

2018年9月25日,校长杨仁树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本科生导师制。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决定为每名新入校本科生配备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规划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满一届,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自2018年学校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以来,构建了由8位院士领衔,全校1609位专任教师组成本科生全程导师队伍。涵盖教授622人、副教授625人、讲师362人。实现14473名普通本科生、留学生、双培生等 “全员覆盖”。学生学业能力不断提升,大一年级必修课一次成绩不及格率以高于3%的速度下降,学生科研项目参与度、竞赛获奖人次提升明显,2021年竞赛获奖较2020年增长1446人次,较2018年增长68.03%。2018级参与SRTP项目学生覆盖率达到90.1%,较2016级增长20.4%。学生深造率、签约率、就业率不断提升,深造率由2018年的53.89%增长至2021年的56.99%。毕业生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从91%(2017届)提升至96%(2020届)

同学们

你有什么话想和你的导师说吗?

我们留言区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