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

英雄之城拥抱英雄回嘉 禾城农商银行向嘉兴援鄂医疗队所有队员致敬!

国有召,召必回,战必胜!

10小时疾驰武汉施援,“嘉速度”大写嘉兴的担当;

49天在武汉的日夜坚守,“勇猛精进”的嘉兴人文精神得到最佳诠释;

63天后的等待,英雄的嘉兴城迎回凯旋的英雄们!

今天,嘉兴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以及嘉兴唯一一位参加浙江对口驰援湖北荆门市的嘉兴疾控专业人员洪伟伟,他们回“嘉”了。

转战黄陂方舱医院、江夏日海方舱医院、袁家台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医院的英雄们,一个不少,安全回到“嘉”怀抱。

记者与这44位英雄一一对话,记录他们那些战“疫”中的难忘瞬间。

“白色的热气蔓延上升,我的眼眶有些模糊了”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

张明(嘉兴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记得一次夜里下班到达酒店,已是23点多,早已过了晚饭时间,我们基本都准备吃点干粮后便打算早点洗漱休息了。但当我们到达酒店5楼更换外出衣物地点时惊奇地发现,不远处的角落里一位酒店的工作人员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我们,而她面前是一碗碗热腾腾的面条。

白色的热气蔓延上升,我的眼眶有些模糊了,我的心被满满的爱填满。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会在酒店门口为我们消毒”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

吴薇(嘉兴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有一位小哥哥,每次穿着一件隔离衣、戴着护目镜。虽然看不清他的模样,但我能辨认出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每当我们下班回到酒店,他总会在酒店门口都为我们喷雾消毒,外套、拎袋、鞋子,甚至连鞋底也不放过。每次跟他说谢谢,他都会说:“你们最辛苦,谢谢你们。”

勇敢的武汉人,让我们倍感温暖!

“司机师傅让我们在车上一览黄鹤楼”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

沈佩华(嘉兴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方舱,一种全新的模式,我从未了解。这是特殊的时期,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的可能,让收治进舱的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在我们为武汉拼尽全力的时候,武汉人民也不断感动着我们。3月8日,司机师傅为我们送上了一份别样的礼物——让我们在车上一览武汉人引以为傲的黄鹤楼以及长江大桥。那巍峨的楼宇、宏伟的桥梁带给我深深的震撼。而司机师傅的善意,更是拂去了我夜班的疲惫。

“她那笔直的身影告诉我她的勇敢”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5)

虞超勤(嘉兴市第一医院护师)

那是第一个方舱正式开舱后的第10个小时——我的第一班工作。在我准备开始穿戴防护服时,一个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耳边——保洁阿姨对怎么穿好防护服不太有把握。

我引导她完成穿戴,阿姨连声感谢后进入了方舱。

我看不见护目镜下她的眼神,但她那笔直的背影告诉我她的勇敢!

“我们支援武汉,他们支援我们”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6)

陆磊(嘉兴市第二医院主治医师)

下班的路上能够远眺黄鹤楼,是因为有武汉的公交车司机特意为我们绕道行驶;

忽冷忽热的天气能够有足够的衣服,是因为有武汉的社区工作者在为我们保障;

去天河机场的路途上能够畅通无阻,是因为有武汉的交警们在为我们开道护送……

其实,武汉人,武汉的酒店工作人员、武汉的公交车司机、武汉的社区工作者、武汉的警察、武汉在家自我隔离的所有人,他们才是武汉的英雄,可他们总是对我们说:“我们把你们借来,一定要把你们完完整整、一个不少地还回去!”

“喜欢素食的我从来没觉得一碗牛肉面这么好吃”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7)

吴凌云(嘉兴市第二医院主管护师)

3月7日是我们在第二个方舱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因为入驻酒店比较远,十几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之后,当时的我们已经有点体力不支了。

夜已深,车内一片寂静,大家都赖赖散散的座在公交车上假寐,这时我们的组长发声了:“告诉大家个好消息,酒店今天晚上为我们准备了牛肉面哦!”

“哇——”“牛肉面!”“太赞了!”“哦耶”……疲惫的大家突然一下子就“复活”了。

回到酒店消杀清理过后,接过小姐姐手中的冒着热气的牛肉面,喜食素食的我从来没有觉得一碗牛肉面也可以这么好吃,这碗面不仅温暖了我的胃,也温暖了我的心。这就是家的味道!

