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mri影像怎么分左右(扫盲单)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是人体最大的杵臼关节。同时,作为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在活动的过程中极易对其骨质、软骨、韧带及周围组织造成损伤。MRI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方式能够显示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其为髋关节损伤、撞击综合征及周围组织病变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依据。本期主要介绍大FOV双髋关节和高分辨率单髋关节的MRI常规扫描和成像要点。
检查前准备:
-
检查前应去除受检者身上的金属异物,无MRI禁忌症。
-
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扫描前应排空尿液。
-
仔细查看申请单,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
线圈:
-
大FOV双髋关节:多通道体线圈
-
高分辨率单髋关节:多通道体线圈或柔性线圈。使用贴合性更好的柔性小视野线圈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
体位:
1.仰卧位,足(或头)先进,遵循“三中心”原则,注意保护听力。
2.受检者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足尖并拢内旋(非必须),双下肢保持对称并处于舒适的姿势,使用软垫/沙袋/束紧带等适当压迫下腹部,可有效减轻呼吸动度及肠道蠕动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3.尽量避免双臂置于身体的两侧,可上举至头顶或置于胸前,但应避免呈电流环路并使用绝缘软垫对相应部位隔开。
定位中心: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或下2.0cm)处,或股骨大粗隆的位置。
常规扫描方位:
大FOV双髋关节以横轴面、冠面位为主;高分辨率单髋关节以斜矢状面、冠状面为主,横轴面为辅。
常规扫描序列:
大FOV双髋
高分辨率单髋
小儿DDH
横轴面T1WI序列
冠状面T2WI压脂序列
横轴面T1WI序列
横轴面T2WI压脂序列
斜冠状面PDWI压脂序列
横轴面T2WI序列
冠状面T1WI序列
斜矢状面PDWI压脂序列
冠状面3D 容积T1WI压脂序列
冠状面T2WI压脂序列
横轴面PDWI序列
冠状面T2WI压脂序列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增减相应的序列,如联影的机型中的序列见下表。
联影
大FOV双髋
高分辨率单髋
stir_fse_cor
t1_fse_cor
t1_fse_cor
pd_fse_cor_fs
t1_fse_tra
pd_fse_sag_fs
pd_fse_tra_fs
pd_fse_tra_fs
大FOV双髋关节扫描
冠状面T1WI序列
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定位,在横断面上找到显示股骨头最好的层面,定位线平行于双侧股骨头中点连线,矢状位上调整定位线平行于股骨长轴。扫描范围前至耻骨联合后至骶髂关节,根据需求合理调整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添加饱和带,可有效改善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等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
使用过采样技术,避免卷折伪影。
FOV
360-400mm
Phase 方向
RL
层厚/间距
4.0-5.0/0.5-1.0mm
矩阵
≥320*224
实际扫描参数根据需求合理调整。
为了防止卷折伪影, 双侧手臂应避免放置于身体的两侧。
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冠状面T1WI定位线。
添加饱和带,可有效改善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等伪影。
采用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肠道,膀胱蠕动等对图像影响较大时,可尝试改变编码方向。
压脂可采用FS/STIR/SPAIR/DIXON/IDEAL等实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FOV
360-400mm
Phase 方向
RL
层厚/间距
4.0-5.0/0.5-1.0mm
矩阵
≥320*224
实际扫描参数根据需求合理调整。
由于髋关节病变常累及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等区域,建议冠状面的扫描范围前至耻骨联合后至骶髂关节,以更好的评估髋关节周围组织情况及漏诊的发生。
该序列对骨髓水肿、股骨头坏死及髋臼的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STIR可获得大范围的压脂效果图像,如采用的是非STIR的压脂方式,可采用部分Phase FOV以获得更好的压脂效果。
横轴面T1WI序列
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定位,在冠状位上找到显示股骨头最好的层面,调整定位线使定位线平行于两侧股骨头中点连线,双侧髋关节对称扫描,扫描范围上至股骨上部髋臼上缘下至股骨大粗隆,根据需求适当调整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采用相位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FOV
360-400mm
Phase 方向
RL
层厚/间距
3.0-4.0/0.5-1.0mm
矩阵
≥320*224
实际扫描参数根据需求合理调整。
T1WI采用较短的时间即可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对于红黄骨髓类病变,加扫同反相位的T1WI序列,则更有利于其鉴别诊断。
横轴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横轴面T1WI定位线。
添加饱和带,可有效改善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
肠道,膀胱蠕动等对图像影响较大时,可尝试改变编码方向。
采用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使用利用部分Phase FOV,缩短扫描时间。
压脂可采用FS/STIR/SPAIR/DIXON/IDEAL等实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FOV
360-400mm
Phase 方向
RL
层厚/间距
3.0-4.0/0.5-1.0mm
矩阵
