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村的历史(千年古埠溯源头)
-
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福绵篇特刊今天和大家见面了。
世界裤都、千年古埠……这些标签的背后,是福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太多值得讲述、值得挖掘的东西。福绵篇特刊从深度报道、人物报道、文化符号等方面,尽可能真实地展示福绵文化的独特魅力。
千年古埠溯源头
这是一次逆着时间而上的旅行,目的地是一千多年前的古老埠头。
要跨越如此久远的时间,去探寻那些早已飘散的踪迹,并非易事。
在福绵区的每一天,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特别报道组都绷紧了弦,竭力发掘被隐藏在现代都市背后的细微线索。
这里曾“舟车之会,巨商富贾聚居”,单独向海的南流江北通中原南达合浦,成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曾通达海外,各国使节沿着古老的码头街道走上向着中原的旅途,是万国来朝的重要一站。
时过境迁,船埠已成古迹,但千帆竞渡的盛况似乎还融在平静南流的江河里,投影在福绵的每个角落。
从莽莽六万大山,到山下的牛塘人家;从山中翠竹掩映的蓝靛窑遗址,到村里坚持纺织的人家;从古老的古埠遗址,到飘香的豉油厂家……在福绵的三天,报道组步履不停。听着属于这里的历史,嗅着这独有的气息,慢慢拼接起属于福绵独有的文化版图。
这片土地重商。它的商业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浓厚的商业历史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福绵人。
这片土地尚武。南少林十八路庄在这里的250多年,让福绵人智勇兼容,血性重义。
这片土地崇文重教。诗书礼仪熏陶着福绵人明德修身、秉性清直。
从千年前建起的第一座船埠,到如今名扬海内外的“裤子之都”,这种跨越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让人为之动容,也更让人忍不住想要知道,这变化背后的故事。
而这,也就是特别报道组将要带给读者的故事。
-
一段江与海共同书写的传奇
南流江浩浩汤汤奔袭600余里,一路单独向海。它是秦征岭南、汉击交趾的军事通道,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它孕育了早期的岭南文明,它也见证了近现代的一系列沧桑巨变。
在这段600余里长,由江到海的路途上,福绵,无疑是非常独特的一处节点。
它从一座船埠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随后不断地孕育商业文化的种子。向北,承接南流江输送而来的中原浩气;向南,吸纳合浦港汇集之后的海外商机。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汉王朝最为开放进取的热土。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它又成了广迎天下客商的福地。
千余年风帆竞渡,那些遗留的码头和古埠,那滔滔南下的江水,那深入内陆的海风,共同创造了这段物阜民丰、福泽绵长的历史传奇。
古埠曾见万国帆
南流江,是福绵的母亲河。南流江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辛仓埠,就是见证了这一切的历史遗迹,也是我们此行的重要一站。
在福绵区新桥镇田横村村委会主任唐雄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辛仓埠的遗址。这是一个状若犁嘴的岛,当地人叫做犁嘴渡。犁嘴渡的南侧是桥丽江,北侧是南流江,两江在此汇合后,直奔合浦,南流入海。
合浦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而南流江则是合浦连接中原最直接、最重要的通道。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中国的商船和使者由合浦出发,经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直至印度、斯里兰卡,然后返回合浦,并从合浦港溯南流江而上到达中原,带回南洋的沉香、胡椒、象牙、犀角等。
除了商业,南流江还肩负着国家外交的重任。
“自汉武以来,朝贡必由交趾之道”,唐“贞观开元之盛,朝贡者多”。外国使者由交趾经廉州溯南流江而上达中原,我国商人亦“静江水路以至容州”,“又自北至鬱林”,沿南流江至廉州,“自廉州一日之程达交趾”。秦汉时期,合浦生产的海盐就源源不断溯南流江而上,销往广西全境和湘南等地。
可以说,没有福绵的古老埠头,就不会有岭南都会的崛起,岭南文明的开化也将放慢脚步。福绵的埠头,仿佛一个支点,撬起了整个岭南的大发展。