“作为6岁孩子的母亲我理解她的心情”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8)

张学萍(嘉兴市第二医院主管护师)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深入交谈,也给她一些可行的建议,她焦虑的情绪慢慢安定下来。

凌晨一点的时候,她看到我过去,就拉着我说她联系到了她孙子,感谢我的耐心开导。

我告诉她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我理解她的心情!

“看到他们安然入睡,我的泪水淌满了护目镜”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9)

崔正兴(嘉兴市第二医院主管护师)

第二天要转赴新战场转, 我们在黄陂方舱最后一个夜班尤为难忘。

大家都想着和黄陂方舱的患友们做最后的告别,大家摩拳擦掌准备了各种鼓舞安慰的话。

晚上十点了,熄灯了,患友们休息了,为了避免患友们夜晚情绪波动,影响他们的休息,我们把所有的准备吞进了肚子里。

凌晨三点,我们最后一次巡视病房,看着他们安然入睡,我的眼泪趟满了护目镜,悄悄地我们走了。再见了朋友们,祝你们早日康复!

“那一瞬间我全然忘记了所有的闷热和不适”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0)

李晓赟(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

我们仔细对比前后CT结果并开导她。正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她问我:“医生,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当得知我们来自浙江时,她说:“你们吃得怎么样?我们武汉的菜做得辣,如果吃不惯你们一定要跟他们反映。你们来帮助我们,可不能再委屈了你们!”

那一瞬间我全然忘记了防护服的闷热和护目镜的不适感,只觉眼前一片光亮,我想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有爱,所以力量无穷!

“一个都不能少”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1)

邱惠仙(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主管护师)

凌晨,我巡视病房,一位奶奶辗转反侧,沟通得知,她全家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包括她年有的孙女。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我拿来了纸巾蹲下来递给她,拍了拍她的肩膀。我告诉她,现在那么多人来支援武汉,专家们在不断完善治疗方案,治愈率越来越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家人很快会团聚。下班前,她的脸上已经有了笑容,她相信一定都会好起来的。

后来,我们转战,我失去了她的消息,但我深信,那越来越多的康复患者数据中,一定有她和她的家人。

疫情之初,许多人不幸离去,我们害怕、无助。但是不计其数的人投入这场到战役中,每一个人勇敢地守护着武汉,守护着中国,让中国成了这次疫情中的诺亚方舟,因为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放心,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家”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2)

李春燕(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主管护师)

来到武汉的第三个班,穿好防护装备和医生一起进舱,一对夫妻引起我的注意。

他们很安静,没有很多交流,只是相互给对方整理生活用品,我忍不住问他们:“来这里你们害怕吗?”

他们彼此看了眼对方,男人紧紧握着女人的手说:“不怕!就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孩子跟老人!”

我蹲下来握着他们的手说:“相信我们一起努力,这一切会很快过去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家!”

夜深了,我坐在窗外默默地守着他们,留意着里面的一举一动,我感受到护目镜的水滴一直往下流,就像为我的内心感受发声,我会跟你们在一起陪着你们,守护着你们,你们别怕……

“听到患者的期待,我心里暖暖的”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3)

范一平(嘉兴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在方舱医院,我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带着患者一起练习中医清肺功、放松功。因为我护目镜都是雾气的缘故,当时完全看不清楚当时的情形,等练完一套功法后,旁边的护士妹妹跟我说:“范主任,你不知道刚刚的盛况,全舱的患者跟你一起做动作,大家兴致非常高,非常积极,你太棒了”。

练完之后,不停的有患者跟我说,“范主任明天你还在吗明天您还教我们气功吗?”

听到患者的期待,我心里暖暖的,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如今我已经离开武汉,我可以说一句:我来过武汉,我曾为武汉拼过命。

“她说我们是一盏盏明灯”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4)

汪远香(嘉兴市中医医院主管护师)

在武汉49天,我们的经历了大雪纷飞的冬天,也经历了阳光和煦的春天,我们穿越长江浩浩荡荡转战方舱,穿过武汉三镇,见证了白天和黑夜之下的江城。忘不掉院领导一遍遍叮嘱要做好防护的话语,忘不掉那防护服下衣服湿透又干掉的感觉,忘不掉互不相识的战友们相互打气加油的坚定语气,忘不掉我护理的患者充满希望的眼神…….

