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不用专用车厢(日本为防痴汉推出)
『 日本大发展时代启示录 』日本“女性专用车厢”记事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2007年8月20日,东京涩谷车站,一列地铁刚刚进站,只见几个人手持横幅,直奔驾驶室而来。
在东京,游行抗议是一种时髦举动,并不罕见,但车长看到他们横幅上的字,不禁一愣。只见那上面大书的竟然是——“向女性专用车厢宣战”。
对女性专用车厢……宣战?!
原来,日本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地铁和轻轨列车,大多数重要线路上都设置有专供女性乘坐的“女性专用车厢”。而这几位特殊的乘客,属于一个叫做“女性专用车厢反对会”的组织。领头的大宫干事客气地告诉车长,他们将进入本次列车第九节的女性专用车厢,举行抗议活动。
“对因此给您的工作带来麻烦,我等表示万分歉意。”
车长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大宫等人举着横幅,大摇大摆地进入女性专用车厢,高呼口号,一直到大手町车站才下车。
▲ 1947年5月5日,日本战后最早的女性与儿童专用车厢,注意里面有一名鱼目混珠的中年绅士
原来,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交通设施简陋但大量妇女不得不走出家门工作维持家庭的生活,结果造成高峰时间段地铁的乘车率达到了设计的300%!这是怎样的概念呢?想象一下在一辆普通小轿车里面装15个人的样子就可以了。
▲ 1972年,拥挤的地铁中,女人不好过,男人……
这种情况下体力较差的女性和儿童乘坐地铁简直近乎自杀。在连续发生几次因此造成的受伤事件后,日本的铁路公司不得不考虑设置“妇女儿童专用车厢”,并首先在东京京浜线地铁上实行,以后推广到其他线路。
这时的“妇女儿童专用车厢”是有法律保证的,男性成年人入内,会受到罚款和拘留等严厉惩罚。
如果说1912年设立女性专用车厢,还带有一点赶时髦的味道,到了战后,这一措施的实施,可说就是真正在社会发展重压下,不得不采取的保命措施了。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男人会对“女性专用车厢”发起抗议,虽然没有“男性专用车厢”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公平的。
在生存、人道与公平之间选择,谁轻谁重不言自明,也许只有发展到21世纪,这种“公平”的讨论才真的有了意义。
直到今天,日本的地铁在高峰期仍然有被挤成立体相片的危险,不过,那种夸张到挤死人的挤法,总算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原因,与日本大力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的一贯政策有关。
尽管日本被称作汽车大国,但日本人出行依然大部分依靠地铁、轻轨铁路等公共交通,即便高官也不例外——舒适,方便的轨道交通,没有堵车的风险,没有驾驶的疲劳,当汽车成为每家都有的东西,乘地铁,也没有什么面子问题了,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也带来了两个副产品——
- 第一,日本的铁路交通预算高居不下,不过,这也算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 第二,在铁路车站附近的房价地价也同样高居不下。
在日本公共交通从拥挤到可以接受的过程中,另一个意料不到的因素也曾经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交通职工的罢工等运动。
50年代以来,日本的劳工运动风起云涌,交通部门自然也不例外。这让日本政府十分头疼,他们曾经想方设法通过法令,制止交通部门随意发动罢工。
但是,工会组织也自有对策,采取“合法斗争”(日语:顺法斗争)进行对抗,他们制定了种种细则来合法进行斗争,比如,以安全驾驶为名经常性中途停车报故障检修,或者把车开得慢如蜗牛。
由于这种种手段,每到工会和企业发生矛盾,整个日本的电车系统就会陷入人为瘫痪状态,在60年代,大面积误点和车辆拥挤更成了日本司空见惯的现象。
这种不是罢工胜似罢工的手段,让政府束手无策。意想不到的是,交通部门的罢工等活动,也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特别是给普通人的出行带来极大困难——女性们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需要“保护人命”的时代。
尽管责任细究起来似乎应该是不尊重职工的企业来承担,但普通老百姓似乎没有那样高的觉悟。
结果,本来属于一个阶级的乘客,不顾工会组织的解释和歉意,与热衷罢工的司售人员矛盾日深,舆论纷纷起来反对和指责工会的罢工或变相罢工行为。
1973年3月,为了反对司售人员们“夺回罢工权”的“顺法斗争”,忍无可忍的乘客在东京上尾车站发动了暴动,他们砸毁电车和售票处,追打司售人员甚至火烧列车!
