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是不是徐茂公 徐世勣李世勣李勣
提起徐茂公的大名,没有中国人不知道的。在各类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徐茂公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无论是在瓦岗寨,还是在唐太宗身边,他都担当着军师的角色,其地位十分类似水泊梁山的“智多星”吴用和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诸葛亮。
03年《隋唐英雄传》中的徐茂公形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脱胎自史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是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一带)人,家财丰厚,为人仗义,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望的豪强。翟让在瓦岗寨起义后,年仅十七岁的徐世勣投奔翟让,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李密投靠翟让后,徐世勣协助李密征讨四方,在大海寺之战中斩杀隋朝名将张须陀,在黎阳之战中击败弑杀隋炀帝杨广的宇文化及,为当时名将。王世充击败李密后,李密投降唐朝,徐世勣亦跟随李密投降唐朝,转为唐高祖李渊效力。不过,徐世勣的名字从此也在史籍中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徐世勣改姓了,他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李世勣。李世勣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两朝后,他的名字再次从史籍中消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世勣这次又改名了,叫李勣,李勣这个名字从此伴随他下半生,直到去世。
古人笔下的李勣形象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台词,姓和名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标识,自有其深刻的含义。姓传自家族,名得自父母,在古代有地位的家庭中,人们还会有字,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在古代,改姓和改名绝非小事,而徐世勣先改姓,后改名,看上去就显得不可思议了。但是,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徐世勣改姓这件事可是一件足以荣耀祖宗的事情,因为他的第二个姓来自于唐朝皇帝所赐的姓,而他后来改名也跟唐朝皇帝有关。
赐姓
先说下姓。《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阐释姓氏的话是这么说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其意思是说,姓起源于出生地,氏起源于封地、祖先和官职等。
在春秋时代,姓和氏原本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汇,按级别来说,姓是高于氏的,氏是从姓分化出来的。姬、嬴、妫、子、姜等姓是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得比较早的一批古姓,姬姓后来分化出晋、曹、卫、鲁、栾、韩等氏,嬴姓后来分出赵氏,妫姓后来分化出陈、田等氏,子姓后来分化出宋、孔等氏,姜姓后来分化出吕、齐等氏。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姓和氏的区分不再明显,姓氏两者开始合流。如今我们俗称的百家姓如果按照春秋时期的分法,实际上大部分应该称氏,而不是姓。
如今的百家姓中,张、王、李等为全国大姓
成书于宋朝时期的《百家姓》开篇即言“赵钱孙李”,之所以把“赵”姓放在第一位,只因当时宋朝皇帝姓赵,赵姓作为皇家的姓,其地位当然高于天下其他所有的姓。由此可见,古代皇族的姓占据着无比尊贵的地位,自然地,如果当朝皇帝把自己的姓赐给某位大臣,这不啻为一种无上的褒奖。
徐世勣投降唐朝时,身在黎阳,他念及自己与李密的君臣之情,不愿独占献地之功,便把自己所管的州县名数和军人户口交给李密,让李密献给唐朝,自己主动放弃这份功劳。徐世勣的这个举动感动了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于是把李姓赐给了徐世勣,徐世勣由此改姓李,有了人生中的第二个名字李世勣。
类似徐世勣被赐姓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容易见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姓爷”郑成功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立南明隆武帝朱聿键有大功,郑芝龙家族由此沾上皇恩,全家飞黄腾达,年轻的郑成功亦因此享受皇恩,被赐予朱姓,拥有了国姓。
“国姓爷”郑成功的影视剧形象
被皇帝赐姓实为大臣的一大幸事,不过,如果大臣有罪,皇帝同样可以收回赐姓,以示惩罚。李世勣的孙子李敬业后来起兵反对武则天擅权,武则天一边派军队讨伐李敬业,一边追削李敬业祖、父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剥夺了李敬业享受皇姓的恩典。
避讳
进入清朝以后,无论是各类史书,还是民间小说,唐朝历史出现了一个我们十分陌生的皇帝“唐元宗”和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猛将“李元霸”。实际上,“唐元宗”便是“唐玄宗”,“李元霸”便是“李玄霸”,他们被改名只是为了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因为皇帝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皇帝的名字也是独一无二的,于是乎大臣,甚至是史书都要避讳,不能再使用皇帝名字中任何一个字了。
13年《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形象
让我们回到唐朝。大家都知道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一部叫户部,而在唐高宗李治以前,户部是叫民部的。民部的这次改名正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李世勣改名李勣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伊始就下诏说“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李世勣和民部之所以能在唐太宗时期一直存在,便是这个诏书的缘故,但当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为了尊崇其父,又下诏废除了这个制度。
从唐太宗的诏书中可以看出,为避皇帝的名讳,“官号、人名、公私文籍”都会受到影响,这无疑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实际上,即使某个字与皇帝的名字同音,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在这里说几个地名,如今闻名中国的平遥县在南北朝时期以前是叫平陶县的,由于“陶”字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名字中的“焘”字同音,为避讳北魏太武帝的名字,“平陶”于是被改成了“平遥”。
平遥古城鸟瞰图
地处江苏北部的宿迁原来也有一个名字叫“宿预”。进入唐朝中后期后,由于宿预中的“预”字与唐代宗李豫的“豫”字同音,同样为了避讳,“宿预”被改成了“宿迁”。可见,在避讳制度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难以逃避的影响。
避讳制度发展到后来,甚至父子间都要避讳。唐朝诗人李贺在考取进士时,被时人诋毁,说李贺考取进士犯了其父王晋肃的名讳,因此“进”和“晋”同音,李贺若考取进士就是对父亲不孝,李贺在强大的舆论面前最终放弃了考取进去的机会。与李贺关系不错的韩愈对此十分气愤,便在当时写出《讳辨》一文抨击这种社会现象,他在文中愤然写道: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而后,韩愈又举了历史上许多不避讳的例子:
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套用鲁迅的名言来总结避讳制度,可以这么说“世上本没有避讳制度,避讳的场合多了,也便有了严苛的的避讳制度”。
总之,赐姓制度和避讳制度都是帝王专制下的产物,帝王的权威正是在种种繁杂制度对民众的枷锁下产生的。随着帝王时代的终结,赐姓制度、避讳制度连同谥号制度、庙号制度等其他形形色色的服务于帝王的制度也消失了,他们统统成了帝王无形的陪葬品。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祖”称“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