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巨著百科全书(文化之约兵学圣典)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典籍里的中国》上新,8月7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六期《孙子兵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兵学巨著百科全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兵学巨著百科全书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典籍里的中国》上新,8月7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六期《孙子兵法》。
在前五期节目《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中,观众已经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农本思想、仁爱思想及科学精神、实录精神等。本期节目则聚焦军事典籍,让观众了解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节目把《孙子兵法》中的智慧与孙武著书立说、定国安邦的故事巧妙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深刻道理,进一步理解我们“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
司马迁《史记》中有两位“孙子”,著述《孙子兵法》的到底是谁
关于孙子生平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据《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鼎鼎有名的“孙子”: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为孙武;孙武以后百余年的战国时期,齐国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则是孙膑。
但是在古代,对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谁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孙武所作,有学者则认为是孙膑所作。
随着疑古风气的发展,北宋就有学者怀疑《孙子兵法》不是孙武所写。比如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就注过《孙子兵法》,他认为其书是“战国相倾之说”,既然是战国之说,那肯定就不是出自春秋时期的孙武之手。钱穆则在《先秦诸子系年》中经过考证,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是同一人,《孙子兵法》则是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
为什么不断有人怀疑《孙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孙武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献中关于孙武的权威记录比较少。关于孙武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及后来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但是也往往只是只言片语的记载。从常情来推测,对于孙武这样一位当时名震天下的军事家,其事迹却少之又少,难免让后世学者在研究的时候产生疑惑。另外,《孙膑兵法》失传,人们见不到《孙膑兵法》,所以就怀疑《孙子兵法》或许就是《孙膑兵法》。
那么,这个悬了千年之久的历史公案是怎么破解的呢?这多亏了考古学的发现。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西汉墓葬里出土的竹简,解开了《孙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谜——证实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其书,而《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的孙武所作。
对此,国防大学薛国安教授解释道:“因为东汉末期,《孙膑兵法》就已经失传了。孙膑被庞涓挖了髌骨之后,发奋著兵书,1972年山东临沂发掘出来西汉的竹简,让《孙膑兵法》得以重新面世。戏剧里边提到‘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这段话是《孙膑兵法》里边的,讲的就是庞涓被孙膑的谋略调动得团团转的故事,这证明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兵书,悬疑千年的一个谜案迎刃而解了。”
25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孙子兵法》这样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点是学界公认的,那就是《孙子兵法》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孙子兵法》在产生以前,应该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孕育过程。促成其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为《孙子兵法》的出现提供了时代背景;其次,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兵书兵学理论成果面世,如《军志》《军政》《司马法》等,为《孙子兵法》提供了理论上的先行;同时,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成为《孙子兵法》形成的文化土壤,尤其是这一时期的齐国文化崇武尚智,更是直接促使《孙子兵法》出现在齐国。
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孙武的家族一直崇尚军事。孙武其实不姓孙,而姓陈,祖上是齐国的贵族陈完。自从齐桓公之后,陈完的后代不断壮大,成为齐国政治军事的重要力量。后来他们改姓田,孙武的爷爷本来叫田书,是齐国著名的将领,因为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
据说孙武幼年就把家族珍藏的各类军事理论书籍学完了。而他的爷爷又是一名军事将领,在实践上给了他很多教益启发。
理论加实践,孙武必然会成为一名成熟的军事理论家。换句话说,孙武的天赋与努力,则是《孙子兵法》产生的主观因素。
或许,上述因素正是《孙子兵法》之所以产生于中国而不产生于外国,之所以产生于春秋而不产生于其他时期的主要原因。
从齐国到吴国,让《孙子兵法》大放光彩
公元前532年夏,齐国发生“四姓之乱”,由田氏联合鲍氏,趁执政的旧贵族栾氏、高氏宴饮方酣的时候,突然包围了他们。经过激战,栾氏、高氏战败,其主要人物架施、高强两人逃往鲁国。
孙武为了避开复杂动荡的环境,离开了故土齐国,来到了新兴的吴国居住。孙武到吴国后,潜心隐居起来,继续研究兵法。
无论如何,孙武的光芒都是遮不住的。发现孙武这颗明珠的,正是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因楚王听信费无忌之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他被迫也逃到了吴国。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须发皆白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逃往吴国的途中。
伍子胥到吴国后,与吴国公子光结为好友。公元前514年,公子光成为吴国国君,即吴王阖闾。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广纳人才,任贤使能,励精图治,经文修武,立志使吴国摆脱长期以来受周边国家欺凌的屈辱地位。伍子胥自然成为他富国强兵所仰仗的重要人才之一。
一日,吴王登高台仰天长啸、然后叹息。群臣不知何故。只有伍子胥明白,吴王之所以登高台而长叹,是为找不到具有文韬武略、能够定国安邦的良将而苦恼。
所以,伍子胥连续7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就这样孙武进入了吴王的视野,正式登上了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
于是,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为将,常常与其探讨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是“圣典”。
《孙子兵法》既是“兵学圣典”,也是“哲学宝典”
历代军事家对此书推崇备至,唐太宗李世民曾叹服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诸葛亮也评价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我们今天常用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经典语句,就是出自《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虽然是兵书,却有着明确的“慎战”“止战”思想。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先人就认识到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所以《孙子兵法》闪现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慎战意识。
换句话说,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思想是建立在仁德之上的哲学智慧。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所写:“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孙子兵法》反对轻易用兵,特别强调对战争要慎重从事,多次提醒明主和良将要“虑之”“修之”“慎之”“警之”,明确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消弭战争、珍爱和平”的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这才是真正的兵家之道。一战后,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在荷兰避难时,曾读《孙子兵法》,当读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的时候悔恨不已。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时,特别提到《孙子兵法》中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作为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影响力堪称深远。除中国外,几乎整个东亚都在流传。到了十八世纪,《孙子兵法》还被翻译成法文、俄文、英文;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军事院校都在学习这本产生于2500年前的中国经典。“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写在《孙子兵法》开篇的这句话,无疑是其核心思想。如果,世人能从中体悟出“慎战”“和平”的哲学思维,则善莫大焉!
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智慧的“哲学宝典”。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孙子兵法》因其朴素而深刻的辩证思想,成为具备大智慧的“哲学宝典”,早已突破军事范畴走入了外交、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