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人生没有捷径(从农村娃到亿万富豪)

李震人生没有捷径(从农村娃到亿万富豪)(1)

《梦能成真》与《领先一步》在京首发。

李震人生没有捷径(从农村娃到亿万富豪)(2)

山东农民企业家、“绿灯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月震。

齐鲁网财经频道9月4日北京讯(记者 董光强)从当年一个只有几十人,一个生产车间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如今占地1000余亩、固定资产10亿元、年产值达30余亿元、拥有126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他从两次创业失败的穷小子到梦想成真的亿万富翁,却表示“我就给孩子说,谁也别想要我的钱,我到死的时候,我的钱要全部花了”……近日,真实描述山东农民企业家、“绿灯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月震个人创业经历和企业管理智慧两本新书《梦能成真》与《领先一步》在京首发,记者也借机采访了这位“与众不同的鲁商”。

穷小子“不走寻常路”

李月震是山东阳谷县李丙东村李文亮家里最小的儿子。这是一个小康之家,李文亮是村干部,妻子务农,他们已经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通常喜欢给儿子取个女孩儿名,叫李月珍。因为是排行第二的小儿子,所以家里人唤他“二小”。不料二小长大后颇为嫌弃这个疑似女孩儿的名字,一心想着改名字,后来趁着人口普查的时候得偿所愿,选了个“震”字,从此变成了“李月震”。

在做电缆之前,李月震干过很多买卖,他开过服装店,倒过煤炭,做过蜡烛,甚至做过月饼和点心。李月震说,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村干部,但也热衷副业,后来还到佳木斯卖过电线电缆,干了五六年,回家后给每个孩子都盖好了房子。”

但李月震的父亲却觉得,不能坐吃山空。1994年,他带着孩子们到济南做起了电缆生意。经过两三年的磨练,李月震对做电缆生意的各项事务熟稔于心,父亲主动提出要回老家养老,就把小店给了李月震。

“赌赢了,毕其功于一役;赌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李月震放手大干一场。到了2000年,李月震在济南的小店已经完成了四五百万的资本积累。那一年,恰好是李月震的而立之年。

2002年,李月震借国家出台“3C认证”的契机决定回阳谷老家建电缆厂;2004年农历的二月二,李月震在老家的电缆厂正式启动,同年注册“绿灯行”品牌;2007年,已在山东的17地市级开设“绿灯行”门店;2011年,成立绿灯行大学,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在李月震的好友、长城传媒董事长王鲁地看来,李月震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记得李月震董事长打电话,说家里厂子正在开始建,从经销转向生产,没有自己的名字。当时四大电缆生产基地,他想创造自己的品牌,说明李月震董事长不走寻常路。”

“零保留”真实讲述创业成功之道

谈到出书的初衷,李月震告诉记者,出书不在于企业大小,不是炫耀。因为这本内容肯定能帮助社会一些初步创业的人,能少走一些弯路。

出版人张钰良介绍,《梦能成真》是一部描写李月震先生26年创业道路的图书,呈现了当代企业家价值观、世界观的变革。“一名草根农民从困顿到创业,从创业到立业,从立业到成功,李月震在书中首次打开“鲁商”创富锦囊,“零保留”讲述创业成功之道,并以此激励年轻人的创业斗志,为年轻人提供成功的思路,他的故事比马云更值得参考”。

书中大量记述了李月震创业的辛酸经历以及后来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详细讲述了他从一间小作坊做起,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逐渐将企业发展壮大,进而形成现在拥有三大工矿生产基地的产业集群。另外,书中还记录了李月震关于未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梦想,展现了农民企业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瞻思考。

《领先一步》一书则不仅详细记录了“绿灯行”企业十二年来艰苦创业的经历,而且从产品质量、品牌建立、人才培养、营销策略、企业文化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如何一步步发展,最终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成功经验。

规划启动大学生回乡创业扶持计划

“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而是社会的。所以我更要想着怎么回报社会”,李月震说。

山东阳谷县定水镇党委书纪周凤举告诉记者,截止2012年底,绿灯行电缆厂解决了周边村庄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在绿灯行电缆厂工作的李丙东村村民高达全村人口的80%,他们的收入比入厂前翻了几倍;另有一部分李丙东村村民在全国各地经营着绿灯行牌电线电缆,他们已成为了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记者了解到,李月震投入大笔资金,为周边村庄安上了明亮的路灯,引来了干净的自来水,修建了整齐的柏油路。每逢老人节和春节,给附近村庄的老人和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和油、鸡蛋、面粉等慰问品。为每位员工的父母发福利,送祝福,成为绿灯行电缆厂十年来的惯例。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瞄向大城市的时候,但是家乡继续他们的学识改变面貌。现实情况是目前大学生回乡创业积极性不高,面临很多困难。”在新书首发式现场,李月震透露“绿灯行”未来规划启动大学生回乡创业扶持计划,为回乡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助大学生圆创业梦。“绿灯行”可以提供支持贴息贷款,创业指导,资源倾斜等全方位扶持计划。如果创业者对绿灯行有兴趣,经过考核可以成为绿灯行特别经销商,经营代理绿灯行电缆等产品。”

“我到死的时候,钱要花了”

在提问环节,齐鲁网财经频道记者抓住机会,向李月震抛出了“如何看待山东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看待企业的继承问题,会不会把企业交给两个孩子来经营”两个问题。

李月震表示,民营企业都会面临资金、人才和同行竞争、产品更新换代等诸多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首先要把自己资金先设计好,不要盲目扩张,管好自己的钱。第二要给员工,尤其高层要做好深层次的沟通工作,抓住骨干力量,保证骨干别流失。”

“企业下一步往哪走,会不会给孩子,这个事我经常考虑”,李月震坦诚的说。接下来的回答更让大家吃惊,“我就给自己的孩子说,谁也别想要我的钱,我到死的时候,我的钱要全部花了。我老婆说你傻,钱给别人行,给自己不行。我老大22岁,小的才12岁。我侄子跟我在一块,我侄子今年是26岁,我说你们弟兄都一样,谁有本事谁干,没有本事聘请外人。另外传承的问题,如果没有本事不会给你,钱的问题,我现在这样想我以后肯定要这样做,我的钱要做慈善,我要花了,孩子可以再赚。”

李月震告诉记者,怎么向阳光发展,怎么做百年企业,因为现在不到时候。我们计划要学习西方国家,学习我们中国的百年企业,另外要聘请专业的团队做好设计。“这方面我没有经验,只能由外人来做这方面的事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