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

一个成功的品牌,在其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能为一代代消费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并渐渐在受众的记忆中沉淀和转化,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摩托车品牌也是如此。如果世界摩坛是一条大河,中国摩托车只能算得上溪流。溪流潺潺,百折千回中洒下串串音符,有杂音,也有动人的旋律。回望中国摩托车这些年,细数那有限的几家称得上成功的品牌,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功,最大的相同之处是都有较好的口碑,口碑越好的活得越好,毁誉参半的半死不活……哪怕是喇叭吹上天,即使是将自己炒作成网红品牌,最后仍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消费者宣判,想在这个行业里浑水摸鱼,最终只能呛死自己。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会不定期地推出中国摩托车品牌形象专题,用来自终端市场和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来梳理中国摩托车这些年的成败得失……

消费者眼里的品牌形象就是一面面镜子,能照出企业的虚弱或强大……

笔者看豪爵

首次接触豪爵应该是上世纪1996年前后,当时摩市上的四冲程还没彻底取代两冲程,源于铃木的国产AX100也很常见。一个邻居有一辆豪爵产的AX100,天天在我跟前夸,说这辆车比其他厂家的AX100质量好。记得这款豪爵AX100的油箱或侧板附近有几颗五角星,这应该是该车在外观上与其他厂家AX100最明显的区别,至于质量到底高多少,我没条件用这辆车跟其他品牌的AX100比较,只记得邻居言之凿凿不容置疑的自信和车头铭牌上的“大长江摩托车”标志。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1)

后来,我二舅家的表弟买了一辆当时非常火的豪爵“钻豹”,成天后排挤两个狐朋狗友到处跑,就这样不知爱惜地折腾了两年多,直到被偷走时也没出过毛病……在燃油助力车失势、电动车还没兴盛的那几年里,本地的摩市是非常热闹的,各家车企在这个四省接壤地区的大市场里拼得头破血流。那时的我早已涉足摩托车行业媒体,对这个行业也很熟悉了,对豪爵品牌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产品的兴趣很低。原因嘛,很简单:豪爵的车型排量太小了,最大的才有150mL,我不喜欢。事实上那时的豪爵已杀出重围,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领头羊,旗下的一些车型甚至成为摩市中的“爆款”。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2)

2005年时,为方便日常生活,决定添一辆踏板车。其实家里有一辆合资品牌的踏板车,但那辆车太小,储物空间也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我需要的是一辆买菜用的踏板车。当时,本地最流行的踏板车是两种——工薪阶层过日子用的豪爵“海王星”,年轻人玩耍的雅马哈JOG。小巧的JOG显然不适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王星”。的确没必要犹豫,我对这款已在本地“爆款”的实用型踏板车早就熟悉了,身边骑这车的熟人很多,评价都不低。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3)

那辆黑色的“海王星”陪了我两年多,风里雨里干了两年多粗活重活,后来又被一个亲戚硬“讹”走去送快递,直到快递网点倒闭也没能骑坏它,只是例行保养和换了皮带等小部件。这期间,我因工作关系遇到了大量豪爵的产品,印象最深的是那款非常棒的GD110跨骑车和“红宝”踏板车。在GW250上市之后,我也在第一时间跟同事做了试驾,除了对这款车的重量不满意之外,我感觉:借助这款性能不俗的豪爵史上最大排量的街车,大长江集团又登上了一座高峰,即将开始又一轮腾飞……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4)

2017年6月,在豪爵DL250多功能车上市之际,我以随队媒体和候补车手的身份参与了豪爵自由之旅车队的穿越活动,与来自各地的队友一起从北京骑行到了成都。这一路,我们翻越了秦岭和大巴山,探访了川北秘境,我对这款原本并不看好(嫌弃排量小)的DL250是越骑越喜欢。这次旅行是我时隔多年后又一次长时间与豪爵产品相处,尤其是在翻越秦岭时与大部队走散后的那段深山穿越,DL250的便捷操控和扎实车体让我彻底打消了顾虑,轻轻松松翻越重重大山,连夜赶到了嘉陵江畔的略阳县城。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5)

通过这些年的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我对豪爵品牌乃至大长江集团的印象从“保守、迟钝”渐渐变成“务实、稳健”,感觉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企业——生存的智慧,成长的智慧。诞生以来,他们首先做的就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为庞大的“实用群体”提供了优质的产品,用良好的口碑让市场滚雪球般壮大。同时,在与国外摩企的合作中,大长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通过消化吸收拥有了领先业界的自主研发平台,豪爵品牌在动力核心、车型开发等方面的实力,业界有目共睹。总之,在本人眼里,如果豪爵(大长江)是一个人,一定是一个城府极深的智者,雄心勃勃却又不露声色,稳扎稳打从不轻易出手,出手就要稳操胜券。

豪爵国内交接期是多少年(行业资深编辑眼里的豪爵)(6)

近年来,在切下摩市最大那块蛋糕积蓄了雄厚的实力之后,大长江在研发方向和产品布局上有了明显的调整,在车型定位方面向车迷群体的倾斜比较明显,在车迷圈的关注度也是持续走高。

在本专题的执行中,我接触的许多豪爵车主都是大长江的老用户了——第一辆车是豪爵,升级之后仍买的豪爵。从这些车主身上,你能看到一种叫“品牌忠诚度”的东西,在中国摩托车行业,这是一种很罕见更令人欣慰的现象。在我接触的几个豪爵经销商中,对比他们代理的其他品牌,大长江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方面面都给了他们最高的满意度……

现在,同行们早已用各种数据分析来证明了大长江的过去有多么辉煌。而在我眼里,大长江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