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01、万人敌

中国古代史书在形容绝世猛将,个人勇猛时,会用到一个词——万人敌!

万人敌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项籍就是项羽(项羽名籍,字羽),这段记载意思是说,项羽小时候,叔叔项梁让他去读书,可项羽不喜欢读书,项梁只好让他去学习剑术。

结果,项羽又不想学。

项梁怒了,让你读书,你不读,让你学剑,你也不学,文不成武不就,你小子这是闹哪样?

项羽回答道,读书能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剑术只是单挑对敌,都没学习的必要,我要学就学万人敌。

项梁既为项羽挑三拣四感到无奈,又对项羽雄心壮志感到欣慰。

思量片刻后,项梁就教授项羽兵法(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名将)。

项羽口中的“万人敌”指的就是兵法,这也是“万人敌”的原意。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1)

《神话》项羽剧照,谭凯饰演的项羽是我认为最经典的项羽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武艺高超,骁勇善战。

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爆发,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一战成名。

此后,项羽迫降章邯,挥军灭秦,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威震天下。

公元前205年,项羽以3万精兵在彭城大败刘邦56万联军,震铄古今。

虽然,最终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被迫乌江自刎。

可项羽还是凭借彪悍的战绩,成为中国古代猛将的代名词。

项羽赋予了“万人敌”另外一层含义:力大无穷、勇猛无敌、军事水平高超的绝世猛将。

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项羽是中国古代第一猛将,真正的万人敌。

从此,万人敌成为史学家们评价猛将的最高评价。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2)

谭凯版项羽乌江自刎

可是,能被正史(即《二十四史》 《清史稿》)承认的万人敌并不多。

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包括项羽在内的万人敌只有16人。

02、关张之勇

项羽之后,汉朝名将辈出,兵仙韩信,曹参樊哙,周勃周亚夫,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邓禹贾复、寇恂马援等人无不是历代名将。

可《汉书》、《后汉书》并没有称他们为万人敌。

直到《三国志》中,出现了两个万人敌——蜀汉大将关羽、张飞。

《三国志·程昱传》记载: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下,攻取荆州,准备拿下孙权东吴政权。

当时,刘备正率部联系孙权共抗曹操,曹操手下很多谋士认为孙权不会答应与刘备联盟,刘备、孙权不足为虑。

曹操心腹谋士程昱却提出了不同见解,因为他认为刘备实力不可小觑,手下两员大将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

敌人的评价无疑是对关羽、张飞最好的认可。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3)

最经典的关羽、张飞,不接受反驳

因此,《三国志》作者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黄马赵传》评价关羽、张飞时称赞道: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足见关羽、张飞之勇为当时人所公认,关羽、张飞成为万人敌的代名词。

后世有人称赞某位武将勇猛,往往会将其称为,有“关张之勇”、“关张万人之敌”。

03、南北朝万人敌

关羽、张飞之后,晋朝和南北朝又出现了三个万人敌。

第一个万人敌是南朝刘宋大将鲁爽。

鲁爽,字女生。

别看鲁爽名字很娘,可他是一个猛人。

鲁爽出身将门,祖父鲁宗之和父亲鲁轨都是东晋大将。

鲁宗之曾帮助东晋平定桓玄之乱,被封为霄城县侯,后来又帮助刘裕击败刘毅,被封为南阳郡公。

后来鲁宗之因为刘裕迫害,带着儿子逃奔后秦。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4)

刘裕灭亡后秦时,鲁宗之病逝,鲁轨投奔北魏,封为荆州刺史、襄阳郡公。

鲁爽自幼就担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侍卫,史书称他“少有武艺,精于骑射,号万人敌”。

后来他因为不堪忍受拓跋焘,投奔死敌刘宋,被宋文帝封为征虏将军、司州刺史。

可惜,宋文帝死后,他因为参与刘宋内乱,扶立南郡王刘义宣,被薛安都所杀。

第二个万人敌就是杀死鲁爽的薛安都。

薛安都出身河东豪门薛氏,骁勇善战,本是北魏大将,功勋赫赫,被拓跋焘封为授雍州、秦州都统。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薛家反魏,被拓跋焘平定。

薛安都因此南逃,投奔刘宋。

他曾参与刘宋的元嘉北伐,担任建武将军。

此后薛安都多次帮助刘宋平定内乱。

泰始二年(466年),薛安都在宋明帝刘彧的猜忌下,又叛逃北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封他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

3年后,薛安都在北魏病逝,死后极尽哀荣。

第三个万人敌是北周大将王杰。

王杰是将门虎子,高祖父王万国是北魏伏波将军。

王杰少年从军,骁勇善战,是当时北魏军中著名的少壮派。

永熙三年(534年),王杰跟随孝武帝西迁关中,西魏实际掌控者宇文泰非常器重他,金口玉言,称他是万人敌。

太祖尝谓诸将曰:“王文达万人敌也,但恐勇决太过耳。”——《周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

从此,王杰一直活跃在东西两魏与北周、北齐战争前线,收复潼关,攻破沙苑,争夺河桥,大战邙山,功勋赫赫,威名远扬。

与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对阵,丝毫不落下风。

大象元年(579年),王杰去世,死后被追封为鄂国公。

04、隋唐五代万人敌

隋唐时期,战事频繁,隋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战事频繁;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陷入藩镇割据,天下战乱不休,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这也是古代武将最鼎盛时期,因此涌现了很多万人敌。

隋唐时期第一个万人敌是裴行俨。

裴行俨是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他就是《隋唐演义》裴元庆的历史原型。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5)

《乱世桃花》吴京版裴元庆剧照

早年时期,他是隋朝大将张须陀麾下爱将,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

大业十二年(616年),张须陀在攻打瓦岗军时不幸阵亡。

裴行俨被迫投降瓦岗军领袖李密。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裴行俨又投降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裴行俨和父亲准备图谋发动政变,推翻王世充,结果被王世充察觉。

