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

为什么很多父母学了一大堆育儿大法,在管孩子的时候依旧拿孩子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就要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作者 | 淼淼妈

“我不干!”

儿子眼睛微红,鼓着嘴,仰着头,气呼呼地望着我。

“我现在管不住你了是不是?非要揍你才动是不是?”

我忍无可忍地吼道。

这样的场景在你们家发生过吗?

看动画片要求关电视的时候、吃零食让收起来的时候、游戏时间到了让学习的时候......

原本制定好的规矩总会被孩子的磨蹭、拖延、耍赖变得毫无束缚力,无论管孩子前对自己默念了多少遍“不生气不生气”,最后还是重新走回武力压制的老路上去。

不打不骂孩子不听,强势压制又会弄巧成拙,一通努力下来,规矩没有立好,孩子反而变得更糟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2)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3)

立规矩的前提

是有温度的管教

其实,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核心是亲子沟通,所以,如果立规矩出现了问题,那么首先要在沟通上去找原因。

有研究表明:

“在沟通三要素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沟通的态度(占55%),而沟通的内容只占7%,沟通的方式占38%。”

我们在学习育儿知识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放在了沟通方式和内容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上,而忽视了面对孩子时最重要的态度

忽视孩子的感受、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孩子在委屈什么......就直接提出要求。

长此以往,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想起有次和朋友吃饭时遇到的事:

旁边桌是一家人带着孩子,男孩比较活泼,饭吃到一半就开始四处跑动。

一不小心,孩子就打翻了放在桌边的饮料。

他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看了妈妈一眼。

想不到,这位妈妈没有生气,而是找服务员要来了抹布,将抹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擦完后,妈妈又领着他去把抹布洗了一下,让他自己把抹布还给服务员,并说了声“谢谢”。

之后,他们一家继续轻松快乐地吃饭聊天,孩子安稳地坐在位置上玩,再也没有在餐厅乱跑了。

朋友很惊讶,因为他小时候也不小心打碎过杯子。

但他的妈妈却是二话不说骂了他一顿,然后替他把烂摊子收拾干净,要求他下次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朋友告诉我,那时候的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

因为内疚早已被愤怒取代,甚至想过下次也要偷偷打碎杯子来报复一下。

我们常常低估了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最有力的教育手段,都有情感打底。

如果你发现,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方法没有问题,但孩子却不听,那么一定要反过来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态度出了问题:

  • 你在说话时,语气是不是过于严厉?
  • 你是不是忘记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 你是不是忘记倾听孩子的心声?
  • 你是不是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只有在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被理解的、被尊重的时候,才会静下来听你的话。

否则,你学到的育儿技巧,都是假把式。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4)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5)

抓住立规矩的黄金阶段

事半功倍

杜布森博士著作《勇于管教》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

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这个栏杆就是“规矩”。规矩,让人们行为有界限,从而拥有了相对的自由。

正是在各种规矩中,孩子才能够对世界有更成熟深刻的认知,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明事理、有同理心、言行得体,成为一个教养好、三观正的人。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活泼调皮是天性,不应该太计较,长大了就好了。

实则不然。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后,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未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念,父母的话对他来说就像“金科玉律”,更愿意听从。

所以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在这一时期被很好的塑造。

而7—12岁则被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

即意味着,这一时期孩子的性格、习惯一旦形成,当孩子长大后,将很难再更改过来。

当孩子到了初中,进入青春期,很多行为习惯、思维观念逐渐成型。

这时候的孩子个人意识非常强,注重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父母的话对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很小,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常常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立规矩要趁早。

抓住3-6岁的黄金期,这时候阻力最小,效果也最好。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6)

让孩子明白责任的力量——

做任何事都需要承担后果

我们给孩子立规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有其后果。

遵守规矩就是为了帮助孩子用好的行为,来预防不好的结果。

常见的后果分为两种: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有其自然后果

不好好吃饭就会挨饿;

天气变凉,出门不穿外套就会冻着;

骑车如果太快,就容易撞人摔跤;

......

