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文彦博说的大实话)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寿高91岁。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宋徽宗蔡京为相时,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祐党人”,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文彦博说的大实话)(1)

有一天文彦博和宋神宗讨论王安石变法问题。在文彦博看来,王安石推行的青苗、雇役等新政纯属添乱,一丁点儿可取之处都没有,天底下的士大夫没几个会赞成的。宋神宗听得有些不乐意:你们士大夫不乐意,是因为这些新法对你们没啥好处,可在朕看来,这些对老百姓也不见得有害,为什么不能变法?

文彦博毫不客气,回了句很著名、当然也很气人的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意思是跟皇帝一起合计国家大事的是士大夫,不是老百姓,变法不变法的,当然得听士大夫的,老百姓哪里有什么发言权。

要说这变法问题,可是北宋政治风险系数最大的讨论话题,不论变法派还是反变法派,在这话题上栽跟头的是一茬接一茬,其中不乏两派中的标志性、偶像型人物,往往一句话不对路,就让突然变脸的皇帝弄得灰头土脸,轻则训斥,重则贬官、发配,要不是宋代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还不定有多少人头为此落地呢。可文彦博这番硬邦邦、赤裸裸的出格言辞,血气方刚、素来脾气不算太好的宋神宗却只不过“不悦”———不那么痛快,也就这么着了。

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文彦博说的大实话)(2)

由于此前的晚唐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军阀混战,骄兵悍将权势极大,动辄发动兵变,武将、地方官的地位举足轻重,文官、朝臣们则一个个成了有名无实的秘书型人才。同样靠军事政变上台的宋太祖赵匡胤惟恐别人照猫画虎,把自个儿家的江山社稷再给夺了去,就想着法子削减武将、藩镇的权力,让五花八门的文官、朝官担纲掌权。

整个宋朝,不但文官是文官,地位最重、权力最大的武官也还是要由文官来当,比如中央最高武职、相当于今天总参谋长的枢密使,就例由高级文官担任。北宋名将狄青立下大功,被皇帝破例任命为枢密使,结果遭到一大批名臣反对,其中不但有欧阳修这样的大人物,甚至还有当初大力举荐狄青、和狄青关系亲密的庞籍,他们提出的最关键、也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不合规矩”。

同样,在宋朝,地方官的地位也全被文官夺了去。可以说,宋朝大部分时间里,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官”:州和县的真正长官,是名义上由中央外派的知州事、知县事,他们直接对朝廷、对皇帝负责,这些管实事的不但是京官,且都是文官。

历史上很多朝代看似愚昧、保守、野蛮,甚至不可理喻的政策倾斜,实际上都和这个“与谁治天下”的定律有关。政策所照顾、迁就的,总是那些“治天下”的骨干和主力。如三国时的曹魏,不得不从曹操时代的“唯才是举”退至曹丕之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就在于曹氏的称帝,必须仰赖门阀大族的推举;北魏几代皇帝励精图治,政治头脑敏锐,却都执着地维护落后的血统制、等级制,正因为鲜卑贵族和北方世家,是构成“北魏股份公司”核心治理结构的第二、第三大股东;元代用极端残酷的高压手段袒护蒙古人特权,清代至覆亡都不肯解散早已丧失战斗力、被外国人蔑称为“纸糊军队”的八旗军,道理也是如出一辙———与谁治天下,就不得不迁就谁。

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文彦博说的大实话)(3)

看看这几人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商代的盘庚苦于旧都城经常被淹,想要迁都到殷,遭到商朝的“与治天下者”———同族臣民的抵制,他苦口婆心地说服,解释,连续做了三次公开动员,终于令这些“与治天下者”相信,盘庚的改革对自己有利无害,暂时的痛苦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最终双方顺利达成妥协,迁都完成,商代也延续了好几百年。这是“与人同利”。

战国时赵武灵王要搞胡服骑射的军事体制改革,国内阻力很大,他很快察觉最大阻力来自贵族上层,尤其王族,就主攻最顽固、地位也最高的叔叔公子成,当公子成转而支持自己,并带头穿起胡服后,反对势力就不攻自破了。这是找到症结群体“对症下药”。

公司做到一定程度需要变革时值得学习,鉴古至今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