≥320*224
实际扫描参数根据需求合理调整。
采用较长的TE值可更好的显示骨髓水肿、肿瘤、股骨头坏死性等病变,上图△。采用较短TE值,短回波链的高分辨率扫描更有利于显示关节软骨、盂唇结构。
大FOV双髋关节部分病例可加扫斜矢状位、3D T2* GRE等序列。如需增强扫描可分别行AX、COR的常规增强扫描,造影剂:0.2mml/kg或者0.1mmol/kg ,同时增强可采用3D容积扫描序列,扫描完成后可行任意方位的图像重建。
高分辨率单侧髋关节/盂唇扫描
外伤、退变、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等都可能引起髋臼盂唇的损伤,MRI是评估髋臼盂唇损伤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髋臼盂唇是附着于髋臼盂缘的纤维软骨,其增大髋臼的覆盖范围,起到吸收冲击力,分担压力及润滑关节的作用。在髋臼的诊断中,常将髋臼缘按时钟图分为12个钟点。前盂唇、外上盂唇及后盂唇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于8点至5点的位置,5点至8点的位置表面无盂唇覆盖,由髋臼横韧带覆盖,如上图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左右侧的分区是有差别的。
在标准横轴面图像上(如果定位像不好定位,可以先扫描一个标准的横轴面图像再定)定位线平行于股骨颈可以得到斜冠状面图像。
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方向。
采用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采用较短TE值,短回波链的高分辨率扫描更有利于显示关节软骨、盂唇结构。
斜冠状面图像主要观察外上盂唇,即11点到3点方向。
FOV
160-180mm
PDWI:TE
30-40ms
层厚/间距
3.0-4.0/0-0.5mm
矩阵
≥320*224
可根据需求合理调整相关参数。
单侧髋关节的扫描时,采用脚尖并拢的方式扫描更有利于斜冠状和斜矢状的定位,且可以有效避免定位角度大于45°后出现图像反转的情况。
在标准横轴面上定位线垂直于股骨颈,标准冠状面上定位线平行于股骨颈可以得到斜矢状面图像。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采用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采用较短TE值,短回波链的高分辨率扫描更有利于显示关节软骨、盂唇结构。
斜矢状面主要用于观察前盂唇及后盂唇,即8点至11点方向和3点至5点方向。
FOV
160-180mm
PDWI:TE
30-40ms
层厚/间距
3.0-4.0/0-0.5mm
矩阵
≥320*224
可根据需求合理调整相关参数。
在单髋的斜冠状面和斜矢状面上定位线垂直于股骨颈可以得到单髋短轴面图像,该横断面图像是对斜矢状面和冠状面的补充。
在单髋的横断面常采用不压脂的PDWI扫描。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采用较短TE值,短回波链的高分辨率扫描更有利于显示关节软骨、盂唇结构。
采用过采集技术,防止卷折伪影。
FOV
160-180mm
PDWI:TE
30-40ms
层厚/间距
3.0-4.0/0-0.5mm
矩阵
≥320*224
可根据需求合理调整相关参数。
不压脂的PDWI序列可以将高信号的骨髓和低信号的盂唇清晰分开,可以更好的评估髋臼、股骨近端骨质、髋臼过度覆盖以及髋臼发育不良等。
放射状髋臼盂唇扫描所得的图像会产生放射状的交叉伪影,其为诊断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且所得的图像对读片者要求较高,目前该序列不作为常规的扫描序列。
关节造影
如常规的图像难对病变作出诊断时,可采用1:(150-300)的GD-DTPA对比剂30min后行单髋关节造影,扩张关节囊,提高关节内组织对比度,更好地显示关节内的精细结构与病变组织。
1.明确有无MRI造影禁忌症。
2.使用钆剂与相应溶液配比配置造影剂。
3.确定穿刺点,注射造影剂。
4.待造影剂充分填充于关节腔后,行横轴面,斜矢状面、斜冠状面的扫描。
5.在注射对比剂中添加适量的缓减疼痛类药物(如利多卡因、氢化可的松等),可以有效鉴别关节疼痛的来源。
髋关节扫描注意事项:
1.采用足先进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幽闭恐惧。
2.髋关节一般行大FOV范围的扫描,若需观察髋关节细微结构可用小线圈行单侧小FOV的高分辨率扫描,至少需要两个方位、两种对比的成像方式。
3.髋关节的扫描时应遵循“三中心”原则,保证股骨头处于线圈的中心位置是获得优异图像质量的关键;并尽量让双侧髋关节呈对称性扫描,便于双侧对比诊断。
4.对于四肢关节的扫描实现压脂的序列较多,如FS/STIR/SPAIR/DIXON/IDEAL等,应根据各序列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脂序列。
5.虽然在髋关节扫描中使患者的脚尖并拢内旋,并使用沙袋、束带固定,能有效的保证冠状面图像上股骨头和股骨颈能在同一层面显示;同时,在进行单侧髋关节的扫描时,则更有利于扫描定位,且能有效避免定位角度大于45°后出现图像反转的情况。但该方式患者的舒适度较差,且很容易运动造成运动伪影。
6.在髋关节的扫描中,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在髋关节的扫描时,应排空尿液,特别是在进行单侧髋关节扫描时,上图,膀胱过度充盈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7.关节的PDWI序列中TE值常取30-40ms,可获得对比更为丰富的PDWI与T2WI中间权重的图像,同时对软骨的诊断更具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深入了解MRI基础[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刘成环.1.5T盂唇放射状MRI扫描对髋关节盂唇撕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169-171.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2.054.
过哲,程晓光.髋臼盂唇损伤的MR检查及诊断[J].磁共振成像,2012,03(4):314-316.DOI:10.3969/j.issn.1674-8034.2012.04.016.
张英魁,黎丽,李金锋.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1.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白辉,谭威,马贺骥,郭辉,郑石磊,郜玉忠,赵辉,石林,曹婧.3.0T MR单髋关节扫描诊断圆韧带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1):125-129.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0.01.035.
来源:磁共振之家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