在辛仓埠遗址附近,我们发现了一道高约6米的古城墙,一直延伸到江边,墙上有许多瞭望口。唐雄告诉我们,辛仓埠遗址一共筑有四道城墙,应为以前保护商铺而建。明朝万历初年,辛仓埠是鬱林州鱼盐总埠。直至万历十年至十一年间,一场特大洪灾将辛仓埠彻底毁灭,此后,辛仓埠搬迁至船埠。从明末至民国时期,船埠一直是鬱林鱼盐总埠,“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古船埠上有五个码头,据史载,五个码头曾同时有千艘盐船停泊。抗战时期,日寇封锁沿海,南流江成为南方唯一的水路通道,成为抗战物资的转运枢纽。船埠村如今遗留的古菜市、古围墙、古炮楼、红线女戏台等遗址,以及江边依旧香火旺盛的护龙庙,折射出古船埠的昔日繁华。
船埠的兴盛,成就了众多商贾,民国时期的福绵大盐商唐幼卿就是其中之一。唐幼卿在船埠有十几间商铺,并与人在廉江、北海、香港等地合资做生意,成为玉林的大商家。唐幼卿在田横村建了一座庄园式的“奉政第”大屋,共有一百多个房间,整座老屋及周围的果园、土地、湖,总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如今,辛仓埠和船埠的繁华已成往昔,但是它却永远记忆了南流江古丝绸之路从发源、兴起、繁荣、鼎盛到萧条以至没落的历史。这是玉商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源流历史,也是南流江长期孕育出来的河流意识与海洋意识交融的独特文化。
-
市井深处人间味
一城一地,最深的乡土滋味往往深藏在市井深处。
商业繁华为福绵这座小城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财富,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定居落户,南北各异的口音在这里诉说着共同的乡情,不同的风俗、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方市井,孕育了福绵的独特韵味。
豉油膏应该是福绵最常见的调味品,却又是福绵人最难忘的味道。这种用黑豆经过煮豆、发酵、熬煮等工序后得到的黑褐色膏状物体,含有17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据史料记载,樟木豉油膏早在清末就已闻名两广,还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樟木镇张发梗豉油厂就是当地豉油膏的一张名片,这个豉油厂建于1972年,现在的老板张衍是张发梗的儿子,20岁时开始跟父亲做豉油膏,如今已有30年。“我父亲希望我继承他的手艺,这是福绵的味道。”张衍说。
福绵的味道,不仅在凝固的豉油膏里,更在历史深处沉浸的蓝靛池里,以及织布机渐行渐远的机杼声里。
从樟木镇罗冲村村委会出发,大约十五分钟后来到一个叫做梅子冲的山坳,在一片翠竹之下,我们找到了四个保存完好的蓝靛窑,靛窑呈圆形,直径大约1.2米,几乎已经被落叶泥沙填满,裸露的窑壁上布满了青苔,从外形上已经无法分辨这些是浸靛窖还是存靛窖。“以前这里有很多制作蓝靛的靛窑,还形成了一条专门卖蓝靛的圩,因此叫‘蓝圩’。”罗冲村党委副书记张冬说,“蓝圩”就在梅子冲不远处的一片平地,如今这里已是一片农田。目前,福绵发现的蓝靛加工场遗址主要有位于樟木镇六答村的相思岭制蓝遗址、位于樟木镇罗田村的圳背制蓝遗址和木赖垌制蓝遗址、樟木镇罗冲村梅子冲制蓝遗址、樟木镇古陂村古龙村制蓝遗址,以及成均镇井龙村金井制蓝遗址。
因六万大山盛产蓝靛、葛麻,福绵自古家家户户纺纱织布,用蓝靛染色,缝制衣物。唐代乾封元年(666年),“鬱林细葛布”被列为朝廷贡品;北宋年间,棉花传入中国,古代福绵人把棉花作为原料织就的布叫“吉贝”。从唐代至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鬱林细葛布”作为朝廷贡品先后延续889年之久。抗战时期,武汉、广州沦陷后,日寇封锁沿海,内地布匹短缺,福绵镇、新桥镇等乡村几乎家家纺纱织布向内地输送,至今,福绵镇新江村还有玉林土布织造者。
新江村的机杼声在改革的春风中,逐渐演变成机器的轰鸣声——在继千年古埠的繁华之后,福绵送给了世界另一张更为耀眼的名片——世界裤都。服装企业1600多家,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服装2亿件(套),产值达50亿元,注册商标200多个,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欧洲、非洲、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长达千年的商贸文化熏陶下福绵现代商业发展的蓬勃之姿。
-
岁月吟成读书声
《管子·牧民》里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论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物阜民丰的地方,往往也是钟灵毓秀的佳境。在福绵的行记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千年岁月对这片土地的熏陶。
