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分析(个人意见我和我的父辈)

今年的国庆档,风头都在《长津湖》。以往独领风骚的“我和我的”系列电影,这次都未免落寞了不少。不过,因为《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连续两年打下的基础,“我和我的”系列也有着固定的观众。如果对大场面大制作的战争片不感冒的话,《我和我的父辈》不失为一个带上爸妈全家观看的电影,拼盘也是另一种合家欢。

每年“我和我的”系列就像是一场命题作文大赛,大家总会为了谁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而争论不休。尽管在这场大赛里人人想要拔尖,但是在众口难调的时代,相比第一名的宝座,如何能够不掉到最后一个似乎更难。比如,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中,陈凯歌导演的单元就让不少人直呼得了“白昼流星ptsd”。

相比较之下,今年观众并没有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好恶,《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单元在口碑上并没有拉开非常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还要在于这四个篇章风格各异,多多少少都有戳中观众的那一点。

我和我的父辈分析(个人意见我和我的父辈)(1)

就我个人来说,今年最惊喜的部分要属章子怡导演的《诗》。章子怡和黄轩饰演的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在大西北攻克科研任务,儿子听到爆炸会害怕,害怕自己的爸爸会被炸死。爸爸安慰儿子说自己其实是诗人,一个在天上写诗的诗人,直到后来他发现爸爸一直没有回家。

其实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的《相遇》篇就已经讲述过类似的关于科研人员的故事,张译和任素汐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悲苦。而这一次,浪漫的气息更加浓重。从大西北的孔明灯到雨夜里“你不是我的爸爸”的争吵,这个单元的光影和音乐品味是柔美浪漫却不失激情的。在电影院漆黑一片的环境下,时常能听到翻包找餐巾纸和吸鼻涕式抽泣,催泪不是因为惨,而是“天涯共此时”的情到深处。

另外,对于母亲一角的塑造,更是跳脱传统妇女的框架,“她是母亲也是父亲”,她也是科研工作的一员,是大写的人和独立的自我。直到章子怡在微博感谢了幕后主创,从编剧到摄像都是女性,所以整个单元细腻的风格也不难理解了。

我和我的父辈分析(个人意见我和我的父辈)(2)

吴京导演的《乘风》也让不少人泪如雨下,这种催泪就真的是因为“惨烈”到了极致。吴京饰演的父亲为了保护村民,释放了信号弹将日军引到了自己儿子的方向,导致儿子被围剿牺牲这一段确实感人。但,也许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后面的剧情暴露出来不少剧本的槽点,比如日军的围剿之下,战马还能突围而出。

针对一些“抗日神剧”的批评,很多人说这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真实的血肉牺牲,如此是侮辱了先烈云云。骑兵为什么会采取人肉战,这种战术的优势特点在哪?尽管编剧俞白眉在自己的微博说了很多《乘风》以外的故事,但电影却没能拍出精华,是真的可惜。

徐峥执导的《鸭先知》讲述了中国的广告史,其实也是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走在自己的舒适区又紧扣题意,不得不说很聪明。市井小民的生活一直是徐峥的拿手好戏,在公交车宣传养生酒和在家里拍广告的片段可以说是喜剧效果拉满。比较特别的是,这部单元的严格对称画面和糖果滤镜色彩不免让人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徐峥本人在路演也坦诚自己研究了很多韦斯·安德森的作品来解决纵深取景困难的问题。从结果上来看,这种镜头的致敬,反而很契合上海给人带来的洋气感。

和徐峥的沪式喜剧相比,沈腾的《少年行》一张口就知道是“开心麻花”了。沈腾和马丽为代表的喜剧演员的表现张力算是弥补了剧本的俗套,这个单元也是我所看场次中欢笑声最大的一部分。这部合格之作,更像是满足即时体验的汽水,笑过就完事儿了。但回过头来,确实让人想不起什么惊艳的点。

话说回来,尽管连续三年享受票房红利,“我和我的”系列在每一年却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导演风格迥异,故事剧情前后衔接尴尬。尽管总有一款观众能看得上的,却也有那么些能让人反感的,其实也是在考验观众的包容度。花了动辄五六十一张的票价,观众却不得不忍受拼盘带来的割裂感,在供需关系上未免显得不公平。如果说在第一年,大牌导演明星阵容对于观众还有强烈的观感刺激和号召力,到了今年,拼盘电影不再是能够火速吸金的秘方。

仅靠短片的拼凑容易落入形式大于内容的窠臼,也难以满足大众对故事的渴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