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什么东西比较畅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
近些年来,宫廷类历史剧成为炙手可热的影视题材。法国Canal 频道制作了以路易十四为历史背景的《凡尔赛》;西班牙国家广播电视台制作了《伊莎贝拉一世》和《卡洛斯帝王》;土耳其制作了《奥斯曼帝国往事》;英国早就制作了诸如《都铎王朝》等历史剧,近些年又制作了《维多利亚》和《白王后》;俄罗斯电视一台制作了关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传记电视剧《叶卡捷琳娜大帝》和以拜占庭公主索菲娅和伊凡大帝为历史背景的《索菲娅》。而美国这样的年轻国家,同样以《纸牌屋》和《权力的游戏》席卷了全世界观众的眼球。
法国电视剧《凡尔赛》第三季剧照。
为何世界各国都纷纷制作了以国家历史上的政治强人为题材的历史剧呢?或许,在这些剧情的背后,也多少隐藏着与当今世界政治浪潮有关的社会情绪。在当下,政治正确不断被政客冒犯,尽管世界版图依旧不变,但世界局势带来人心起伏。
在历史的乱局中,知识分子都会将目光投射到国家的历史中去寻找安慰,或者探索未来道路的方向,尤其是那些并不久远且仍然影响至今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些人来说,历史可以借古讽今,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对另一些人来说,曾经辉煌的历史也可以用来安慰混乱不安的现实情绪。在知识分子群体以外的普通人亦复如是,只是他们没有发现和归纳这种社会心理而已。
就像英国历史学家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在《罗曼诺夫皇朝》中写道:“历史永远不会重复,但它会借用、偷窃、回响和强占过去,以便从过去和现今的原材料中炮制出一种独特的混合体。”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Simon Sebag Montefiore
英国历史学家、小说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其作品被翻译成五十余种语言出版发行,是当今最畅销的历史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罗曼诺夫皇朝》《耶路撒冷三千年》《青年斯大林》等,最近他的历史小说《萨申卡》推出了中译本。
作为畅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历史作家,蒙蒂菲奥里就像是媒体发达时代的“说故事的人”,融合了BBC纪录片的恢弘表达和英美剧中的生活叙事。在他笔下,那些宫廷内闱里的情欲争斗和外交事务上的铁腕政策,以并不久远的历史痕迹,暗合着我们时代的隐秘情绪和社会心理。
借《萨申卡》中文版出版之际,蒙蒂菲奥里开启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首次正式中国之旅。本周,他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了密集的讲座活动。借此时机,书评周刊纸刊推出了蒙蒂菲奥里专题《演绎历史“权力游戏”》。今天我们要推荐给大家一篇蒙蒂菲奥里书评,看看他的历史作品,为何能风靡全球。
英国的大众历史/非虚构写作工业特别发达和成熟,而西蒙·蒙蒂菲奥里很可能是这个工业当下最成功的代表。
蒙蒂菲奥里出身英国犹太人名门世家,从哈罗公学读到剑桥大学,一路接受全英(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他在剑桥专攻俄国史,获得博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末,他担任英国几家大报的驻苏联记者,报道政治和外交,并且亲历苏联解体,作为战地记者还报道了苏联几个加盟共和国发生的武装冲突。作为作家,他从写小说开始,但很快将注意力转向历史写作,目前有七八部历史著作和五部小说,甚至还有儿童文学作品。他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在全球十分火爆,在中国也不例外。
英国的优秀写作者往往是多栖明星,镜头表现力相当强的蒙蒂菲奥里也主讲了多部历史纪录片,题材包括伊斯坦布尔、罗马城、维也纳、耶路撒冷和西班牙的历史。很多中国人也许没看过他的书,却看过他的纪录片。
BBC纪录片《拜占庭:三城记》,蒙蒂菲奥里带领观众在拜占庭的街道中穿梭,了解城市的历史。
耶路撒冷
