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

说到民间小调《探清水河》,想必很多喜欢曲艺的朋友都不陌生。

尤其是在德云社演员的表演加持下,让这首原本默默无闻的民间小调瞬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尤其是在德云社演员张云雷的大力推广下,让《探清水河》成为了无数年轻粉丝争相传唱的经典曲目。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

但随着这首歌曲的火爆,围绕它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因为民间传言《探清水河》是一首窑调,仅仅在烟花巷柳广为流传,其中四更天的内容低俗不堪,大多歌词也涉及“荷花万字”(黑话),本是一首“禁曲”。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2)

如今它却能登上大雅之堂,人人学唱,那这首歌到底有什么来头呢?

故事发生在北京西部“蓝靛厂火器营”。蓝靛厂是明朝时期宫里制作染布的颜料厂,火器营是清朝负责制造枪炮弹药的军事重地。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3)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4)

这里面养着很多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其中松老三就是其中一位。

“松”是满族的姓,原版中也是“松”,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传唱才渐渐演变成了大家熟知的“宋”。

松老三夫妇边卖边抽,整日沉迷鸦片无法自拔。

夫妻二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叫大莲(二人在“大连”旅游时怀上的)。

16岁的大莲早已是亭亭玉立,到了谈恋爱的年纪。松老三夫妇整日忙着抽大烟,对自己的女儿是不管不问。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5)

但感情懵懂的大莲和小六一见钟情,互通情愫,这天两人约好了三更来相会。

在现如今传唱的版本中,大莲害羞地低下头之后就被父母逼得跳河了,中间的内容全部被删减。

因为最初的版本是一更到五更,但因为里面部分内容太过粗俗,后来经过了大幅度的改编。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6)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7)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8)

其中郭德纲修改的版本因为韵律优美,节奏轻快,郎朗上口,一经发布迅速火爆全网。

在这个版本中,四更天不仅一句没提,三更天也被修改为单纯的“说说心里话”!

郭德纲把大莲改成了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烈女,把两人偷吃禁果改成了凄美的爱情故事。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9)

但是自打德云社版本的《探清水河》火爆全网以后,随之而来的赞美声源源不断,当然还有诸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比如当年南开大学的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就公开痛批郭德纲,并称

“相声病了,必须得治”!

这位教授的观点就是:

一些相声从业者对传统相声认识模糊,对笑的审美认识模糊,缺乏侯宝林先生等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

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 ,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 来哗众取宠,无底线媚俗。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0)

很多人将原本糟粕的东西又拿了回来,使之最终滑向“三俗相声”的泥潭。

《探清水河》就是旧社会的窑调、糟粕,如今有人举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颠倒黑白,传达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这是与新时代文化格格不入的。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1)

这在当时,就曾引发网络热议。

有人认为郭德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臣,探清水河也是经过改编后演出的,并非原版演出,没必要上纲上线。

这不就在近日,前段时间因为炮轰“马唐赵”火爆全网的马岐老爷子,也罕见对《探清水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这个《探清水河》在过去就是一个窑曲,如今却被郭德纲唱火了。你说你们听什么不好啊, 干嘛听那个呢?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2)

这就是一个最低档的曲子,不懂曲艺的观众当成宝贝了。这个歌曲可以唱,但是得分场合啊!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3)

很可惜的是,观众没有那个欣赏水平。第一次接触感觉这个好玩,观众应该提高一下欣赏水平了!

对此很多网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今的《探清水河》已经删除了三更和四更,已经无伤大雅,没有那么严重。

也有网友认为:传统文化中那么多好东西你不继承,非得继承这么个玩意。

其实客观来说,从相声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提升相声观众的欣赏水平确实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4)

因为什么样的观众培养什么样的演员,水平高的观众就可以倒逼演员不断创新和提升。

反观如今的观演关系确实早已本末倒置,因为演出的主动权完全在演员手里,观众早已没有所谓的选择权和发言权。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5)

换句话说:原来的观众可以挑出演员很多毛病,但如今的观众犹如“待哺的婴孩”,演员可以随意“投喂”。

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根本谈不上发展,只能会越来越功利化!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德云社仅仅是一家民营企业而已,赚钱生存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探清水河真实故事(探清水河是三俗)(16)

文化传承确实不是人家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今随着自身影响力越来越大,粉丝也越来越年轻化,社会责任和文化舆论导向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