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有哪些产业(四川平昌筑牢衔接)

2018年7月16日,四川省平昌县召开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动员大会,接着几天之内,全县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平均7人左右的驻村工作队全部到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标脱贫标准尽快弥补短板,然后进行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初步布局,其核心是抓产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平昌县有哪些产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平昌县有哪些产业(四川平昌筑牢衔接)

平昌县有哪些产业

2018年7月16日,四川省平昌县召开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动员大会,接着几天之内,全县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平均7人左右的驻村工作队全部到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标脱贫标准尽快弥补短板,然后进行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初步布局,其核心是抓产业。

平昌县委书记蒲开文说:“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振兴摆在首位,实现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基石。就平昌而言,要突出抓好‘茶叶、花椒、生态养殖 乡村旅游’‘3 1’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探索完善‘大产业 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用好用活产业到户资金,重点抓好小微经济。”

能人带动,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模式

土兴镇华山村尚未脱贫,但在几个能人带动下,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今年退出贫困村完全没有问题。”第一书记王涛说,截至去年底,贫困人口已由403人减少到40人。

早在2013年,华山村返乡创业人员罗君“第一个吃螃蟹”,流转了30余亩地种核桃,但因为不熟悉土质情况,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但在专家的指导下,罗君重拾信心,依托地方水库搞起了水产养殖。如今,他的水产园一共拥有30余口池塘,他还利用塘埂种果树,并建起农庄搞乡村旅游,一年收入数百万元。近年来,他成立了公司,并牵头建立了一个水产养殖和一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带动120余户入股共同发展。

瞄准花椒这个主导产业,通过回引本村创业人员王建国投资,500余亩花椒园已经投产。另外,在专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帮扶下,700余亩的蚕桑产业园也初见雏形,30亩古桑园、120亩果桑园和600余亩蚕桑园全部栽植完毕。

土兴镇党委副书记王毅介绍,华山村产业发展选择的是能人带动、多点开花,大产业带动小微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流转土地面积达4000余亩。农民除土地流转收入外,在家劳动力均可满足常年在本村务工,每年人均劳务收入在8000元以上。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板庙镇白石村2018年已经脱贫。该村产业除了回引能人回乡创业发展了300亩李子和70亩水产外,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起来的1700余亩香桃产业园成了主导。驻村工作队第一队长秦长斌介绍,最初是成都睿星苗木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流转了600亩地种植早熟桃子,后来村上与公司合作成立合作社,将全体村民“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

这种机制的形成得益于东西部协作扶贫政策,平昌县将白石村纳入政策范围,来自浙江省援助的两年共270万元资金到位后,村里以此为基础与“睿星”公司共同成立了平昌县望美农业专业合作社。

“公司提供技术和销售,白石村负责桃园的管护,投产前,合作社需每年支付270万元最低8%的保底分红,投产后除去所有成本后,白石村与公司按7∶3比例分红。”秦长斌说,投产前的保底分红,40%归村集体,60%分给全体农户,投产后村上拿到的70%分红,除留一部分作村集体经济收入外,剩余部分将全部分配给村民。据村民估算,丰产期每亩产值也有上万元,纯利润五六千元没问题,整个产业园分成总额可达五六百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将在5000元以上。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去年,巴中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意见》,蒲开文说:“我们要坚持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性目标相统一,大力整合乡村要素资源,协调推进‘两大战略’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格局,稳步推进‘三农’全面发展。”

白石村和华山村,现均为平昌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示范点,通过产业振兴首先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家看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自己能在家门口挣到钱,生活一天天改善了,于是参与村里其他事务也更加积极主动了。比如人居及乡村环境改造活动,大家都能积极筹资、投工投劳。”秦长斌说。

产业振兴还带动了人才、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改善。“两村近两年返乡创业的能人增加了10余人,而且产业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乡土技术人才。”长期联系华山村工作的土兴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赵芳说,“同时,产业发展消灭了大片撂荒地,使过去的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李传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