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

最近,有则名为《妈妈的味道》的喜剧,登上了热搜。

原因不是把观众逗乐了,反而是把大家气炸了。

喜剧讲了打工人下班后,去沉浸式“妈妈”主题餐厅吃饭,经历了一番周折,最终收获“大圆满”的结局。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1)

评委们纷纷亮出五花好评,可大部分观众并不买账,吐槽说:妈妈的味道,应该是家的味道,滋养心灵的,在这里感受到的却是窒息的味道,妥妥的情感被绑架。

那么,在“妈妈”主题餐厅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2)

被爱绑架,有苦难言

故事的开始,女孩加班到很晚,回家途中饥肠辘辘,恰好街边还有一家“妈妈的味道”主题餐厅还在营业。

在这个餐厅里,店员会扮演“妈妈”,把顾客当成自己的孩子,让顾客全方位感受来自“妈妈的关怀”。

女孩一进门便直呼“饿死了!”

“妈妈”马上接话:“什么死啊死的,呸呸呸!”

女孩累了一天,抖着腿玩手机放松一下。“妈妈”立刻教育她,“别抖腿!”“别老玩手机,眼睛不要了?”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3)

过分的热情,让女孩心存不适,但因为要吃饭,便忍了下来,没想到点菜环节更让人来气。

女孩点的是“麻辣牛蛙”和“尖椒肥肠”,“妈妈”非得换成“白灼油麦菜”和“山药木耳”,因为她觉得这样才健康。

女孩说:健康但我不爱吃啊。

“妈妈”则一脸严肃:你应该吃这些!

好一个“我觉得……你应该……”,这分明是强加于人嘛!

后来女孩忍无可忍,情绪几近崩溃,直呼要找经理论理退钱。

殊不知,在这家主题餐厅里,经理扮演的是“姥姥”。

她见女孩自带饮料,马上说里面全是添加剂,防腐剂,不顾阻拦,直接把饮料扔进了垃圾桶。

后来,“妈妈”道歉了,女孩也打算不计前嫌,满心期待着麻辣牛蛙,结果端上来的还是所谓的“健康食品”。

女孩一气之下要走,“妈妈”见状软硬兼施,说了一大堆自暴自弃、自我攻击的话:

“翅膀硬了,留不住了”

“是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本事”

“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只要她能吃好,我怎么都行”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4)

生活中,这些话语我们并不陌生。

家长之所以说这些,就是让孩子内疚,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面对“妈妈”的言辞,女孩不为所动,“姥姥”就在一旁补刀放大招:“趁着我们还能给你上菜的时候,你多吃两口,别等哪天你想吃了,我们……”

这话乍听很煽情,可仔细一品,潜台词却是:以死相逼,今天你必须得吃!

话都说到这份上,女孩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就吃了一口。

令人意外的是,吃下食物的女孩,最终感受到了“妈妈的味道”,露出幸福的表情。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5)

这则喜剧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暴露了很多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妈妈”和“姥姥”为了让女孩吃“健康食品”,全然不顾她的感受,一系列的言行,就是典型的“情感绑架”。

而“女孩”在她们的“情感绑架”下,最终被同化,把“妥协”变成了“和解与感动”。

心理学认为:如果对方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忽略了你的感受,利用你的恐惧或罪恶感,直接或间接迫使你服从她(他),这就是“情感绑架”。

也许,一顿饭映射出来的,只是妈妈“为你好”让你吃下健康的食物,但放在更大的层面,说着“为你好”替你选择人生呢?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6)

一味妥协让步,你真的快乐吗?

从小到大,你是否经常听见以下这些话?

“我们做什么,都是因为爱你、为你好”

“现在你不听我的,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你走,走了就别回来了,我就当从来没养过你”!

听了这些,你是不是就乖乖地听话了?然后爸爸妈妈就此消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呢?

