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

北京雨燕

雨燕别名楼燕,正式名字叫北京雨燕,夏候鸟。1870年,北京雨燕在北京被首次发现并因此得名。北京雨燕比家燕体形稍大,它们外观呈流线型,飞行速度极快,它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公里以上。雨燕每年2月从遥远的南非、纳米比亚开始迁徙,最终在4月中旬回到北京筑巢产卵,这一路上飞越了两个大洲,穿过了20多个国家,可在空中完成捕食和饮水,每年七月离开北京再次回到非洲的越冬地,这一来一回大约要飞行2万6千公里以上。北京雨燕主要栖息在适宜建巢的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颐和园廓如亭、西堤景明楼、雍和宫、前门、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均是它们的重要繁殖地。雨燕在北京人心中有着特殊意义,属于北京的标志性物种,奥运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古代人们称北京为“燕京”就是最好的例证。每到春、夏日的傍晚,成群的雨燕在古老皇城的高大建筑和皇家园林中的古建筑上空往返穿梭,这种印象已深深刻在北京人的记忆里。

北京雨燕,拍摄于2021年4月13日 颐和园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

北京雨燕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3)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4)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5)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6)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7)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8)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9)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0)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1)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2)

家燕,夏候鸟,也是北京常见和熟悉的鸟类,下雨前会看到成群的家燕低空盘旋飞行。每年2月家燕离开南洋、印度及澳洲等南方越冬地,3月初到达福建,中旬见于浙江及长江下游一带,4月初或更早在3月底以前抵达黄河流域及京城,它们的迁徙路线系沿海岸北飞,同时沿河流到达内陆,然后几乎遍布我国北方,9月中旬家燕开始南迁回到越冬地。4-7月是迁徙到北方家燕的繁殖期,雌雄家燕便开始筑巢,巢多置于人类房舍内外墙壁上、屋椽下或横梁上,有许多家燕将自己去年的旧窝修修补补继续使用。筑巢时雌雄亲鸟轮流从湖边、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和枯草,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然后用3-5天的时间衔取干的细草茎和草根,再用唾液将它们粘铺于巢底,形成一个干燥而舒适的内垫,最后再垫以柔软的植物纤维、头发和鸟类羽毛。

家燕,拍摄于2021年4月14日 顺义潮白河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3)

家燕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4)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5)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6)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7)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8)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19)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0)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1)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2)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3)

南归候鸟飞回来(雨燕万里回京家燕衔泥筑巢)(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