在黄陂方舱医院一名患者说在她最无助无望的时候,我们如一盏盏明灯,点亮她与病毒斗争的道路,带给她勇气和决心一路前行!忘不了她说我们不仅医好她的病,还让她重拾敢恩的心!

忘不了在武汉这座有爱的城市,武汉人民用特殊的方式竭尽所能地“保护”着我们!

“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武汉人民!”

“酒店员工坚守到深夜,只为让我们吃上一口热饭”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5)

王贵(嘉兴市中医医院护师)

由黄陂方舱医院转战后的我们,由于上班路途遥远,来回接近11小时,下班后的我们总是错过了饭点,华美达光谷大酒店工作人员和厨师每天坚守到深夜,只为让我们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我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我们坚守一线,他们竭尽全力去保障,每次下班回来,总能听到他们说“谢谢,辛苦了”、“用餐愉快”、“好好休息”等话语,瞬间疲惫少了许多,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们中大多数是实习生或滞留在武汉的务工人员,临行时的送别仪式上,他们夹道欢送,一边喊着感谢,一边泪流满面。他们同样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正是这些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6)

汪大亮(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我装了一大袋子方便面,水果,巧克力,面包,水等食物,远远地看着他吃点东西又匆匆离开,他的工作尚未完成,车上还有几个快递箱尚未派送。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又湿了。

正是这些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用平凡成就了伟大,向他们致敬!

“夜宵总是刚刚好新鲜出炉”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7)

蒋芝萍(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当我们还在回酒店路上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微信问我们到哪了,然后估算好时间,准备夜宵。当我们回到酒店,清洗整理完毕的时候,夜宵总是刚刚好新鲜出炉。

有时候是肉香四溢的牛肉面,有时候是精致可口的糕点……如果我们有特别想吃的,他们也会专门准备。

为武汉拼劲全力,值!

“医院酒店之间的路上,暖意无刻不在”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8)

朱勤红(嘉善县中医院副主任护师)

医院和酒店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暖意切无刻不在。上车,司机师傅的一声感谢,让我们的疲惫瞬间减少,而车上的暖心准备:牛奶、矿泉水、面包饼干等,让禁食了近十个小时的我们哽咽在喉。

他们跟着我们一样倒班却不曾有过一声怨言,每次回到酒店,一声“早点休息”让一路的温暖再次延续。

我们走了,他们还在坚守,谢谢你们。

“他们夸我们各个都是花木兰”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19)

邱丽萍(嘉善县中医院护师)

2月14日,上班做完治疗后,我们全体同事将牛奶,巧克力,饼干一一分发给患者,并同时为他们加油打气。一声声“会好起来的”,“我们共同努力,不要放弃”,“我们会战胜病毒重新迎来健康……”使得全场医护和患者几度哽咽。

之后全舱内的患者自发组织合唱感恩的心,来表达对浙江医疗团感激,夸赞我们个个都是“花木兰”。

“细微的举动似乎给了阿姨一股无形的力量”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0)

张凌玲(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阿姨,因为烦躁、紧张,她不停地和女儿通电话。当时的我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难过,不过,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默默地来到这位阿姨身边,关切地看着她,这一细微的举动似乎给了阿姨一股无形的力量,让她焦虑的情绪慢慢得到了缓解。

到凌晨两点下班时,我巡视病房发现阿姨已平静地闭目养神了。

“来,左边,右边,转过身”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1)

周宝银(平湖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每次下班经过酒店的岗亭,执勤小伙子都会面带微笑,先道一声“辛苦啦”,然后很认真地依次为我们消毒。他一边喷洒消毒液,一边说:“左边,右边,转过身”。不管是白天、晚上,还是凌晨、深夜,一遍一遍,一丝不苟,严格消毒。即使是深夜或凌晨,都是面带微笑,不见丝毫倦意,也不会因为我们刚从病房回来而有一丝丝的不安。

我们守卫患者安全,你们守卫我们安全!你们辛苦啦!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守卫家园!

