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

地震在瞬间摧毁各类建筑物,伴以海啸、暴雨等极端气候,引起火灾、水灾、泥石流等,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灾难。

长久以来人类没有停止过地震活动的观察。在没有仪器监测地震活动之前,人们靠文字记录地震,其详细程度使得现在的地震学者可通过当时对地震破坏的描述,推测出地震烈度。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地震,记载于宋太宗期间《太平御鉴》,该书转引《墨子》: “墨子曰: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在明本《墨子·非攻下第十九》(卷5)中记载:“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巿,夏有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坼,裂也。而 “三苗大乱”事件在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的《竹书纪年》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夏后即大禹。据此粗略推算,有记录的最早地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人类遭遇地震,一方面感到巨大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试图对地震现象加以研究、量化。东汉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其功能是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位。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铜球,掉进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几天后,一千多里外的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飞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这个事件显示了地震仪的灵敏度。

按照现代观点,候风地动仪仅仅能监测地震发生的大致方位和时间,不能测出震源位置及地震强度,还不能与现代意义上的“地震仪”相比。但是这一发明伟大之处在于,人类第一次尝试用机械器具来感知地震,并且获得了成功;在此之前和候风地动仪失踪之后的近1700年里,人类对于地震仍然局限于“感知”范围内,而地震学的知识也因为这些限制迟迟未能发展。

到了17世纪,伟大的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并发表于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即:ΣF=ma或F=ma,这为计算地震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公元1876年,英国学者米尔恩(J.Milne、采矿工程师)、格雷(T.Gray,电报工程师)和美国的物理学家尤因(J.A.Ewing)受聘来到日本东京帝国工程学院任教,刚刚登陆日本就体验了一次地震,惊恐之余,他们对于传说中“鲶鱼作怪”而引发的“地震”发生兴趣。为了记录下“地震”,他们和日本同事一起发起成立了日本地震学会,并且开始着手研制使用地震仪。

不久,Ewing根据悬摆理论设计出第一台地震仪,由于测定地震动水平方向周期,称为“摆式地震仪”,如图1.1-2,其原理简述如下。

质量为m的重锤,悬挂于长l(无质量)的绳子上,则摆在铅锤平面内的运动方程为: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1)

式中,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2)

为重锤的偏转角,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3)

足够小,则上式简化为: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4)

其固有周期即为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5)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6)

“摆式地震仪”恰巧记录了1880年11月3日发生在日本横滨的灾害地震,取得了宝贵的“地震图”,这是早期反映“地震波真面目”的地震图。直到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地震图依然是科学家研究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1881年,Gray设计出了垂直摆,由于测定地震动水平方向周期,如图1.1-3,其振动周期为: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7)

式中,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8)

为弹簧承重时长度的增量。

根据动力学基本原理制造振动装置,再辅以信号放大装置、记录装置等,就可制造出可供应用的地震仪,客观而及时地将监测地面某个地点的振动记录下来。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振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从地震谱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各类震波的效应。纵波与横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即时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离震中越远,时差越大。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即监测点)的距离,即震中距。

图1.1-4为1919台湾地震时,在日本东京记录的水平震动的地震图。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9)

1.1-4东京记录的1919台湾地震图

1930年,李善邦在北平开始创建鹫峰地震台,负责组装、调试德国进口的维歇尔式机械地震仪,并于当年9月20日13时02分02秒记录到第一次地震。

现代地震仪最重要的发展是应用地震检波器组合。这种组合,有些由几百个地震仪组成,都连接到一个单独的中心记录器上。通过对不同地点产生的地震波图的进行比较,研究者可以确定震中位置。地震仪主要量测弱震动,提供发震时间与大小、震源地点和力学特性等,从而使地震学者了解震源机制、地震波所经路线的介质、地震波特性及传播规律。

【注】上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知识点,但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利了,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一定会需要规范和图集。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怎么样能免费获得。

在手机应用市场中搜索“又土又木”,下载手机app,那样就可以免费获取了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10)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11)

关于地震仪的资料有哪些(地震动与地震仪的讲解)(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