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体味陶渊明(和您一起读经典)
初中和高中,我们曾学过很多古文,其中很多都是我们当时所痛恨的“背诵全文”。一晃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古文,你还记得多少?人生经历了那么多之后,那些当初能够脱口而出的经典句子,你懂了吗?
【原文】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渔人发现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风景优美。)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写渔人如何进得桃花林的。表现了道路的曲折,林的隐蔽和幽深)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入山后,看到的情景: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赏读】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了起来。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感谢关注,感激阅读,欢迎参评、转发和收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