“初始彼此叫主任,后来成了老周、老朱……”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2)

胡忠辉(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2月9日是浙江第三批援鄂医院队出征的日子。2.14是情人节,很特别,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第三小队下班的日子。我有了三个战友周宝银(老大),朱正一(老三),朱丹阳(老四)。我们因为同一个使命,四人相聚在一起。

六小时后透过护目镜我们看不清相互的面容,六小时后我们自己的脸在护目镜肆虐下也不属于自己了!但六小时后的我们收到一份病人的礼物,一个抖音视频,我们互相感受到特殊的情人节礼物,彼此的脸上都看到了欣慰,看到了职业的获得感。

初始时候的我们彼此互叫主任,二月后变成了老周,老朱,小金。重此以后我们在嘉兴四处多了兄弟,一起在无销烟的战场的战友!

“听到病人的话,心里挺暖的”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3)

张伟(平湖市中医院主管护师)

病人们陆续醒了,我们对每个病人都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其中有个病人反而关心我们,他说:“你们从浙江赶过来帮助我们,你们辛苦了!"

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挺暖的。

“我们同唱一首歌”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4)

黄丽(平湖市中医院主管护师)

2月17日,刚接班不久,就有医生进来说,病人们想要跟我们一起合唱《感恩的心》。临时接到“任务”的我们爽快地答应了。

拿起舱内备的手机,跟着视频一点一点的学了起来,你看着我练,我跟着你唱!

大概半小时后,我们走进舱内,看到他们在认真的排练。他们说:“这是唱给你们听的,我们要好好感谢你们,谢谢你们大老远的跑来照顾我们!”

唱完后,大家又一齐高喊“武汉加油,浙江加油,中国加油”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那是一种力量,一种凝聚力,相信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病魔指日可待。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都说我们是英雄,其实我觉得武汉人民才是英雄,他们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积极乐观的兵哥哥带动了很多人”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5)

徐英豪(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一部分患者到方舱医院后,情绪很紧张,我们需要耐心向他们讲解方舱的工作流程,将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医疗力量详细介绍给患者,鼓励他们放松心情,树立治疗信心。

印象最深的是部队里的兵哥哥小葛,他很乐观,闲时就靠在床上看书,每天早晨都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坚持在房间里运动。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在他的引导下,正能量传播得很快,有一天,他带着舱内其他患者,给医护人员表演了“感恩的心”。无论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险峻,我一定会跟疫情斗争到底!

“战友之间的关爱,让人感动!”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6)

张秀娟(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进入“战疫”区,首先就是要穿好防护服。尽管已经有了足够的穿衣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战友依然如初次一样互相检查,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性。

这种战友之间的关爱,很是让人感动!

他说“兄弟,多亏你们来了!”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7)

严祖喜(海盐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来到武汉的一周后,大学同学们才知道我来了。当我正忙着收拾行李转战其他方舱医院时,500人的大学同学群纷纷向我发来问候:“感谢浙江医疗队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武汉各大医院都有我的同学和校友们在一线奋战,大学时的一位好友还对我说:“兄弟,多亏你们来了。谢谢!”

我顿时百感交集,眼眶也湿润了。疫情之下,医者责任让我们聚集在武汉,昔日同窗之情让我们心照不宣地共同前进。

“前线”情谊引领我们一起战斗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8)

马建君(海盐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在方舱医院工作期间,有一位30岁左右的退伍军人,既是患者又是志愿者,令我印象深刻。每次看见他,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还经常主动给医护人员搭把手。和他聊天时,他笑说:“我曾经也在前线呆过,现在换成你们奋战在前线,我能懂你们的感受,当然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医患之间有着共同的信念与目标。而这种力量将会拧成一股绳,最终指引我们取得抗“疫”胜利!

暖心关怀总在日常点滴中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29)

王静(海盐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工作时总有许多不便,凝结在防护镜里的雾气让视线模糊一片。每次歪着头、斜着眼睛观察病人情况或开展医护工作时,他们都会连声和我说:“谢谢、谢谢、谢谢。”有一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因视线受阻不小心踉跄了半步,病人立刻眼疾手快地扶住我说:“小心一点,当心摔跤。”

诸如此类的举措在近六十天的援汉工作里不胜枚举,更是让我体会到这座城市蕴含着的情谊与温暖。等到疫情结束,我们还要来武汉看樱花盛开!