很难客观书写的话题
蒙蒂菲奥里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为耶路撒冷这座城市作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纪念他的祖先,著名的英国犹太人银行家与慈善家西蒙·蒙蒂菲奥里爵士。
耶路撒冷城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故事特别多,错综复杂,并且因为涉及多种宗教、民族冲突而显得特别敏感。牛津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尤金·罗根盛赞《耶路撒冷三千年》,坦言这样的书非常难写,实在太容易得罪人。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张倩红/马丹静版本:浦睿文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年1月
蒙蒂菲奥里是犹太教徒,但他写的不是犹太史,而是一本尽可能中立的耶路撒冷城历史,涵盖所有的宗教和教派,从异教迦南人、罗马人、亚述人,到犹太人和基督徒;从亚美尼亚教会到天主教和新教,还有穆斯林;从巴比伦人到希腊人到奥斯曼人、英国人和现代以色列国家。耶路撒冷的历史有事实,也有神话,因为真相和谎言/神话对耶路撒冷的人们同样重要。这本书通过研究最原始的资料,较好地覆盖了这两方面。牵涉到非常敏感的当今巴以冲突问题时,蒙蒂菲奥里对巴以双方的黑历史都毫不避讳,戳破双方的各种神话。这是一本冷静地讲故事的书,客观的态度难能可贵。作者的渊博也令人惊叹。
耶路撒冷的历史实在太悠久、太复杂,如果读者对中东历史完全没有了解的话,很容易一下子被雪崩一般的陌生人名地名淹没。这本时间线超长的编年史,从一开始就是以国际读者为受众,把几千年历史压缩到七八百页,难免会在简繁处理时有不平衡之处,有的部分过于浅显,有的部分又不是入门级读者容易理解的。什么样的读者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理想读者呢?大约是对中东历史已有一定了解,已有知识框架但还需要添砖加瓦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的读者。
耶路撒冷
沙皇们
罗曼诺夫皇朝三百年
写了两本斯大林传记之后,蒙蒂菲奥里又从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大工程,即《罗曼诺夫皇朝》。该书全面讲述1613-1918年将近三百年的俄国史,但与两本斯大林传记类似,重点写人,实际上是人物群像,包括历代沙皇、宗室、大臣、将军、秘密警察、情人等等。该书不是俄国全史,也不是经济、外交或军事方面的研讨,不是完整的彼得大帝或尼古拉二世传记,不是对革命的解析,更不是谱系学著作。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陆大鹏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1月
据我理解,该书一方面写帝王与权力的关系,一方面写帝王脱去神圣外衣之后作为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包括爱情生活。在前一个方面,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写过精彩的著作,蒙蒂菲奥里的工作不算突出。他的长处在于发现和使用了一些新史料,如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储等人向他提供的英国王室与俄国皇族的家信等等。这本历史著作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虚构的。没有一行,没有一个字是没有出处的。比如其中的私人对话,内容都来自历史上的回忆录、书信。
新的斯大林形象
英国的苏俄研究非常发达,有不少中国人熟悉的研究者是英国人,或者在英国受教育或写作。蒙蒂菲奥里是这个体系的产物和当下的代表人物之一。
个人认为,他的两本斯大林传记《青年斯大林》和《斯大林:红色沙皇与他的宫廷》是他目前最优秀的作品。斯大林的传记有很多,层次、水准、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蒙蒂菲奥里的两部传记都成为国际畅销书,不是没有原因的。
