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乡村特色产业(甘肃瓜州建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

瓜州乡村特色产业(甘肃瓜州建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1)

8月初,瓜州县一酿酒展示区内摆放了当地酿好的酒类产品。(资料图) 马晶晶 摄

8月初,瓜州县一酿酒展示区内摆放了当地酿好的酒类产品。(资料图) 马晶晶 摄

中新网兰州8月9日电 (马晶晶 马白玉 郭海婷)8月初,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酒醋酿造扶贫车间,工人们戴着口罩进行烧锅、蒸煮……一道道工序后,醇香美酒源源不断地流出,车间里酒香弥漫。

瓜州县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水系,是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农业种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008年开始,瓜州为加快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高效“订单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计划并建成5万亩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随着生产基地的稳定壮大,产业结构更新调整,酿酒业渐渐发展成瓜州新型致富产业。

瓜州乡村特色产业(甘肃瓜州建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2)

胡文兰在酿酒车间作业。 马白玉 摄

“一年收入两三万元,女儿和儿子还要上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现年44岁的胡文兰是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草湖沟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4口人,种植9亩黑枸杞和20亩玉米,今年6月,丈夫经朋友介绍去肃北打工,胡文兰也想着一起去,但家里的地和两个上学的孩子没人照顾,“听说离家门口不远的扶贫车间要招收务工人员,我就赶紧报了名”。

近年来,腰站子东乡族镇采取“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模式,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社为主体运营,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入股大洋天庆农副产品合作社,村集体按照总投资的8%分红,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探索出“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稳定增收”扶贫路。

“现在,我每天在家门口扶贫车间上班,像‘上班族’一样按时上下班,一月按时领到2800-3000元左右工资。”胡文兰说,“挣钱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酒醋酿造扶贫车间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配套建设生产车间、库房、展厅、酿晒房等设施。

腰站子东乡族镇酒醋酿造扶贫车间负责人贾海燕说,扶贫车间采取“资产固化 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 工资性收入”经营模式,在生产方面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集酒、食醋、酱油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

“拓宽销售渠道,已经开始对接附近县区超市商店,做到定点销售。”贾海燕说,“7月12号烧了第一锅酒,现在每天出酒大概是300-350斤,市面上的酒大多数人都反馈喝完以后会头疼,我们坚持传统工艺酿造健康、绿色纯粮食酒和食醋主要用于供应周边村镇”。

“扶贫车间进村,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贫困户搭建了就业平台,实现挣钱持家‘两不误’。”腰站子东乡族镇党委书记省毅说,目前,扶贫车间已带动全镇32名贫困户就地就业,户均增加家庭收入1万元,并且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6万元。接下来,在发展好扶贫车间的基础上,学习和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农户致富的途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