感动常在是我的小确幸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0)

姚丽霞(海盐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刚到黄陂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数,方舱是体育馆临时改造的,很多地方不完善。有一次夜班,早上忽然下起大暴雨,舱内也跟着下起小雨,许多床铺上开始出现积水。由于已经快满舱了,我们赶忙把几张漏雨严重的床位移到其他地方。还有几张床位上的病人看我们太辛苦,都自己拿水桶接雨,自己挪动下床,跟我们说:“不用麻烦,能住进方舱医院,能得到浙江医疗队的救治,已经很幸运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后来我们紧急转舱,来不及与他们道别,还有许多病人就在微信群里说了自己来不及说出口的话,真的非常感动。

我想做追温暖的人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1)

汤李燕(海盐县中医院主管护师)

第一次入舱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总有一些担忧。但换个角度想想,连我们医护人员都会害怕,患者们又承受着多少恐惧呢?于是我将鼓励的话写在纸上、贴在防护服背后,大踏步地走进了方舱医院。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时,一位病人看到我背上写着“别害怕,我们来了”的纸条,连声应着:“浙江队来了真好,你们来了我就不害怕了!”

在武汉的几十天里,最大的体会便是“爱有回响”,和患者、同事、工作人员们深厚的情谊令我难以忘却。我想做“追温暖的人”,也想将温暖留在江城大地。

“我,入党了”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2)

沈清(海盐县中医院护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3月8日,在李兰娟院士的带领下,在鲜红的党旗下,我庄严宣誓,光荣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这次的入党,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李兰娟院士是我的偶像,当她亲手给我戴上党徽,那一刻,我很激动。”

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次刚到武汉,就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火速入党,“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责无旁贷。”

“国有召,召必回,战必胜!”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3)

陈钢(海宁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在武汉方舱医院服务,我是陈医生,也是送饭小哥、勤工大叔、甚至大胆扮演了知心大哥哥,我和患者说,我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飞跃千里来,就是来帮助你们的。

记得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方舱医院,车上一群护士妹妹们突然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歌声轻快悦耳,窗外阳光明媚,忽然觉得班车的目的地不是医院。

“忽然眼眶湿润,纵使前方千险万难,我的一颗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国有召,召必回,战必胜!”

“英雄武汉,我们不会忘记”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4)

朱正一(海宁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总有一些故事温暖着这个春天,总有一股力量鼓励我们前行 。49天在武汉的日夜坚守,让我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昼夜送我上下班的公交车司机师傅们,他们因为工作原因,也要接受隔离,有家不能回,但他们从未有过抱怨,甚至每天对我们都表示着感谢。

“这是英雄武汉的精神写照,武汉还有这样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人守望着家园,相信武汉明天会更好。”

“我和偶像合影了”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5)

陈新益(海宁市中医院主管护师)

刚到武汉时,我感觉武汉像是一个病重的孩子。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慢慢把孩子扶起来,健康了,送他出院了,这样的经历,这一辈子都难忘。

回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最感动的是看到了李兰娟院士,她过来给我们医护人员送祝福。,我站在我偶像的边上,很惊喜很紧张,没想到她后来竟然主动拉住了我的手,我们一起合了影,真是太激动了。

“保护医护人员,保护病患”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6)

姚伟锋(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动作慢一点、稳一点、轻一点……”医护人员脱防护用品时,看到动作不对,我总要提醒和指导一下,这是我的工作,也是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的这段工作经历,我想它会是我一生无比珍贵的记忆。在这里,我看到,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竭尽所能地给予病人精心的救护,心理的支持,给予病患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敬畏生命,用心服务好我的每一位患者”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7)

陆彬迪(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师)

离开武汉的前一天,酒店为我们举办欢送会,大厅内挂起了红灯笼。酒店经理说,这些红灯笼是为了2020年的春节买的,但是没有想到,红灯笼还没挂起来,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

“他说当时的武汉乌云密布,但我们的到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天空。”听到他感谢的话,我发现我们以为的日常工作,对病患以及家属们来讲却是“希望”,我将更敬畏生命,用心服务好我的每一位患者。

“晚上一碗牛肉面,温暖到了我”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8)

吴章所(海宁康华医院主管护师)

