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原文第一章解读(道德经导读-第一章)

原创 赵少宾

【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非恒名也③。无,名万物之始也④;有,名万物之母也⑤。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⑥;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⑦。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⑨。

【注】

①道:第一个“道”,指规则;宇宙的本源、本质;引申为原理、原则、规律、真理等。第二个“道”指说明、解说、解释等。

②恒:通常的、普通的、流行的。这里的第三个“道”,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道理;一个是与第二个“道”相同的意思,指说明、解说、解释等。

③名:第一个“名”,指道的相、状态,即道的本来面目。第二个“名”,指说明、表明,名状的意思。第三个“名”,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名字、叫法、说法;一个是第二个“名”相同的含义,指说明、表明,名状的意思。

④无:无形、无相、看不见的、没有、空。名:叫做、称为。

⑤有:有形、有相、看得见的。母:母体、根源、来源、起源。

⑥恒:保持、一直。欲:欲念、念头、有思。眇:细微,微之极也(王弼注)。

⑦徼:边界、边际,引申为奥妙的意思。

⑧谓:称呼、指称。

⑨玄:玄妙、深奥莫测。门:门径、发源处。

【译】

“道”可以用言语来表述,但它并非人们理解的那种一般的“道”,并且这里的讲述,也不是人们熟悉的那种通常用的讲述方法。“道”的实相也可以指称和说明,但它并非人们大脑概念中对道的普通的叫法。“无”,可以称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本,即浑沌未开之际的存在状态;“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细微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解】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开篇第一句就讲明了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道,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不是人们能够轻易理解和接受的。最珍贵的,往往不被人珍惜,就是因为他不理解。人们看待事物,总是以“价值”来衡量,先问“这东西有没有用?”、“值不值?”。实用主义者不大喜欢抽象的、“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呵呵。老子讲的这种根本大道更是没几人知道,知道的也不轻易给人讲,因为讲了也不相信,甚至会嘲笑,“下士闻道,大笑之”。所以庄子在《齐物论》里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里还有一层含义人们都没意识到。老子上来就把这几句话写在前面,是给人一个提示: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上理解我写的东西。所以他说“非恒道也”,就是说他在以不同于人们熟悉的“知识”表述的方式来讲。

宇宙形成、运行、生生不息的动力与机制,或者说规则,一直以来是人们穷尽智慧与想象也没搞明白的,它的深奥和神秘吸引着一代一代人不懈地探索,在人间诞生出不同的宗教、不同流派的哲学试图解释宇宙与世界,也有无尽的文学、艺术形式的作品发挥想象来描述对宇宙、世界、人生的猜测,有史前文明的河图、洛书及由此演绎出的周易、八卦等“模型”试图探索宇宙的本源,更有兵家、医家、墨家、农家等诸子百家各自的理解与运用。但,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不同于以往所有人的讲述。它的内涵远不止文字表面的含义,同一句话,在不断用心去感悟的过程中,你会领会到它的含义发生变化。所以,它是立体的,每句话都有一层一层的不同的含义。

道德经的原文第一章解读(道德经导读-第一章)(1)

不只是《道德经》如此,所有称之为“经”的书籍都是如此。“经”,是“经脉”的“经”,它的内涵贯穿天、地、人三才不同层次的运行规则。

既然“非恒道”,所以,研究者在语法、修辞、逻辑上的研究也就是多余的了。因为文字本身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有限”无法表达“无限”。文字只能表达已被发现的事物,未知的则无法表达,勉强表达出来,因为听的人或读的人脑袋里没有对应的概念,也无法正确理解。所以,不把它当作知识用脑读,而是要当作“未知”用心去读,才能领会他所要表达的更深层的真实含义。

无,孕育万物;有,生发万物。这里的“无”和“有”是借用已有文字来称呼,但它想表达的又不是人们现在对“无”和“有”的认知,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脑袋里的“无”和“有”的概念,是不足以理解老子的意思的。但老子没办法,只能借助于这两个字。如果你陷入这两个字本身的含义,你只能做研究,比如看到的宇宙星系、星球、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虫走兽等,于是有了科学。但其背后的玄妙规则却看不到。若想明白究竟,必须放下这个表面的概念,否则就会被框住。如同乘船过河,上岸后就不要背着船走了,因为船只是用来把你渡到对岸。

《心经》里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色”和“空”与这里的“有”和“无”是同一个意思。在某一境界中的“有”,于更深(高)一层的境界又成了“无”,层层如此。所以,从整体上看,“有”和“无”是一回事。

【演】

“我说的,并不只是我说的”、“听音,要听弦外之音”,便是“非恒道”最通俗的一种。

中国文化素有“文以载道”的理念,强调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作品的形式、内容、内涵三位一体。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所以,作者通常会赋予作品不同层次的内涵,而这却是隐藏在形式与内容之后的。读者/欣赏者的参悟能力不同,收获也就不同。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对不同人来说,“看”到的是不同层次的“质”,至于是不是“本”,那就取决于读者/欣赏者在心境、文化素养乃至生命境界上与作者的距离。

拿五大名著来说:

《三国演义》通篇打打杀杀、攻城掠寨,帝王将相、英雄好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但这部小说的意义绝不是表面的征杀,它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将“义”的内涵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明白什么是侠肝义胆,什么是义薄云天,以此阐释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准则中的“义”是什么样子的,后人遇到事情有非常形象的榜样可参照。它的名字也道出通过三国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演示“义”字的内涵。

《封神演义》同样又是演示的“义”,只不过这里的“义”超出了人间社会生活的规范,演的是仙界的大义。当天象变动时,会带动人间社会形式的变化乃至朝代的更迭。顺应这个天象变化的行为就是义,违逆这个天象变化的行为就是不义,展现给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匪寇为主角的小说。从逼上梁山或诱上梁山的聚集、壮大,到接受招安、剿匪、败落,故事本身不重要,隐含在其中的“盗亦有道”、“替天行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才是作者要种植在人们心里的文化种子。