王世充勃然大怒,夷灭裴行俨三族。

隋唐时期第二个万人敌是薛仁杲。

薛仁杲是薛举长子,隋末天下大乱后,薛举父子割据陇西,薛举自称西秦霸王。

武德元年(618年),薛举病逝,薛仁杲继位。

薛仁杲彪悍残酷,勇猛暴虐,曾一度给李唐带来极大的威胁。

最终,薛仁杲被李世民击败,成为唐军俘虏,押送回长安。

十一月二十二日,薛仁杲被斩首示众。

隋唐时期第三位万人敌是名将李晟。

李晟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弓马娴熟,勇武绝伦,18岁就从军报国。

唐玄宗时期,李晟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勇冠三军。

王忠嗣亲口称赞其为万人敌。

晟引弓一发而毙,三军皆大呼,忠嗣厚赏之,因抚其背曰:“此万人敌也。”——《旧唐书·李晟传》

此后,李晟为唐朝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成为中唐时期少有的名将。

贞元五年(789年),唐德宗命人将李晟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6)

中唐名将李晟画像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病逝,享年67岁。

唐德宗得知噩耗后,悲痛不已。

到宋朝,李晟被尊为武庙72将。

(值得一提的是李晟的儿子李愬也是中唐名将,李晟、李愬是著名的父子名将)

除此之外,唐朝叛将高晖、李日越(二人事迹不详)、周智光也被称为万人敌。

周智光曾担任同华节度使,是中唐时期最早割据藩镇之一。

大历二年(767年),周智光因为反唐被郭子仪击败,事后被杀。

除此之外,唐末五代之际,辽国出现了一个万人敌。

此人名叫耶律迭里特,是契丹部落首领耶律辖底之子,耶律阿保机和他是至交好友,二人兄弟相称。

耶律迭里特骑射高超、膂力过人,耶律阿保机曾称赞他道:“吾弟万人敌!”

可惜,耶律辖底后来因为反叛耶律阿保机失败,全家被杀,耶律迭里特也和父亲一起被耶律阿保机处死。

(《辽史·逆臣传》里的第一个逆臣就是耶律辖底)

05、宋朝万人敌

与唐朝相比,宋朝武将稍显失色。

宋朝建立后,实行守内虚外、崇文抑武政策,武将过得十分憋屈,鲜有名将。

有北宋无将之说。

可是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被迫启用一些名将抵抗金国人。

在此期间,南宋出现了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中兴四将,只有韩世忠和岳飞可称名将,张俊、刘光世战场上的表现一言难尽。

而韩世忠则被称为万人敌。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7)

《精忠岳飞》韩世忠剧照

宣和三年(1121年),韩世忠跟随童贯、刘延庆、王渊等人镇压方腊起义。

韩世忠破敌无数,王渊称赞他为“万人敌”。

而后,韩世忠生擒方腊,从此崭露头角。

世忠以兵二千伏北关堰,贼过,伏发,众蹂乱,世忠追击,贼败而遁。渊叹曰:“真万人敌也。”——《宋史·韩世忠传》。

后来,在黄天荡之战,韩世忠率领八千人马,围困完颜宗弼率领号称十万的金军长达48天。

韩世忠威震天下。

可惜,宋高宗赵构却一心向金国求和,苟且偷安,猜忌武将,韩世忠被剥夺了兵权,从此碌碌无为。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初四(1151年9月15日),一代猛将韩世忠郁郁而终。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8)

岳飞剧照

有意思的是,战功和军事才华都比韩世忠略高一筹的岳飞却没有被称为万人敌。

反而是岳飞的一个手下败将被称为万人敌。

此人就是伪齐大将京超。

抵郢州城下,伪将京超号"万人敌",乘城拒飞。——《宋史·岳飞传》

不过,这位京超在岳飞猛烈的进攻下根本不堪一击,岳飞一声令下,宋军就攻破郢州。

无处可逃的京超随即跳崖自尽而亡。

06、明清万人敌

自宋朝开始,随着战术发展,战争形势变化,个人武勇对战争影响相较而言比之前要小很多。

因此,像宋朝岳飞,明朝徐达、李文忠等名将反而没有被称为万人敌(其实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挺符合万人敌这个称号)。

整个明朝只有明末时期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三人被称为万人敌。

其中曹文诏、周遇吉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时兵败被杀,黄得功则是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抗清失败时,自杀殉国。

“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明史·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传》

清朝以武立国,从白山黑水入关定鼎天下,涌现了很多名将。

但是被称为万人敌的只有瓜尔佳·费英东。

费英东是女真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子。

万历十六年(1588年),索尔果率部归降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非常器重费英东,将长子褚英的长女嫁给了他,并称赞他为万人敌。

从此,费英东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第一大将。

千古第一猛将排名项羽 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9)

费英东

天命五年(1620年),费英东病逝,努尔哈赤悲痛欲绝,亲临丧礼。

清朝建立后,费英东被称为开国五大臣之一。

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更是将其推崇为清朝开国第一大功臣。

费英东事太祖,参赞庙谟,恢扩疆土,为开创佐命第一功臣;功冠诸臣,为一代元勋。

值得一提的是,费英东的侄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鳌拜!

07、万人敌结局

以上就是正史里的16位万人敌。

除了极个别人之外,这些猛将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威震华夏,显赫一时,立下彪炳史册的战功。

可他们最终结局大多都不太好,只有薛安都、王杰、李晟、韩世忠、费英东五人得以善终,其他的万人敌都死于非命,不是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被杀,就是卷进政治斗争,不幸罹难。

或许,这就叫过刚易折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