每次从方舱医院下班,要经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回到驻地酒店。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回到驻地酒店,洗好澡打开手机,看到通知大家到五楼取餐的消息。

当我来到五楼,两个小哥哥和小姐姐正在等着我,摆在我面前的是一碗牛肉面,这是华美达酒店的厨师特意等我们下班回来给大家现做的,还会跟我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递到我手中,瞬间被温暖到了。

“冲锋在前,细心照顾每一位患者”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39)

邵忠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2月9日,到达武汉天河机场,下飞机的那一刻,看到从祖国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医护人员排成整齐的队伍,我被深深震撼到了。那一刻,奔赴战“疫”一线的激情充斥在心中,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可以冲锋在前,做出任何的牺牲。

进入方舱后,虽然能做的事情有限,但我尽自己所能,让每一位患者树立起信心。“有位康复出院的患者给我们写来了感谢,说会一辈子记得我们浙江医疗团队,我很高兴。”

“最好的武器给了我们”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0)

金丹阳(桐乡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手术帽、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手套……一整套行头简直跟一个宇航员似的,穿脱时非常繁琐。但每一次穿上或者脱下时,我内心特别感动。

“这些物资,是党和人民给我们最大的关爱,他们尽一切可能把最好的’武器’给了我们。所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穿上战袍站在第一线,给他们信心”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1)

陆新亚(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师)

“我们是来自浙江的医疗团队,这里有各家医院里优秀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不是武汉人、不是湖北人,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第一次方舱的播报,赢来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热泪盈眶。

这是一次成功的播报,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方法,“这里的患者病情相对比较轻,但是他们会有很多顾虑,担心自己能不能痊愈、担心家人的安全。我能做得的,穿上战袍站在第一线,给他们信心。”

“选择逆行,是这辈子做得最有意义的事”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2)

李红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师)

“是您们用专业的医术和真挚的大爱融化了我们,还让我们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转换到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后,我在群里看到一封感谢信,是之前服务过的黄陂区方舱医院一位患者写给我们医疗团队的,更有患者在舱内为我们唱《感恩的心》。

“好感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一切辛苦和努力都值得。”因为病患的支持,给了我更大的勇气,选择逆行,这是我做得最有意义的事,“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以胜之心,病房里练八段锦”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3)

周琴(桐乡市中医医院护师)

“在武汉抗疫的岁月,最难忘的一次是带着患者们练习八段锦。”那天是2月16日,我上白班,看总是躺床上的患者很累,我决定带他们练练八段锦,活动一下,疏导一下情绪。

黄陂区方舱医院里基本都是65岁以下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当时大概有130名患者跟着练八段锦。15分钟下来,我6层衣服全部湿透。“病人渴望病愈的心,让我充满勇气,更加坚定一线抗疫的信心。”

“齐心努力,共同战胜疫情”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4)

杨亚丽(桐乡市中医医院护师)

看到确诊的病人因为焦虑,不愿意相信自己病了,闹起情绪来,还会跟我们说:“我明明没有生病,为什么要到这里来?”

我和其他医护人员尽全力安抚和疏解病人的情绪。这个时候,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周边的病友都加入到劝慰他的队伍中来,“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齐心努力,这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排除万难,力争不留一个盲点”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5)

洪伟伟(嘉兴市疾控中心医师)

我是嘉兴唯一一个参加浙江对口驰援湖北荆门市的嘉兴疾控专业人员,达到京山市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226例,死亡9例,疫情较为严重,所以消毒和院感防控工作较为棘手。

“来到京山疾控,我还发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消杀科多名科员都已驻点至医学观察隔离点,只剩科长一人留在科室,消杀力量紧缺。”我们的到来,是雪中送炭。

下乡督导的过程最为辛苦,工作组经常连续在车上颠簸四五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为了督导一个村里的养老院,工作组曾经三次随车来到村口,并步行数公里才到达目的地,“虽然工作中有各种困难阻挡,但我们也要力争不留一个盲点。”

怀念22年前牺牲的三个记者(读嘉记者与今日回嘉的44位英雄一一对话)(46)

来源:读嘉新闻 文字记者:施兰 吴晓宇 通讯员:俞新红 陈美芳 宋江胜 高硕旻 摄影记者:朱骏 王振宇 孟多多 编辑:王晓晔 责编:张超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