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讲二十四史(道德经煌煌五千言到底说了啥)
余秋雨三十岁时候,蛰伏在浙江省奉化县大桥镇半山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潜心研读中华古典文献,整整读了十个月方才下山。山中无甲子,他每天废寝忘食的阅读和思考,宛若饥饿的人一口扑在面包上。渴了,喝清泉泡的山茶;饿了,吃青菜豆腐米饭;累了,在山间信步游走,听鸟鸣声声,闻山风阵阵;困了,站在窗前举目远眺。他看到棕黄色的孔子向他走来,银褐色的庄子向他走来,古铜色的韩非子向他走来,纯黑色的墨子向他走来,灰白色的老子,也向他走来。
四十五岁,他孤身一人系统考察了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化大散文”,风靡全球,洛阳纸贵。五十三岁,他贴地穿行数万公里,冒着生命危险考察了全球各大人类文明遗址。在希腊雅典,接待他的哲学家告诉他,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一是《圣经》,一是《老子》。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作者,老子排名第一。被公认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老子》几乎人手一册。
余秋雨声名鹊起,谤亦随身,流言蜚语漫天而来,他牢记老子教诲:反者,道之动。任何挫折和坎坷都是促使有志之士向上奋斗的动力。他没有辩驳,没有理会,朝着自己制定的方向不断前行。随着时间流逝,他的成就越来越高,那些流言蜚语早已随风消逝了。
他说,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年过古稀,余秋雨洗尽铅华,通释了《道德经》。他要用一生经验告诉世人,《道德经》中有很多智慧,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体会到了获益无穷。
余秋雨说: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无,是天地的起点;有,是万物的依凭。
余秋雨说,天下人都知道啥叫美,那就丑了。天下人都知道啥叫善,那就恶了。
余秋雨说,不推崇有能力的人,免得人们互相争斗;不珍惜贵重的东西,免得人们偷窃盗抢。只要人们心中没有欲望,便会心如止水。因此,圣人治理的理想社会便是让大家吃饱穿暖,想得简单点,不要有太多私心杂念。
余秋雨说,道是空虚的,但是用之不尽。他在上帝之前就已存在。中华上古神话盘古开天的故事,其实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盘古是众神之神,但却生活在“混沌”中,混沌便是无,便是道。
余秋雨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就是百姓祈雨时用茅草扎成的狗,祭礼完毕,抛于尘埃,任人肆意践踏。这句话意思是,天地并不仁慈,只让万物自生自灭。人是万物之灵,但在天地看来,与草木禽兽并无不同,都是向上苍祈雨求生的刍狗而已。
余秋雨说,天长,地久。天地为啥能够长久,因为天地从来不计较自己能不能长久。这是告诉世人,不能功利心太强。
余秋雨说,上善若水。水无常形,顺势而已。这并非让人改变做人的操守,而是改变做事的方法,水还是那个水,装入木桶中是一个样,装入瓦罐另一个样,在井里一个样,在海里另一个样。就如一个人,今天在这个环境,就要顺应这个环境,做与这个环境相匹配的事,让自己融入这个环境。明天换了不同的环境,就要做与另一个环境相匹配的事,让自己融入另一个环境。如此才能有成,方可有为。
余秋雨说,瓦罐因为是空的才能装东西,房子因为是空的才能住人,因此,一个人“空空如也”,才会有用。如果一个人心中被各种私心杂念和情爱怨恨填满,那便啥都干不成,是个“无用之人”。所以我们要时不时“放空自己”,要“断舍离”。只有处于空杯状态,才能注入活水。
余秋雨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这就是《菜根谭》说的,大厦千间,只眠七尺;千肴百味,只吃一碗。什么东西再好,都不能贪多,多了,就会产生副作用,后果很严重。这是要戒止人们的贪念。因为你的眼睛,耳朵,口腹同时享受不了这么多好东西,要悠着点。今天看一样,明天听一样,后天吃一样。
余秋雨说,宠辱若惊。我们每个人生于世间,都难免受宠或者受辱,受宠或者受辱了,就要内心惊惧,反省自身,我为啥受宠,我为啥受辱,如此才能不至于失宠或者失辱之后方寸大乱,性情大变。一个人失宠会彷徨无措一蹶不振,失辱了同样如此。譬如冬天放在外面的白菜,不能一下拿回家,否则就会很快坏掉。
余秋雨说,别人热热闹闹,我却淡泊混沌,别人聪明智慧,我却浑浑噩噩。不从众,不合流,守纯真,守笨拙。这不是让大家摒绝世俗,关起门做宅男宅女,而是告诫大家,不要做无谓社交。整天混在一起胡吃海塞吹牛抬杠,看上去好的要穿一条裤子,真要遇到事,一个个作鸟兽散。一个人一辈子能有一个真心实意雪中送炭的朋友,便是不枉此生。如果没有,不如退居书斋,看书茗茶,吟风弄月,陪陪老婆,教教孩子,不失人间乐事。
余秋雨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燥的主人。四两可拨千斤,不是说一共只有四两之力,就能拨动千钧之重,而是说本来就有千钧之力,但是只用了四两而已。一个人动不动易燥易怒,就是心中缺乏静气。这种静气,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人要想做点事,蓄力和养气是必须要下的功夫。不蓄力,不养气,便会轻浮狂躁,一事无成。
余秋雨说,反者,道之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反对的人,遇到反对的事,这些人和事统称为困难,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把事办成,办的更好。或者此事被反对而办不成,可以换个方向办别的事,可能比办成此事好处更大。所以做事不要怕人反对,这些反对恰恰是成事的动力。
余秋雨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大器免成。意即:不依赖自己的棱角,不依赖青春的年华,不依赖密集的话语,不依赖频繁的造型,这样才能真正成就其“大”。通行的《道德经》都写着“大器晚成”,后来马王堆出土了帛书,应为“大器免成”,晚成终究要成,免成并非不成,而是成其意而不成其形。这就跟无形,希声,无隅对上了。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的器,便是老子说的大器。
云云,等等。
余秋雨说,老子是全世界最老的,有名有姓有著作的图书馆馆长。他为了写这本《老子通释》,足足准备了三十年,读遍古往今来诸多注解,本来还不敢动笔,但是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躲不过去了。
他给全国听众讲《中国文化必修课》时,老子的词句离开文字呈现就很难讲明白。为了数千万听众,他鼓起勇气,写了这本书。余秋雨说,跟别人相比,我唯一引以自豪的,是我的文字感应。我能让当代读者更有质感,更为简捷的倾听老子,感悟老子。
《老子通释》是一项体量庞大的系统文化工程。这个“通”,包括以下六项指标:一,通述八十一章全部内容。二,通析每章每节内在逻辑。三,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四,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五,通论历代研究者共识和分歧。六,通考各种版本阙误和修正。稍稍一想就能知道,其间会有多少危崖深壑、漫漫苦路,好在余秋雨终于走下来了。
《老子通释》是一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大量艰深的论述,但整体上余秋雨都用散文写成。他希望能在枯燥的学理和考订之间保持畅达的灵性。他相信,只有促成当代生命的趋近,才能滋润千年文本。
《老子通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尽力逼近原文旨意,保持学术上高度严谨。二,呼应老子的文学魅力,发挥现代散文在语言节奏上的美学功能。三,洗去迂腐缠绕的研究风习,使广大读者都能爽利接受。
这两本《老子通释》和《中国文化必修课》是余秋雨晚年集大成之作,譬若生姜,老而弥辣,书中还有余秋雨亲笔行书手迹(手抄道德经全文,行云流水,畅酣淋漓),想要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余秋雨博深学问的朋友赶紧入手一套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