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

作者;李振亮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历史上这里被称为雅砻,数百万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砻河流域,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她以博大的胸怀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和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 目前已经收集整理出民间歌谣18000首,民间谚语14000首,共计46万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才华出众的浪漫主义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山南地区有着众多的文物古籍,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辽阔草原和风景如画的原始森林,令人心旷神怡。

2015年11月,我随西部风光摄影团从拉萨出发,沿着拉萨河一路向南到曲水,由曲水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向东经贡嘎、扎朗到达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拍摄西藏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然后由泽当向南直奔中印边界错那县,在错那县拍摄了那日雍措、勒布沟、曲卓木乡三个景区。而后返回泽当镇,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东去至加查县,在加查县境内,拍摄了雅鲁藏布河谷壮丽风光。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

雍布拉康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

 在距泽当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建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

中印边界错那县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

中印边界错那县位于西藏南端,喜玛拉雅山脉东南,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人口近1.5万。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

  全县边境线长268公里,其中与印度的边境线长213公里,全县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包括印度非法占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门隅地区,现实际控制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那日雍措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6)

  拿日雍措像豆蔻年华的姑娘,静静等候着人们的发现与惊叹。她不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芳华,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是拥有娇艳资本却无高傲之姿的平淡,来到这里,也许你就可以体验到这句话的含义。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7)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8)

  拿日雍措是错那县最大的湖泊,海拔4900米,位于县城北20公里,距泽当180公里。总面积58.33平方公里。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9)

  

拿日雍措湖水清澈见底,雪山、蓝天、白云都映入其中。错那县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却只有1900米,相对落差达到5000米。

勒布沟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0)

 从错那县城到勒布沟不到50公里,海拔高度却直降2000多米。巨大落差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气候特点,高海拔地区是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低海拔地区茂密的森林秋色正浓。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1)

  从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翻过5000米的博拉山口,车辆一路盘山而下,便进入了著名景区勒布沟。这里平均海拔2900米、年均气温10℃。我们是11月初来到这里,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金黄的叶子争奇斗艳,别有一番韵味。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2)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3)

在措那县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还保存着当年张国华将军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时的一个前线指挥所旧址。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4)

曲卓木乡

曲卓木风景区有冰川、雪山群、海底火山口、冰湖、峡谷、泥石流沟、温泉、钙化地貌等景观,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西藏的地质公园。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5)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6)

曲卓木乡地处西藏南部边陲错那县境内。有"藏南谷地"之称,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7)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8)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19)

 曲卓木乡是藏东南一块未经开凿的神奇璞玉,2012年4月才通了油路。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0)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1)

在曲卓木乡一带,沿娘姆江河谷分布着大约2000多亩的古沙棘林,沙棘树最高约15米,树围最粗4.5米。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2)

据考证这片古沙棘林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沙棘是生态经济价值极高的果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沙棘果实酸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3)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4)

沙棘果酿制的沙棘酒可清脑清心,沙棘油具有抗辐射、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的作用。沙棘叶可制茶叶,又是很好的牲畜饲料,适口性强,营养丰富,还能起到防病免疫的作用。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5)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6)

 雪山蓝天映照下的古老沙棘林,显得苍劲挺拔,向人们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7)

 错那县地热资源丰富,离县城不远的曲卓木乡有一处比较大的温泉。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8)

在距离温泉不远处有一个古堡,在周围雾气腾腾的温泉水气衬托下,显出几分神秘。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29)

 喷涌的泉水弥漫着硫磺味的热气,四处缭绕。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0)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1)

曲卓木温泉的钙化地貌,可与美国黄石公园的钙化地貌相媲美。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2)

温泉出水量大,终年不断,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80度左右,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3)

三五成群的藏族妇女会经常来到温泉边洗头,洗衣服,小憩。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4)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5)

藏族老妈妈在给孙女梳头。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6)

 在这雪域高原,藏族妇女本身就是一道靓丽风景。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7)

 黑色是藏族服饰的底色,显得那么庄严而稳重。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8)

加查秋色

加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县政区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两岸。其东、北与林芝地区的朗县、工布江达县接壤;西接桑日、曲松两县;南与隆子县毗邻。全县人口1.7万。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39)

从加查县城出来不远,就在路旁一片农田里拍到了晨光中的秋叶和麦田,景色十分精彩。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0)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1)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2)

 秋日的清晨,蓝天下,远处树林泛起一片金黄,近处橘红色的秋叶泼洒在翠绿的麦田里,柔和的阳光把农家田园装点的生机勃勃。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3)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4)

  冲康村是十三世达赖的故乡,这里有一片千年核桃林, 400余亩7000多株,年产核桃200余吨。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5)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6)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7)

 马、牛、羊自由自在的在核桃林下面悠闲地吃着草。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8)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49)

  这么大的一片沙丘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0)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1)

勤劳的藏民在劳作。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2)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3)

  勤劳的藏民与暮归的牦牛。

雅鲁藏布河谷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4)

雅鲁藏布河谷地带风光秀丽,秋色正浓。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5)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6)

天光云影 一碧万顷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7)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8)

天是那样蓝 云是那样白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59)

多么美妙迷人的光影世界

山南旅游最美景点(走进山南秘境游记作品欣赏)(60)

风起云涌 江天一色  

由于我参加的是风光摄影团,在山南地区的整个行程以拍摄风光为主,而没有深入探寻和感受山南的文化魅力,这是此行的遗憾,也为下次再去山南留下一个念想。结束了在山南地区的拍摄,我们告别了加查继续沿着雅鲁藏布江向东进入林芝地区的朗县。

图文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用作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