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

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1)

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2)

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3)

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4)

浮华乱世位卑未敢忘忧国(宦海沉浮遭罢免壮志未酬身先死)(5)

《书愤》南宋诗人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业,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就是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是抒写。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公元1186年春,陆游居住在家乡山阴,时年61岁,这个岁数已是暮年,却已被罢官五年,只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每每想到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道昏乱,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而作此诗。此首有五首,这是第一首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岁,是早年,年轻的时候。那,同哪,是哪里。

知,是知道。

世事,是世上的事情,这里指抗金大业收复中原的事情。

艰,是艰难,因抗金大业屡遭人作梗,无法实现。

中原,指的是中州大地,当时被金人占领。

北望,是向北远望,中原北望是北望中原的倒置。

气,是气概,这里指怨气。

气如山,是怨气如高山。

这两句是说;年轻的时候哪里知道这世上的事情(指北伐中原的事情)竟然如此艰难,我常向北远望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壮气如山。

诗人早年不知世道如此艰难,以为凭借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就能纵横驰骋,实现理想,但现今在看过了世间百态之后,才知道,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仅靠“气如山”就能成功的。此两句是追忆,却暗含实在无奈的辛酸。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楼船,和“王睿楼船下益州”一样,指的是战船,也指车船、明轮船、车轮柯,这种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夜雪,是指下雪的夜晚。

瓜洲,在江苏邛江的长江南岸,隔江与江北镇江相望,是当时重要的江防要塞。

渡,是渡口。

铁马,是披着铁甲的战马。

秋风,是在秋季的风中。

大散关,在今陕西室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这两句是说;

记得在瓜洲渡口乘着高大的战船在雪夜里痛击金兵,在秋风中跨着战马纵横驰骋,最终收复了大散关。

这两句千古传诵,

描写战场画卷会如此壮观豪盛,因为这两件事都是自己亲自参与。

公元1163年,作者37岁,时任镇江府通判。张浚以右丞相的身份,都督江淮诸路军马,率领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没有成功,收复故土化为泡影。

另一件是在公元1172年,王炎出任四川宣抚使,准备收复中原,陆游48岁在军中任幕僚,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并亲赴南郑(陕西汉中)大散关前线,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再次落空。

这两句概括陆游辉煌的过去,也足见陆游起凡的诗才。描写两幅壮观,盛大的战场画卷,干净、典型、标准的对偶句。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指边关。

长城,指代防守。寒上长城,它里指能守边的将领。

空,是白白的,徒然。

自许,是自己吹许,是自比的意思。

衰鬓,指衰败的鬓发,这里指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是白。

这两句是说;

我徒然地自己认为能守边防的将领,而今对镜照看衰败的鬓发早已花白。

用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来说明自己,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薄的大志,并非我不尽志,不尽力,而是小人误事误人误国,最是悲从心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即《出师表》,公元227年3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过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真,指确是,真可谓。

名世,是名垂世间。

千载,是千年。

谁堪,是有谁可以、有谁能够。伯仲间,也可作为“伯仲之间”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者定失肃曹”。伯仲,是兄弟排行的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这里指人的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这两句是说;

出师表真可谓名传世间,千百年来,有谁的才能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诗人用典是在追仰先贤的丰功伟绩,施展抱负,北定中原,然而小人朝堂得志,阻碍北伐中原,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一腔郁愤倾泄无奈。这种愤,含在句子里,包在字眼里,以愤而为诗,全诗尽是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