德香祠建于明万历末年,重修于清乾隆时期,是福绵唐氏家族的宗祠。福绵唐不仅出了玉林四进士之一的唐之夔,还有“官清鬼退三千里”的清官唐敬。据福西社区支书唐海能介绍,唐敬是“福绵唐”第九代孙,官拜浙江处州府青田知县。唐敬在青田县造福一方,任满之日,民众自发联名请求留任。到48岁时,唐敬已连任7年县令,终以双亲年老,奏请回乡。临行时,青田县人赠送了一幅谢联:“官清鬼退三千里,吏瘦民肥百万家”。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福绵唐氏向来崇文重教,并将忠义孝悌之言写入族谱,警训子孙读书养志、明德修身。
在福绵,像德香祠这样的古建筑有很多,如崇善祠、黄氏宗祠、姚氏宗祠、郑氏宗祠等。这些浸润了历史气息的砖瓦,在千百年后,依然向我们传递着那个年代朴实的教养。
郑氏宗祠位于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宗祠里挂着的副魁、翰林第、进士三块牌匾十分醒目。据郑氏宗祠管理人郑延华介绍,郑氏宗祠为丽川公所建。丽川公性情和善,时常扶贫济困,还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修桥铺路、重建学堂。村民为纪念他,把他捐资和组织修建的学校、桥梁,命名为丽川学校、丽江桥。郑氏祖先吃苦耐劳,勤耕苦种,不断置办产业、发展经济。有了积蓄后,建造大书房,聘请有名望的先生任教,对品学兼优的孩子给予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孩子给予资助。他们在孩子“童蒙养正”的关键阶段,灌输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思想,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精神气质、济世情怀和安身立命的智慧,使孩子知书达理、行为得体。“惟家有塾,惟党有庠,斯文宛在,是曰书香,蒙以养正,小学宜读,丽扫进退,曲礼为防,朋友讲习,斐然成章,顽曰丽泽,互助勿忘,纪念作圣,罔念作狂,庶几夙夜,日就月将。”这是其大书房的训示,把读书作为家族传统,代代相传。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读书,读的不仅仅是“书”,还是知礼、明德。
在樟木镇,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据介绍,1983年,樟木人、加拿大医学博士陈焕庭投入巨资在玉林地区率先设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奖学基金,每年奖励一批优秀学生;樟木镇忠荔村的庞富英是玉林著名企业家,2004年在樟木一中、二中设立了奖学基金,并主动落实奖学金金额。这种来自身边的尊师重教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学生,引导他们知恩感恩、回报乡梓。“要让学生不但会学,更要学会怎么做人。”樟木一中校长李举超的话,诠释了一种最为质朴的重教理念。(记者 潘燕/文 陈东/图)
-
一方水土一方人
他们孜孜寻找着这个小城的文化之根。
他们热心历史传统、人文地理。与他们交谈,仿佛打开了一本本活的历史书。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如此专注于发掘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
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不遗余力地担下传承文化的重任。
他们,就是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守望者。一字一句,描绘世间百态;一砖一瓦,铭刻历史沧桑;一腔一调,传唱文化传奇。
文化的源流是一脉相承的
——我觉得挖掘乡土文化有着莫大的意义,这是我们的根。
今年87岁的李承仑是研究玉林乡土文化的德高望重者。在他身上,记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挖掘和传播乡土文化的热忱。
李承仑是福绵镇韦福村人,1949年参军,戍边海南,转业后回到玉林工作。1999年创建了“文化时空”这个平台,着手创办了内部刊物《文化时空》,与志同道合的文化工作者共同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
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特别报道组出发福绵之前,特意带着许多问题去请教他。“福绵今天之所以成为世界裤都,与历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当中的文化源流,不去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怎么能够让‘世界裤子之都’这个称号稳住脚跟?”李承仑语重心长地说。
