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场瓜岛海战(太平洋海战之18.2)

其实,1942年3月从南洋成功逃往澳洲的,不止是前一节的荷兰小炮艇。另一位更牛,逃到了澳洲不算,还因此获得了别人用命都挣不来的美军最高奖章:国会荣誉勋章。

这节比较啰嗦,有点长。

麦克阿瑟履历就不多说了,1937年退役后当了奎松的顾问。1941年7月,罗斯福将麦克阿瑟以少将身份召回现役,次日升为中将任远东陆军司令。珍珠港事件之后的12月20日,麦克阿瑟升上将。

1942年初,日军在南洋的攻势极其猛烈,大洋东岸的美国无法为菲律宾提供有效支援。罗斯福跟陆海军诸将领商量之后,只能选择放弃,像放弃关岛、威克岛一样,放弃菲律宾。

1942年2月11日,麦克阿瑟致电罗斯福,称“自己跟家人将与阵地共存亡”。这时,他的妻子珍妮44岁,儿子差10天满4岁,都在菲律宾。副官问他怎么安排小孩时,他答道“他是军人的儿子”。

但麦克阿瑟这样一个人物,不论作为远东陆军司令、还是最资深的陆军将领、抑或他辉煌的历史,于士气而言,被日军俘虏或战死都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战争此时已经持续两个月,在美国新闻中,麦克阿瑟已经成了盟军抵抗日本帝国的象征。这并非偶然,老麦是出了名的善于包装自己,升将官之后就雇了专业的形象设计师,而且他的高调炫耀也是出了名的。所以,老麦不论是被俘或战死,美国大众都无法接受。

2月14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麦克阿瑟将家人送出菲律宾,被无视了。次日,新加坡的英军投降,局势更为恶劣。

面对麦克阿瑟的顽固,2月23日马歇尔、战争部长史汀生跟罗斯福三人草拟并发出一份电报:总统命令你以最快速度安排前往棉兰老岛的行程并执行之,随后你前往澳大利亚,在那里指挥美国军队…….

麦克阿瑟只好从了,要不得上军事法庭。

太平洋战场瓜岛海战(太平洋海战之18.2)(1)

老麦安排的是潜艇USS Permit(SS-178),计划在3月15日动身。但无巧不巧,美国一电台公开呼吁要老麦退往澳洲,在那里指挥作战,这跟罗斯福的命令完全一致。日本人当然也听了电台,所以,只能假设日本人会着针对性地加以拦截。

老麦还留有一手。

第三巡逻艇中队有PT巡逻艇6艘,艇长23米标准排水量40吨,定员15人。6艘小艇分别是PT-31、32、33、34、35、41,中队队长是31岁的中尉巴克利(John D. Bulkeley),旗舰是PT-41。这时,PT-31、33已经触礁损失,第三中队只有4艘巡逻艇可用。

开战两个月损失两艘,这巡逻艇中队执行的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巴克利接到命令后,在三月初就开始对四艇进行拖延已久的大修。

因为电台的呼吁,老麦决定提前行动。

3月11日晚8点,四巡逻艇载着老麦一行从巴丹半岛出发,目的地为棉兰老岛,计划在那里坐飞机前往澳洲。临行前,老麦将指挥权交给了少将温莱特(Jonathan M. Wainwright)。

老麦一行共22人:自己一家三口加一位保姆;13位随从/参谋,2位海军军官,1位技术中士估计是负责通讯的。另有两人身份不明,因为在另一说里面,只有20人。

题外话就是那保姆是广东裔,1977年的电影《麦克阿瑟》里有她跟小麦对话的细节,第一次看的时候听到居然说白话,有点吃惊。至少在这点上,电影还原的很真实。另外这电影的主角俺看着眼熟,直到看演员表才想起来就是1955年《罗马假日》里的那个格里高利.派克,二十多年过去,派克也老了。

太平洋战场瓜岛海战(太平洋海战之18.2)(2)

为给老麦等空出位置,4艇总共定员60人中,有32人被留在岸上参加陆军的战斗。此外,每艇还装了20个200升的油桶------这巡逻艇速度高能达到41节/76公里/小时,但是个油老虎。

虽然是小艇,但也是要讲究队形的。四艇以PT-41当头PT-34断后摆出菱形的样子,计划是如果遇上敌舰,载着老麦一家的PT-41先跑,其余三艇接战。但这只是计划而已,黑夜中高速航行的小舰队,没多久就走散了。

然后就出了个乌龙

PT-32跑着跑着突然发现远处有一日舰的影子,于是为摆脱敌舰这巡逻艇扔了不少油桶,结果,最后发现那“日舰”原来是PT-41,老大巴克利的船。巴克利命令PT-32自己再把扔掉的油桶找回来,但随后就发现那根本不可能,想想都知道。于是到达第一会合点之后,PT-32被扔了,人员分散到34跟41上。