对于这类行为,你不需要苦口婆心讲大道理,只要让孩子自己体验一番后果,自然而然就能够吸取教训。

逻辑后果,没有那么明显,孩子往往想不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些就需要大人的参与,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结合孩子的理解力,父母可以利用绘本,引导孩子做事之前多想想后果。

  • 推荐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7)

甘伯伯撑船去游河,孩子和兔子、猫、狗、猪、鸡等动物都争着要上船。

甘伯伯同意了,但对他们都各自提出了要求。

大家都答应了,可等船撑到河中央,他们按捺不住兴奋,没有遵守约定,最终导致船翻了。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8)

绘本里通篇没有提过“规则”二字,甚至船翻了之后的甘伯伯也没有像普通大人一样进行批评和说教。

但相信每个孩子在阅读到最后时,都能领会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9)

  • 推荐绘本:《汤姆挨罚》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0)

汤姆是只不守规则的小兔子,

为了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他不惜和别人打了起来,最后不仅遭到了老师的惩罚,还被同学们孤立。

他不懂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直到爸爸带他亲历了自己的生活,他才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1)

结合绘本,父母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加深“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才能够引以为戒。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2)

温柔而坚定的执行

让孩子明白规矩不可破

约翰·罗斯蒙德在他的著作《有效的管教》中谈到这样一个现象:

“不要把孩子行为的缓解和改正混为一谈,如果在行为上刚有所改变就停止,那很有可能问题会卷土重来,而反复的问题通常比原来的问题更难矫正。”

这也是他提出的,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最易出现的“盘尼西林现象”

盘尼西林是种治感冒的青霉素。

假如,你得了扁桃体炎,医生开给你7天的药,叮嘱你每天按时吃药。

吃了3天之后,你觉得自己的病好了,就把医生的叮嘱给忘记了。

结果几天之后,你的扁桃体炎复发了,甚至比上次还要严重。

你只得再去找医生,而这次要用更多的剂量才能治好。

因为留下的病毒都是比较强壮的,只要没有消灭,一旦反扑,那就会出现更厉害的后果。

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刚有好转时就停止管教,这只会增加孩子不良行为的反复性,并且复发的要比之前的更加难以管教。

而每个孩子都会抱有侥幸心理,所以一定要让他明白,只要他又出现不良行为,父母一定会一如既往温柔又坚定地制止他。

  • 推荐绘本:《别这样,小乖》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3)

小乖是只小狗,他在努力遵守主人为它制定的规则。

当他看到很想吃却不能吃的蛋糕、看到想扔却不能扔的花瓶......

都会有句旁白响起:“别这样,小乖!”

最终在主人的鼓励和安抚下,小乖终于能够平衡好自己的行为和欲望。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4)

  • 推荐绘本:《大卫,不可以》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5)

大卫站在椅子上想偷拿糖吃,妈妈说:“不可以!”

大卫踩得满脚泥,走进客厅,妈妈又说:“不可以!”

大卫看电视看到很晚,妈妈还是说:“不可以!”

......

但每当大卫感到受伤,妈妈都会用明确、稳定的爱去安慰大卫被规则束缚的心。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6)

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而言,坚持原则都是不容易的。

唯有不变初心,坚持到底,才能收获一个懂规则的好孩子。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7)

给孩子正面反馈——

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的快乐

心理学中有一个“霍桑效应”

当人们得到外界的积极关注时,往往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出色。

《他乡的童年》里,花果的妈妈就是如此。

每当花果能够自己收拾物品时,即使每次做得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妈妈总会肯定她做得好的一方面。

让花果觉得整理物品是一件非常满足、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每天都会努力去做到最好。

久而久之,不用妈妈督促,花果也懂得了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8)

让孩子尝到了遵守规矩的甜头,他们才有动力坚持做下去。

  • 绘本推荐:《图书馆狮子》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19)

图书馆进来了一头狮子。

当它大吼大叫,总是破坏图书馆的安静氛围时,人们将它赶了出去。

但当它学会了控制嗓门,不吵不闹,遵守规定的时候,孩子们又愿意和它玩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20)

让孩子明白,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被规则制约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不打不骂孩子也能听话(不打不骂立不了规矩)(21)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用错误的教育方向和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孩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立起来的。

要知道,面对一个熊孩子,父母嘴皮子磨了一万遍,情绪崩溃一千遍,才能教育出一个好习惯。

当父母掌握了最适合孩子的方法,规矩才能立得省心有效。

点个「赞吧」,愿父母都能养出一个有规矩,懂礼貌的好孩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