▲ 1973年3月12日,上野站,愤怒的公众冲向售票处,质问变相罢工的铁路员工
4月,暴动发展到二十多个车站,从上野到新宿,整个东京的地铁和轻轨铁路系统一片混乱。到处都有乘客追打罢工的司售人员。
开始,有些罢工的人员还试图讲道理,劝说乘客们不要做“资本家的走狗”,但是很快发现被激怒的群众完全不可理喻,只得报名要紧,落荒而逃。
这种普通百姓的反戈一击,比政府的压力更有效地迫使工会结束自己的行动。
东京的地铁大暴动之后,工会气焰大减,“顺法斗争”渐渐销声匿迹。
随着日本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这种“保命车厢”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1973年,最后一条带有“妇女儿童专用车厢”的地铁线路——东京地铁中央线取消了这种制度。
既然如此,日本又是何时恢复了“女性专用车厢”呢?
那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原因和1947年不同,是为了保护女性不受性骚扰。原来,由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受到性骚扰时往往采取忍让的态度,日本把对女性实施性骚扰的男性称作“痴汉”,拥挤的电车,为“痴汉”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有些日本不良男性常常在地铁上寻机实施猥亵行为,渐渐竟然形成了一种风气。
由于在地铁上遭到骚扰的多为职业女性,社会影响恶劣。上个世纪末期,日本女权运动渐渐兴起,对“痴汉”行为的声讨也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12月,东京京王线地铁率先导入“女性专用车厢”,受到女性社会一致好评,并迅速被推广到日本各地。
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的车厢号是固定的,车厢和月台的乘车口都有明显的标志,但仅仅限于乘车高峰时段,限定时间以外,则男女都可以乘坐。这是日本“女性专用车厢”的一个独特之处。
女性车厢内部和普通车厢几乎没有不同,唯一可见的区别是女性车厢车门上贴有银色的镜子,可以供乘车的女性对着补妆。
不过,这一举措也造成男性乘客的不满。原因很简单——
- 第一,这一举措无疑暗示所有男性都有“痴汉”的嫌疑;
- 第二,日本电车高峰时期还是很拥挤的,女性专用车厢一般来说拥挤程度会低一些。
普通车厢被挤成立体相片的男性自然会产生不满。颇有日本男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称也应该设置“男性专用车厢”,防止被女性骚扰。大宫等人的抗议就是发源于此。这件事在网上公布后,居然获得了不少支持。
这样做的人其实没有注意到一个要点——如果真有男人跑到“女性专用车厢”坐车,不但没人管,而且按照日本的法律来说,也无法去管。
不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似有纵容“痴汉”的嫌疑,设置呢,又似乎在制造性别的不平等违反宪法,日本的地铁公司在这个问题上耍了个滑头——他们对“女性专用车厢”的定义是——“原则上供女性乘用的车厢”。
因此,在日本,所谓的“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男性的禁地,而是依靠自觉来维护的。事实上笔者也有多次因为赶车,不管不顾地跳上最近的车厢,而乘坐“女性专用车厢”的经历。
所以,大宫等人的抗议,其实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然而,日本是个习惯循规蹈矩的社会,所以大多数男人看到“女性专用车厢”的标牌,都不会主动去越雷池一步。假如有些心思不良的家伙一定要吃螃蟹勇闯禁区,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男人对一车女性宣战的后果……哦,我想再有胆量的“痴汉”面对也足以浑身不自在了。
全凭自觉却能够收到良好效果,不能不说日本的铁路公司,也是有聪明人的。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