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0条君子原则(论语说君子有三变)

《论语》中有大量的篇章涉及君子的讨论,可以说“君子”是孔子心中为人处世的一个标杆,无论孔门七十二贤如何贤德,孔子却也没有称呼谁为君子,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论语》中关于君子的三变,这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怎么还变来变去的?听我来聊一聊吧。

论语10条君子原则(论语说君子有三变)(1)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就是说,没有接触远望他的时候,觉得他端庄严肃;接触他的时候,觉得他性格温和;听他说话呢,则感觉他非常严厉,很有分量和坚持。

我们大家评价一个人,除了评价他的容貌和作为,是不是还经常说一个词叫做气质,那“气质”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通过体态、谈吐、处事综合而来的一种气场,而《论语》中这三变,就形成了君子的气质,为人端庄,待人温和,却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因此在很多事上显得格外严厉。

论语10条君子原则(论语说君子有三变)(2)

宋朝时有个词人的名字就是以引用了《论语》中“君子有三变”这个典故,就是婉约派开山词人“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

他科举落榜之后写了一首《鹤冲天》,非常狂气,那原本皇帝宋仁宗是非常地欣赏柳永的词,经常让宫女演唱,词里说说我暂时落榜没关系,不过是“明代暂遗贤”,宋仁宗一听不乐意了,说你不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那好啊,就让你一直名落孙山,于是御笔一批说他“且去填词”。

论语10条君子原则(论语说君子有三变)(3)

当然这是后人编排的故事,柳永的词作在儒家看来或许是缺乏那种君子的气度的,有一点靡靡之音的味道。没有达到像他名字所说的君子有三变的端正厚重的层次,当然,从这个方向来考量他是不公平的,我还是非常喜欢他的词作的。

只说这个三变,并不变来变去的君子形象,而是由内而外自成一体的,有他的厚度。我们与人相处,也是从一个初步印象渐渐加深,直到了解到这个人的本质和真心,那么君子呢,虽然不会一眼被看透,但在原则性问题上,他们是始终正直坚守的,就像孟子所说的那种“浩然之气”。

好了,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有人生厚度的君子,不如试一试平常多观察与多思考,在生活中辩证地去考虑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