你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做出让步,安抚了父母,避免了冲突,自己却只能偷偷地躲在被窝里默默流泪。

很多人把这种“乖”,错误地解读成“孝”,但其实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内伤”。

明明心中不悦,却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感受,长时间如此会导致一系列身心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暴饮暴食、头痛等。

揭开温情的面纱,说到底,情感绑架就是一种隐秘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控制。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7)

《情感勒索》一书中写道:“情感勒索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着你,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就像喜剧里的女孩,明明没有吃到自己真正想要吃的饭菜,明明在“妈妈”和“姥姥”的情感夹击下,被迫接受关怀,最终却放弃自己的喜好,认同了对方的“绑架”,皆大欢喜。

情感绑架如同一副沉重而无形的枷锁,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但很多时候,殊不知正是被绑架者的配合,纵容了情感绑架者!

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小事上让步,也许是包容有度。

但是,如果在一些人生重大事件上也一味屈服,掉入了不断妥协的自动化模式,甚至答应伤害自己的要求,就会损害你的自我认知,消耗你的生命力。

电视剧《安家》中,妈妈潘贵雨和女儿房似锦就是这样的关系。

妈妈要花100万给儿子买房子,让女儿出钱。女儿不肯,妈妈便跑去她的公司撒泼打滚,大骂不孝。面对亲妈的纠缠,最后女儿只得让步,答应给20万。

这种以“妥协”的方式平息矛盾的亲子关系,看似“平静和谐”,但早已有一条裂缝,虽然看不见,却正在不断扩大。

一旦内心感受和情绪压抑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关系的崩盘。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8)

寻找出路,积极构建自己的内在世界

对于曾经或正在经历情感绑架的人来说,看清真相,有时是残酷的,但却是必须的。因为这将会是一个转折,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滋养自己。

我们可以从哪里开始呢?

(1)重设与父母的边界,抵御情感控制

阿德勒说:每个人都要做好课题分离,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我们要放弃“拯救者”的角色。分清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很难改变父母,但可以保持觉察,重设彼此之间的边界,不要让他们随意越界控制我们。

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你可以自问以下问题,提醒自己要有边界感:

l如果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那会是什么样子?

l我所要的结果在谁的可控范围内?我的?还是他们的?

l我是否执着于让他们做出改变?

l在这次互动中,我是想让内在成长,还是做出异于平常的行为,或是两者都有?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9)

(2)与自己的内在联结,重获情感独立

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博士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一书中写道:

“你与自己的关系,是你所拥有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了你的幸福、成功以及你与他人的真诚联结。”

要想摆脱亲子关系中的情感绑架,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期待别人改变,而是积极构建自己的内在世界。

你可以保持正念觉察,专注当下的呼吸,重获情绪自主的权利;

你可以通过冥想,关注自己所有的身体感觉,倾听内在自我的对话;

你还可以试着把这些想法写在日记里,并轻轻地说出来,让自己听到内在的声音。

尊重自己的体验,倾听内在的声音,守护好自己的内心世界。

(3)在当下的互动中,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当然,改善一段关系,可能是一个太大、太难的目标,但我们管理与父母的每一次互动是可行的。

当你觉得自己受到父母的情感绑架,可以尝试做这两件事:

第一,你要把自己看作与他们同样重要的人。如此,你就能更主动自信地寻求自己当下想要的东西。

第二,有意识地保持自我联结,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在每一次的互动中思考自己愿意接受什么,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你就可以与父母建立双向的互动关系。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10)

比如,当父母试图控制你或给你建议时,你可以说:“嗯,这是个好主意,谢谢爸妈,但我需要自己先想清楚,这是很重要的。”

当你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不再执着于期望他们来满足你深层的情感需求,你就释然了。而你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和睦。

亲爱的,我想对你说,如果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压抑了太多自己的感受,只为做父母眼中的“乖”小孩,那么从今天开始,试着学习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每天多爱自己一点,好吗?

如果你也赞同这个提议,那就点个【赞】,让更多的人学会爱自己吧!

公认最虐心的四部剧 这部扎心喜剧播出(11)

策划 | 秋秋

编辑 | 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