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算是水浒中特别经典的故事了,早前还入选到语文教材中过。

故事讲述鲁达和史进等人喝酒时,遇到卖唱的金翠莲父女,哭诉被郑屠骗婚欺压的遭遇。

怒不可遏且充满正义心的鲁达,在资助金翠莲父女逃亡以后,就找到郑屠将其三拳打死为民除害。

但其实细看故事就会发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并不仅仅是为解救金翠莲父女,而是明显奔着绰号“镇关西”去的。

鲁提辖为啥对“镇关西”耿耿于怀嘞?为啥说这个绰号本应该是鲁达的呢?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1)

1、鲁提辖拳打郑屠并不简单

按照以往对拳打镇关西的讲述,鲁提辖是为了解救金翠莲父女,才三拳把恶霸郑屠给放倒了。

但其实细看一下剧情就会发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绝没有那样简单,也不仅仅是为了惩恶扬善。

因为拳打镇关西是鲁提辖最不划算的选择。

鲁达在渭州府是什么身份啊?小种经略相公府里的提辖官,大小也是有武职在身上的。

而且他原本是跟着老种经略相公混的,是近期才被借调到渭州府的,小种对他也是相当的袒护。

以至于鲁提辖在三拳打死郑屠后,因为有经略府提辖的武职护身,渭州知府压根压根不敢带人去抓他。

鲁达系是经略府提辖,不敢擅自径来捕捉凶身。

没办法只好去轻视鲁达的上司小种,小种得知鲁达打死郑屠后,表面上认同知府对他的缉捕,但实际上警告知府不许乱来。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2)

尤其是不能让鲁达偿命,因为鲁达是关西的武将,以后上阵厮杀还要用他,甚至还搬出他爹老种吓唬知府。

其实就是绵里藏针地把鲁达保下来了。

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所以鲁达虽然只是个芥菜籽大小的提辖官,但他是实际在渭州府的地位可不低,他背后的有的是大佬撑腰。

因此以鲁达经略府武将的身份,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解救金翠莲父女,毕竟按照金翠莲的话来讲,她们可是被郑屠骗婚的受害者。

郑屠用“虚钱实契”的方式骗婚,还让金翠莲父女北上巨额债务,就算去京城找赵官家告御状,郑屠也不在理吧。

鲁提辖搭救金翠莲父女,完全可以带着她们对质公堂,我不信鲁提辖在渭州府这么横,知府敢不给他几分面子。

郑屠哪怕给知府送银子,知府也不敢得罪鲁提辖吧?就算最后不能惩处郑屠,最起码能免除金翠莲父女被敲诈的债务吧。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3)

前提是金翠莲嘴里说得得是实话。

就算鲁提辖懒得找知府主持公道,按照原著中他资助并且放走金翠莲父女,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她们的搭救。

这件事已经可以翻篇了。

结果鲁提辖在放走俩人后,还是跑过去找郑屠算账,故意激怒郑屠俩人进行斗殴,导致郑屠被三拳放翻了。

所以看整个事件的过程,鲁提辖确实搭救了金翠莲父女,但又不仅仅是为了搭救她们,而是很明显对郑屠还有恨意。

就是特意跑过去找事打他的。

2、让鲁提辖不爽的是绰号

除了要搭救金翠莲父女外,鲁提辖跑去激怒郑屠动手,其实是因为郑屠还有一桩罪:

那就是不该有“镇关西”的绰号。

这是鲁智深开打三拳前,特意当众宣布的郑屠罪名,自己就是为了绰号才揍他的。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鲁提辖话里表露的意思很明显,他先是简略介绍了下自己的出身,为了绰号的事做铺垫。

我跟着老种经略相公混,一直混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得高位上,我叫“镇关西”才是实至名归啊。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4)

你一个操刀卖肉的屠户,你什么身份心里没有点数吗?你多大脸啊就敢叫镇关西?

用《阿Q正传》里赵太爷的话说就是:

“你怎么会叫‘镇关西’,你那里配叫‘镇关西’,你敢叫‘镇关西’?”