李老认为,福绵纺纱织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一直发展到高机的使用,促进了整个福绵纺织业的发展。”李承仑说,在清末的时候,一个叫做陈渭琮的商人带回了一台高机,福绵的近代纺织业就从这里开始。“到后来,家家户户都有这个东西。后来借着南流江便利的水运,将布匹运到外地。”为了不断挖掘福绵裤子之都的历史,李老曾经遍走福绵,实地考察,以获得更多的史料。
“我觉得挖掘乡土文化有着莫大的意义,这是我们的根。很多时候我们要探寻文化的来龙去脉,因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我们是怎样走到今天的。”李承仑说。借助于《文化时空》这一刊物,李承仑和文化时空的其他同志多次组织了“水月岩”文化和文天祥文化研讨会;围绕大容山、宴石山、高山村、龙珠湖等景点,出版了相关文化专辑,致力发展玉林的旅游文化。
除了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他还专注于现下的文化创作。“文化要繁荣,不能固守前人留下的东西。我觉得每个文化人要主动创作、热心创作,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李承仑也是一个热心于创作的人。1982年,以李承仑为代表的旧体诗爱好者创立了“鬰州诗社”,后成立“玉林县诗歌研究会”,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县级诗歌研究会,会刊定名为《万花楼诗刊》。
此外,他还从浩瀚的诗海中搜集整理并加以批注的《诗闯鬼门关》,收录了古今名人关于玉林鬼门关的绝唱妙笔,使后人对玉林的诗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为培养更多的诗人,他们创办了“诗词函授班”,学员几乎遍布全国,成为较有影响力的诗词研究会。近来,他又有了新的打算,招募人马去写一部《三石演义》。
“我只是一个专门研究玉林历史文化的人,我想将玉林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李承仑说。
-
叩响历史的回音
——我想要追寻桂东南建筑的历史文化。那些古老的青砖,最能叩响怀旧的心思。
走进坐落在福绵区沙田镇大江村关石塘的牛塘人家,仿佛从喧嚣的都市,一下子走进了一个静谧的庄园。这里的主人是退休教师陈家经,我们遇见他时,他正煮着一缶绿茶,悠然而坐,仿佛隔绝了这个世界的喧闹,守候着一片庄严净土。
陈老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与教学管理工作。2000年退休之后,他就将精力放在牛塘人家的建设上。“要确切地说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建设这里,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一开始,只是模糊地知道自己想做这些事情。”陈家经介绍,为了建设牛塘人家,他四处收集一些老房子拆下来的青砖、瓦砾,然后一砖一瓦地将这牛塘人家建设起来。从设计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追求精致和复古。
“我是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对沉淀着岁月的物事,总有一种莫名的钟爱。那些新的建筑材料,人文的味道太少,我还不一定会收下来。”陈老轻轻地叩着墙壁,那陈旧的青砖回应厚重的敲击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
“许多朋友来到这里,就跟我讲,仿佛遇见了久未见的故乡。”陈老带着微笑,“我啊,想要追寻桂东南建筑的历史文化。而那些古老陈旧的青砖,最能叩响怀旧的心思。这些砖瓦,我用了十年才收集到,有一些是从玉州区老房子拆下来的,有一些是从其他地方收购过来的,我最大程度地还原那股已经流逝了的历史的味道,他们来到这里,自然能回忆起小时候的模样。”
“牛塘人家就像是我的一件作品。”陈老介绍,它不但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而顺山顺水而建,更体现出顺其自然的思想。在牛塘人家,陈老给每一处景点起的名字,都别有韵味,如“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听雨轩;“群贤毕至”“竹林七贤”的竹贤亭等等,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意。四处张挂的对联,更能体现出主人追求平淡恬静的生活理想,从大门口的对联“山中岁月无今古,世外烟云空往来”,再到茶室的对联“竹影横窗知月上,花香入户觉春来”……那种田园诗人的处事哲学,竟在桂东南的一个山庄里再现。
