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我们开通免密支付(小编默默关上了)
网上购物,轻轻一点“支付”就ok,连输入密码都省了。免密支付,你应该听说过,甚至已经在使用。
现在很多移动支付应用都有小额免密功能,开通这一功能后,一些小额交易无需密码就可以完成。
然而就在你以为移动支付又向便捷迈进了一步时,有不法分子已经利用免密支付的漏洞,将手伸向了你的手机钱包;也有支付平台利用漏洞,用户发现自己的钱莫名其妙就被扣走了……
什么是免密支付?
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就是小额支付无须密码和消费者签名即可完成。在国际上,小额免密免签已是成熟的支付方式,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也广泛普及,是银行卡默认开通的基础功能。
去年6月1日起,中国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上调至1000元。
今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闪付银行卡。据悉,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该功能,均是默认被开通了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是默认开通项?莫名其妙就“被支付”了?作为消费者,我们该怎么保护好自己的电子钱包呢?
免密支付有啥陷阱?
先举个栗子——
去年,苹果App Store爆出了大规模的“免密”盗刷事件,受害者多达700余人,最多的一位用户被盗刷了1万多元。
这些用户都开通了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用以购买App Store的产品与服务。盗刷者利用免密支付的漏洞,绕过密码、指纹等安全验证手段,大量购买了App Store的产品与服务。
而在受害者中,很多人还将支付宝的“花呗”也做为了Appstore的支付方式之一,这使得有些受害者明明支付宝账户里没有一分钱,却因为“花呗”欠了数千元。
网友叶女士称,曾在趣店集团的“来分期”借款,还款后取消了此前签署的“来分期”在支付宝的自动代扣协议,也关闭了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然而还是被支付宝自动扣款。
无独有偶,多位网友说,有疑似被盗用身份信息后,用来开通分期账号,莫名其妙就收到扣款信息,在支付宝平台被趣店自动扣款。
但其实,并不只是支付宝一个应用程序的免密支付会存在问题。
来自360手机卫士的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围绕免密支付产生的纠纷和诈骗日趋高发,例如某些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平台会在购买会员时先推出一个“1分钱体验一周”、“1元钱体验30天”等活动,然后同时为用户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两大功能,如果用户开通了免密支付且没有留意到这个条款,那么就很有可能每月都会支付相应的费用。
除此之外,有电信诈骗分子将各种木马、钓鱼网站伪装成正常的购物链接,引诱用户点击。用户一旦点击了这些链接,诈骗分子便可以通过免密支付功能顺利转移走用户的账户余额。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细思极恐?
如果还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有没有开通免密支付功能,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支付宝为例——
第一步,打开支付宝,下方点击“我的”页面,右上角进入“设置”
第二步,点击“支付设置”
第三步,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第四步,查看自己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扣款的项目,可分别选择关闭
而微信,可以在“支付”-“自动扣费”可查看到免密支付的相关信息。
当然,也不仅仅是购物平台和电信诈骗分子,可能身边人你也要有所防范。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曾经审理过这样一个案件:小林和小高本是同寝室的室友,偶然的机会,小林发现小高的微信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小林找机会趁小高没注意,用小高的手机,分十余次窃取小高微信所绑定的浦发银行卡内的钱,共计2000余元。
顺义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财物,构成盗窃罪。最终,小林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顺义法院刑庭庭长宋素娟说,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会借助免密支付功能,趁人不备使用他人手机给自己微信、支付宝转账、发红包。她提醒,这类犯罪多是熟人作案,被害人一般对自己的手机疏于管理,加之双方关系密切,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电子钱包?
宋素娟建议,首先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尽量不让他人使用,也最好不要开通小额免密功能。同时将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里保障支付安全的功能全部打开。
敲黑板!此外,还应注意:
付商品款项时,如发现页面上有“我同意”“授权”等字样的条款选项,要仔细浏览,不要轻易授权“免密支付”等功能。
在设置免密支付时,要考虑到在该平台消费的频率和额度,对于那些使用频度低或平均消费额度较高的平台,用户尽量不要开通免密支付。
避免使用生日、手机号等作为密码,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在开通免密支付时,要给免密支付设定月度限额或单次支付限额,避免损失扩大。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 石慧 审核:傅德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