《红楼梦》的人间大梦迷住了太多人,它的精髓是那首《好了歌》。宝玉的生命构成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石头,一个是神瑛侍者,黛玉等也都不是凡人,下凡不过是出演了一场戏。为了让人理解人生真谛,作者用了那么浩大的篇章编织了一场人间大观园的春秋大梦。走过红尘,历劫情幻,大梦方醒,才知自己下凡不过是出演了一场戏,哄了周遭人或喜或忧十九年,曲终戏毕,冤孽偿清即散场。而且,以补天石对人世的好奇比喻人对尘世生活的追求,用到头来一场空的结尾熄灭了石头对人间富贵荣华贪恋的念头。以此警示世人莫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应像神瑛侍者那样把生活当作修行,红尘炼心。于是最后宝玉换了扮相,披一猩红斗篷,光头赤脚,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

《西遊记》的奥妙堪称绝世!简直是章章神奇,页页天机,将天地构成、生命构成、修行真机尽泄!可惜的是,几乎所有人只看到了大闹天宫和师徒几人降妖伏怪的故事。这部名著的真正核心是每一章中的诗句,概括了因何设置这一难,妖怪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心性如何在其中提升,修行的境界在此时的状态等等。哲学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向何而去?这部书给出了无比详实的答案。人类几百年来无数哲学家视而不见!何为天机?明明白白写在纸面,你睁着眼一个个字读过去愣是看不见。《西遊记》的作者就这么牛!

关于“有欲”、“无欲”观其“眇”与“徼”,我想到一则塑杜甫像的故事。

清代《夜雨秋灯录》记载,四川总督某公重修葺百花洲的草堂寺,亭台水榭、游廊厅房很快都修缮一新,惟独新塑的杜甫像出现问题。总督发怒,认为泥像太丑,不像杜甫,要求毁掉重塑!

工匠说,从唐朝到清朝,间隔一千多年,谁都没有见过杜甫真容,只是照前人塑好的样子,依样画葫芦,不知怎样的杜甫才是真杜甫。成都太守又招募了十几名工匠,均是四川的雕塑名家。但他们也都塑造不出杜甫的气象,所以也都放弃了,为此,工事耽搁了一年多。

一天,忽然有位老先生来应募。通过测试后,太守让老先生到草堂塑像。老先生要求草堂内的人全都离开,然后关上大门,自己在里面盘腿静坐。到了第三天,老先生忽然大叫着跳了起来,开始动工,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塑成了杜甫像。

成都太守请总督到草堂寺验收。总督刚刚走上台阶,抬头仰视塑像,立即高兴地说:“塑成了。”急忙走进殿内,跪在地上叩首说:“这才是真正的饭颗山头戴竹笠的杜甫真容啊!”

总督召见老先生,看他只是一介老态龙钟的布衣,问他塑像的技术为什么如此高明?老先生说:“我也不知道杜甫像是什么样。但我一生熟读浣花翁杜甫诗集。往往掩卷深思,心中反复琢磨,又常常在梦中看见一个人,脸色白皙,长着长胡须,站在几案之间。这尊杜甫像,就是我的梦中之人。”

老先生的打坐入定与日常的读诗,一个“无”,一个“有”,创造出了栩栩如生的杜甫像。

其实,在古代,文人墨客在写字前、在抚琴前,匠人在开工前,都要先打坐净心的。符合了道的规律,灵感就源源不断。就像有无形的电线连通了能源一样。

【用】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对《道德经》非常推崇,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故此,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曾伴随他50多年之久,走遍世界各地。他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琴盒中。梅纽因来华演出时,与中央乐团指挥李德伦先生第一次见面就说“你能和我讨论一下老子的《道德经》吗?”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哲学家。

音乐演奏,演奏者必对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思想与情感、乐谱等了如指掌,探究音符的轻重与节奏,慢慢对整部作品技术性的结构能够把握。同时,演奏者还需要用情感连接音符,用自己的心灵感受音符背后的精神,当不再试图解析作品,而是放空自己,作品的精神内涵便慢慢流淌入心,达到人乐合一、人琴合一。

音乐表面的音符、旋律、节奏等这些可感知的“有”,与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等“无”是统一的,能够完整地表现出来,是演奏家毕生的追求。

在文字或语言表达中,优美、含蓄、浪漫的表达,要比通透无比的一句“卧槽”行天下有教养的多。一句古诗,要比一篇白话耐人寻味的多。一首古典乐曲,要比一首摇滚入心的多。一句哲理,要比一通训斥管用的多。艺术的价值,不同于古董,它不取决于年代,而取决于内涵。美,永远能打动人心,但永远也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

中国画的留白构图法,是以一种无实际物相的方式去表达画面中的意境,以无相表达意象,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是遵从道之理的,“知其白”方能“守其黑”,所以中国画虽是在“黑”处着墨,但实际对白异常讲究,这里的黑白运用,就代表着有无、虚实、明暗的关系。

道德经的原文第一章解读(道德经导读-第一章)(2)

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实用,而对那些不能“当饭吃”却能塑造健全人格、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课,则能减就减。教育的目的偏离了教育的使命。近些年的“全人教育”理念,就是在纠正过去的问题,将培养工具的理念转为培养人,将培养有文化素养、有人际互动能力、有敏锐思考力、有审美能力、有创新能力和学习力的充满灵性的人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就像庄子说的,房子之所以能用,不在于看起来实用的框架,而在于其空间的“无”,这便是“无用之用”。

《大学》中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浮躁的时代,能让自己沉下心来做事,需要些勇气强迫自己。但付出是值得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