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抒发的情感(情有独钟的山行)

中华古诗词的人性之美(3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行抒发的情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山行抒发的情感(情有独钟的山行)

山行抒发的情感

中华古诗词的人性之美(30)——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山行》,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803-853)的诗作。全诗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万口传诵;构思新颖,布局精巧,呈雄姿英发。民国林建略在《晚唐诗人杜牧之》将其诗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此作,当属后者——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也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最为著名。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山行》,几无诘屈聱牙之词,为了理解方便,对以下字词略作诠释:“寒山”,指深秋天凉、山生寒意;“斜”,为了押韵,读古音“xiá”;坐,属介词,作“因为、由于”解。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句“白云□处有人家”中,是“生”还是“深”?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择“生”,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御定全唐诗》、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和19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选“深”。当下,教育部最新审定小学语文教材定为“生”,愚认同并认为:更有韵味、更有诗意。此诗是“山行”中的一个片断:深秋,沿着蜿蜒的石铺小路上山,远远望去,白云升腾的地方,依稀有人家居住。但此时,却停下了车,是因为酷爱眼前晚秋的枫林,经霜的红叶堪比二月春花之艳、之美。故有,清代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评价:“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脍炙诗坛,播诸图画。惟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春花无此大观,宜司勋特赏于艳李秾桃外也。”

近体诗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的杜牧,其文学见解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深远与广阔,他在《答庄充书》中写道:“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那么似乎只是在描绘以枫林红叶为主景的山林秋色图的《山行》,意义何在?思想何在?用人性的或关于人性的钥匙来开启它,定会生发新的光芒——

“远上”之遥并且沿着不太好走的“石径”来到秋意上寒的山林,自然不是赏景,访友的可能性也不大,实乃行走——来自何地?去往何处?未表——否则哪会对“白云生处”的“有人家”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情绪,似乎一路走来人少屋稀,似乎对歇脚或寄宿有了指望。有此山行、有此一望,原本要速速赶往。然而,却毅然决然地“停车”了——按照唐朝官员的车舆制度,应该是马车——因为喜爱上了晚秋的枫林,这经霜的枫叶如火如荼,超过了那二月春花的红艳,煞是喜人。可见,此诗人一个“爱”字了得:放下“远上”而“停车”、搁置“人家”而观“枫林”,化去“寒山”为“二月花”,升华了诗的境界、表达了诗的指向。

因此,《山行》传递的人性之光,即: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爱,乃七情之一,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性情感。当这份情感“喜怒哀乐之动乎中必见乎外”(宋·欧阳修《辨左氏)》到集中、聚焦之时,便有了情在独钟的特别、独专,甚至还存在“予独爱莲……”(北宋·周敦颐《爱莲说》)的坚持与固执。爱,同一种写法,千万种表达。

(阮德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