真正的惊险发生在第二天下午。

时间1900,正是日落时分,PT-34与41发现了一艘日军巡洋舰,这次是真正的日舰了,但具体是哪一艘不清楚。两小艇于是急转向西,朝着太阳的方形高速远离,大约是落日耀眼的缘故,日舰没发现小艇,老麦运气不错。

三艇昼伏夜行,终于在13日清晨抵达棉兰老岛北部的卡加延-德奥罗。这港口有一个美国食品公司Del Monte的种植场,种植场有个机场,1941年秋扩展后,能起降B-17这样的大型轰炸机。

但这地方并不安全,棉兰老岛南部的达沃港已经被日军占领,距离这里只有48公里。

一行人到了机场,发现那里空空如也

老麦一家只好在农场里住下来

太平洋战场瓜岛海战(太平洋海战之18.2)(3)

3月初收到老麦的命令后,驻澳州的美国陆军司令George H. Brett看着自己手上的B-17直摇头:都是菲律宾基地幸存下来的老家伙,有些甚至是拼凑出来的。于是这司令只好向海航求援,看能不能借两架,海军的B-17都是新机器。

海军司令Herbert F. Leary虽然军衔低一级只是少将,但完全不买账:借给你是可以,但你得说说这对俺有啥好处?陆军无言以对,海军当然就拒绝了。

11日,陆航派了一架B-17往棉兰老岛,但起飞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就出了问题只能低飞,落地时刹车还坏了。老麦当然不可能坐这样的破飞机,卸货之后,这B-17直接就飞回了澳洲。

13日,老麦到了棉兰老岛之后,澳洲又派了4架B-17去接。但起飞没多久,两架因发动机故障返回;一架因意外操作放了一吨油,在接近种植场时油料不足坠海(一说是夜航时仪表故障,指示显示400米高度时撞海了),正副驾驶遇难,其余五人游到了岛上,其中一人被日军俘虏,但活到战后。

所以,4架B-17只有一架到了种植场。但老麦看不上这破烂,致电澳洲的司令要“最好的飞机,最棒的飞行员”。司令没办法,只好再向海航开口,心里也作好了再次悲剧的打算。

但很意外,海军司令这次超爽快的:“拿去拿去,不用还,送你了”。海军这么大方当然是有原因的,N人猜测是被华盛顿的人训了,最大可能是战争部长史汀生,因为马歇尔属于陆军,管不着海军。

3月17日凌晨,麦克阿瑟一行坐着两架B-17到了达尔文港附近的机场,总算有惊无险地脱离虎口。

太平洋战场瓜岛海战(太平洋海战之18.2)(4)

下了飞机之后,老麦心里全凉了。他本打算是在澳洲搬兵,短暂训练后立即驰援马尼拉,但接机军官告诉老麦,澳洲只有一个团可用。菲律宾虽然有十万美菲联军,但注定要被抛弃。

虽然到了达尔文,但事情还没完。

本来的安排,是从达尔文用DC-3客机将众人送往墨尔本,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但珍妮不愿再坐飞机,老麦很听话,便开口要汽车将大家送往火车站。但但但是,达尔文港没有火车站,最近的火车站在1600公里之外的Alice Springs。

老麦一再坚持之下,随从没办法,只好将他儿子搬出来,说是晕船晕机之后,小麦已经吃不下东西在静脉注射吊命了,再坐1600公里的汽车显然不现实。老麦终于退了一步:坐飞机到火车站。

然后坐火车到了墨尔本。到达墨尔本之前在阿德莱德转车时,爱表现的老麦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在火车站对前来欢迎的居民发表了一个演说“我冲出来了,我会回去的”。

不管怎么说,老麦也算是临阵脱逃,墨索里尼跟戈贝尔当然不会放过这嘲笑盟军的机会。马歇尔觉得应该给老麦一枚勋章来封他们的嘴,于是想办法弄了个荣誉勋章。对这勋章,当然有很多不服的,比如IKE,因为老麦毕竟没有作战中的“英勇事迹”。不过,马歇尔引用了一个先例反驳:1927年的林白,因为首度飞越大西洋得过。

艇长巴克利因此也获得荣誉勋章,最终升到了少将。对这些巡逻艇的艇员,老麦也都没忘记,之后棉兰老岛陷落时,给了他们出逃的优先权,巴克利最早,是4月13日飞出来的。相比之下,岛上的陆军司令,准将William F. Sharp反而没跑掉,当了战俘,估计是座机安排不够得力吧。

本来要接老麦的潜艇USS Permit(SS-178)在13日把扔掉的PT-32击沉了,15日到巴丹半岛,接的是一群情报站的官兵。菲律宾的情报站不简单,有七十多号人,1941年秋美国根据密码反推凭空做出了日本帝国的“紫电”密码机,总共做了六台,两台给英国四台自己用,其中菲律宾就有一台。

本想把这密码站的事凑成一节,不过看了半天太麻烦,算了。

感谢阅读

前文:太平洋海战之18.1:逃出生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