鲁达此时的心态跟赵太爷差不多,阿Q姓赵就是玷污了这个姓,郑屠叫镇关西的绰号,就是恶心了这个绰号。

至于说为金翠莲报仇,那只是顺手捎带上了而已,要不然那里还有正义性可言,纯粹就成自己报私仇了。

其实鲁达对郑屠绰号不满,在敢听完金翠莲讲故事时,就已经表露出来了

他上去就先问:

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

打听镇关西是啥来路,在得知郑屠就还是镇关西后,鲁提辖登时就急眼了。

俺只道哪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

并且表示自己现在就要过去干掉他:

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5)

这里已经表露出鲁提辖要干掉郑屠,一方面是同情金翠莲为她们出气,一方面就是对这个绰号非常不满。

因为鲁达觉得自己才是镇关西嘛,你郑屠叫镇关西对我就是一种讽刺,因为鲁提辖此时正处在事业的低谷期嘛。

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他原先在延安府跟着老种混,而且一直混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的位置,很明显这是个高位。

结果他现在被调任到渭州,帮助小种坐镇渭州经略府了:

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个提辖。”

关键职务还从经略使,变成了低到不能再低的提辖官了,就像老都管讽刺杨志说的:

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

这种过山车一样的仕途遭遇,鲁提辖的心里肯定极其不爽,换谁都得被整破防了。

当然老种降职把鲁达贬到渭州,肯定是有老种经略盘算的,要是不把鲁达降到底层,小种哪有提拔他的机会啊?

小种没办法提拔他的话,那鲁提辖能真心给小种卖命吗?小种能真正控制住鲁达吗?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6)

不过这背后的升贬逻辑,鲁提辖是没有心思去研究的,他现在心里就剩下不爽了,迫切地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

正好得知郑屠居然敢叫镇关西,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这不就是讽刺以“镇关西”自比的鲁提辖吗?

所以郑屠就遭殃了。

其实鲁提辖就是因为绰号来找事的,按照他的打算是要暴揍郑屠一顿出气,哪成想拳头太重把他给干掉了。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那这只能算是意外了。

3、“镇关西”原本是鲁智深的绰号

上面鲁提辖关于绰号的执拗,是依据水浒原著的剧情解释的,其实这里还有另外一个解释。

其实郑屠的“镇关西”绰号,就是水浒作者埋的一个致敬梗,因为“镇关西”原本就是鲁智深的绰号。

毕竟水浒成书的过程非常繁杂。

历史上先有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宋江起义被镇压后有了《大宋宣和遗事》,这里面已经把宋江起义给演义化了。

而且里面的剧情也是现在水浒的蓝本。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7)

此后元代又出现了各种水浒杂剧,逐渐在《宣和遗事》的基础上丰富故事,也让部分人物变得更加形象立体。

遗事就有鲁智深最初的形象勾勒了:

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

鲁智深的形象在元杂剧中逐渐形成,他并不是《水浒传》中原创的故事人物,水浒不过是照搬并丰富了杂剧的人设而已。

杂剧中作为主角或配角出现的鲁智深,其形象就已经是出家为僧的形象,并且具体指出是在五台山出家。

最终在梁山泊落草为寇的。

然而在元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中,却提到鲁智深的绰号不是花和尚,而是叫做“镇关西”。

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才落草。”

这里很明显地提到,镇关西原本就是鲁智深的绰号,到水浒里才被转移到郑屠头上了。

所以鲁提辖对郑屠的绰号耿耿于怀,其实是作者致敬了元杂剧中的设定,同时也丰富了鲁智深出家前的剧情。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8)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部杂剧的剧情也被照搬到水浒里,就是有人假冒宋江和柴进,抢了荆门镇刘太公的女儿。

杂剧里则是有人冒充宋江和鲁智深而已。

不过里面也确实提到,李逵讥讽鲁智深为花和尚,不过那时误会鲁智深劫了女子而已。

在水浒里花和尚则是他的正是绰号,不过这跟鲁智深打家劫舍无关,而是因为他身上有花绣导致的。

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诸如水浒中还提到花胳膊陆小乙等,主要就是因为身上花绣导致的,不过鲁智深也确实是草莽和尚。

至于镇关西则成了对杂剧的致敬。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简介(为了镇关西的绰号)(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