与斯蒂芬·科特金那样气度恢弘而力求包罗万象的斯大林传记相比,蒙蒂菲奥里的两部书不追求面面俱到,对社会主义思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等宏大主题只是蜻蜓点水,而将重点聚集到人物身上,在《青年斯大林》里就是集中描写那个曾经叫索索、科巴的银行抢劫犯、坚忍不拔的革命者、疯狂的冒险家、孜孜不倦的知识分子和浪漫的诗人;在《斯大林:红色沙皇与他的宫廷》就是描写那个已经成为主宰千千万万人生命的巨人和簇拥在他身边的伙伴、廷臣、特务、亲人组成的众生相。
《青年斯大林》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徐展雄版本:浦睿文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年3月
为了研究青年斯大林,蒙蒂菲奥里去了九个国家,走访了十几家档案馆,比如斯大林研究者很少问津的格鲁吉亚档案馆,挖掘了许多尘封已久的史料。
他采用的这些新材料补充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比如,全书开篇描写的由斯大林一手策划的抢劫银行事件的缘起。斯大林遇见一位少年时期的同学,此人在国家银行工作,喜爱斯大林的诗歌,对他颇有好感,于是透露了运钞车运作的细节。斯大林利用这个情报,大干一笔,抢走了相当于格鲁吉亚整个公务员系统一年的工资,为列宁输送了大笔革命经费。类似的耐人寻味的细节极多。
《青年斯大林》写到斯大林掌权为止,随后的故事由《斯大林:红色沙皇与他的宫廷》接过。作者擅长营造气氛,帮助读者仿佛乘坐时光机一般去亲眼看看19世纪末喧嚣而鱼龙混杂的格鲁吉亚外省小镇是什么样,帝俄末期纸醉金迷、特务横行的圣彼得堡是什么样,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对帝俄的特务系统和苏联的秘密警察(契卡、内务人民委员会等等)的流变发展、运作也有很精彩的描述。
长处与短处
蒙蒂菲奥里的苏俄历史著作均以大众读者为受众,照顾广大读者,因此注重文学性和叙事性。蒙蒂菲奥里在采访中曾说自己更希望以小说家的身份闻名于世,因为他更热爱文学。学术研究与优美文笔的结合是英国非虚构写作工业的一大特色,蒙蒂菲奥里在这方面的表现相当精彩。
正因为这些书不是学术专著,因此主题较“大”,比较发散,也没有重大的学术开拓。当然作者也并不以此为志趣。
虽然没有重大的学术开拓,但小的学术发现有很多,主要是基于档案研究,发掘此前未用过的史料。值得一提的是,蒙蒂菲奥里曾被英国媒体称为“人脉最好”的历史学家,他和英国王室的关系不一般,英国王室与俄国皇室是亲戚,两家人的大量通信、日记等材料今天由英国王室保存,不对外公布。而蒙蒂菲奥里获准独家使用这些史料。这些新材料发挥的作用不是改变我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而是起到补充和提升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斯大林、彼得大帝这样的人物,史学界早有基本的定论,也不大可能有什么新的史学突破,所以蒙蒂菲奥里在学术上的贡献虽小,却属于常态,不是缺点。
蒙蒂菲奥里上述历史书的风格类似,缺点也类似:十分宏大的主题、漫长的时间线、充盈的细节有时让人觉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对相关历史不是很熟悉的读者,很容易被细节淹没,而忘记主线。篇幅浩大,不能保证每个部分都有趣、可读或者高质量,所以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段落,也有平淡无奇的部分。当然这是长篇作品的通病,应当说是可以原谅的瑕疵。
因为完全聚焦于写人,所以常常给读者的感觉是,这是一场舞台剧,完全是人物之间的互动与冲突。如果想了解大时代的背景和政治经济等方面,仅仅读这些书是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几本书是高质量、高水准的入门书。
总而言之,蒙蒂菲奥里的历史作品是当代大众历史和非虚构写作非常成功的例子。他有极好的学术科班功底,但并不在象牙塔活动;他自己的优越家庭背景让他能够自由地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可以飞到世界各地搜寻史料,不必为了研究经费而仰人鼻息。他拍摄和主持的历史纪录片是非常好的大众传播方式。他的渊博令人叹为观止。他的写作雄心勃勃,和他笔下的很多传奇英雄一样气度恢弘。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过难道有哪一位作者是完美的吗?),他的作品仍然值得向全球爱好历史的读者推荐,也值得尝试写作的人学习和借鉴。
作者:陆大鹏
编辑:董牧孜、安安
校对:范锦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