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吴承恩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精力旺盛,对什么都好奇,他看书飞快,又过目成诵,因此饱览群书,当时有个大才子叫朱应登,他写文章写得非常好,朱应登一见到吴承恩就非常喜欢他,赞叹吴承恩的阅读广博,甚至还将自己藏书差不多一半都送给吴承恩了。
吴承恩看书非常杂,他尤其喜欢阅读那些神仙鬼怪妖精之类的传奇,志怪小说,几乎把能找到的都看过来了。少年时代的吴承恩,因为过于沉迷这些小说,没少被家里人和学堂老师责怪,但他乐此不疲,即使知道会被责骂,还是偷偷阅读,深陷其中。
其他孩子有一项兴趣爱好做得好就很困难了,可是吴承恩却是一个画画得好,书法写得好,又会下围棋,还会跟着曲子填词的小天才。
吴承恩和其他的人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通才,他作文能写诗词歌赋,乃至什么序跋祭文之类无一不精通,而至于那些大家认为对科举考试一点用没有的杂学比如什么琴棋书画,茶,医,佛,道之类的更是信手拈来。知道吴承恩的人都摇着头叹气,一边觉得他聪明一边觉得他心思没放在正经事上。
吴承恩虽然对杂学兴趣颇多,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氛围,他还是去了书院读书,为未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吴承恩的才学在书院中也一骑绝尘,很快就被书院的创办人,淮安知府看重,希望他能在未来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出人头地。
但吴承恩的老师,同学,家人都不知道,这时候的吴承恩,已经在心中蠢蠢欲动,有了想写作的萌芽。
一边是科举考试的压力,一边是创作的热情,那些少年时读过的妖魔鬼怪,光怪陆离地在眼前晃来晃去,这样的吴承恩又怎么能安下心来学好圣贤书中那些应试八股的道理呢?
在进入书院两年后,吴承恩就前往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了乡试,也许是飞扬跳脱的文字让四平八稳的考官不能适应,也许是他太过于沉溺那些神鬼传说,这一次的考试,吴承恩落榜了。
此后,吴承恩屡试屡败,接连参加考试,又接连败北。
大概排解心中失意的,只有撰写《西游记》初稿的那一段时间吧。吴承恩大概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完成了《西游记》的前面部分。
他从二十多岁开始,便往返于这条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年轻时尚有三五好友一路结伴,但三年一次的考试,屡试不第,一直到快五十岁左右的时候,没办法和一群少年人挤在一起参加考试,于是他排队等候入贡名单,终于被补上“岁贡生”。(岁贡生就像保送生一样,因为成绩好被选拔。)
吴承恩得到了岁贡生的名额,便动身去北京等候分配官职,足足等了一年,才得到一个知县的职位。
吴承恩立刻马不停蹄赶去河南新野县上任,知县虽然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但是吴承恩在任两年中,深入实地去查访新野的每一个地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探访当地的河流水利。
他大兴土木,不止修建了水利设施,也修建了学校等设施,真正地造福百姓。
没过几年,因家中老母年纪大了,却还是牵挂着自己的前途,吴承恩带上了自己曾经写了个开头的《西游记》,前往杭州等候进见,一直等到第二年,他才得了浙江长兴县丞这样一个官职,前去赴任。
吴承恩和知县一起改革时弊,为民伸冤,开始的几个月中,百姓对吴承恩赞不绝口,但没想到,后来吴承恩竟然会因一件冤案而被逮捕下牢,可谓无妄之灾。
好在这件案子并不严重,后来吴承恩被放出来,改调了一个别的职位了事。吴承恩在仕途上来来回回,却始终不得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最终回到了故乡,关起房门,真正开始动笔,完成他脑海中那个大闹天宫的故事《西游记》。这时候的吴承恩,已经七十岁了。
这本书在吴承恩完成四十年后,终于由书店印刷得以出版。
吴承恩没有想到,在几百年之后,这本自己创作的小说却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全国唯一一位古代名人复原雕像,根据吴承恩的头盖骨复原后雕刻而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