“我是个极其怀旧的人,客人来到我这儿,这些沉淀着岁月的板砖,能够勾起他们的怀旧情怀,我就觉得特别满足。”陈家经慢慢地走在牛塘人家的石径上,他的语气也很慢,使人听了感到心平气和。
陈家经请了一个木工,按他的想法,做出各种不同的东西。“我也忘了自己在这里耗费了多少时间。在这里生活一年多了,看着这里一天天变化。我总觉得,一个沉淀着历史文化的建筑,最忌就是急躁,这样是做不出来好的作品的。这更需要一种慢的姿态。”
在牛塘人家的幽静小路上走着,我们遇见一座凉亭。半倚着梁柱,将一幅夕阳印湖的山水秀丽图尽收于眼下。那时,八十高龄的陈老正透过远方的山,目送着夕阳。那时的老人很安静,没有人愿意打扰他……
-
山歌的味道是唱出来的
——山歌里有着我们最淳朴的生活,我们唱山歌,就是唱我们的心情,就是唱我们自己的生活,民间的艺术总是最贴近老百姓的。
近80岁的宋盛禧是福绵区福绵镇香山村人。当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特别报道组走进他的诊所时,他即兴为我们献上了一曲山歌。在他的歌声里,记者能感受到一个基层的文艺爱好者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这种热爱根植于带着泥土气息的血液里。
老人说,他浸于此道已经有60多年了。“那时候,村里有不少爱唱山歌的老人。我喜欢听他们唱歌,后来就自己学会了。也没有什么人教,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唱。”回忆当年,宋盛禧的声音带着回味,“我对于山歌就是有一股劲头。凭着热爱,我还学会了采茶、麒麟、春牛、八音等等传统民间艺术。”宋盛禧介绍,他从十多岁开始,就已经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还是后来首届山歌大赛发起人之一,并在比赛中胜出,赢得“歌王”的称号。如今他也时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汇演,对于他来说,山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采访过程中,他时常回忆起二三十年前,那是山歌的辉煌时期。“大概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代表玉林参加在河池宜州举办的广西‘三月三’刘三姐山歌演唱会,那时候人山人海,全场都沸腾了。”想着当年盛况,宋盛禧不禁哼了起来:一路拿花一路栽,满怀激情化春雨。来到宜州心极开。我是玉林凤凰鸟,飞上宜州合巢来。宜州有条凤凰树,年年月月开红花。
在当地,宋盛禧小有名气。他组织了一个民间文艺队,经常在村里唱山歌、粤剧、唱麒麟。唱麒麟是村民最喜欢、最期待的,附近很多村镇都会请他们去唱。眼下,宋盛禧年事虽高,仍旧一面在诊所坐诊,一有需要就下乡演戏。
“我学历虽然不高,有许多字也不认得。但是我想,山歌总是需要发展的。所以我每天要提醒自己读书看报,以便让我创作出贴近时代的山歌,能传播更多让人听了振奋的歌声。”宋盛禧一边说,一边将新近创作的山歌拿给记者看。“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有20多本手抄山歌集。”宋盛禧颇为自豪,如今近八旬的他仍旧积极地参加村镇文艺演出,用歌声去传递更多的快乐与正能量。同时也培养了五六个爱唱山歌的年轻人,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的努力,可以将山歌传承下去。“山歌里有着我们最淳朴的生活,我们唱山歌,就是唱我们的心情,就是唱我们自己的生活,民间的艺术总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宋盛禧说,“但传承不能没有新鲜血液,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去,用歌声感染更多的人。”(记者 张钰斌/文 陈东/图)
-
文化标签
福绵区图书馆、文化馆
福绵区图书馆、文化馆位于福绵区天河路中段,地处繁华地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该馆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于2015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
图书馆内设有综合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陈列室、地方文献室、古籍资料室、书画资料室、采编室等13个服务窗口。图书馆共有藏书4万多册,书架120个。该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提供书刊借阅、文献信息检索、讲座、展览等服务,担负着6个乡镇(街道)图书室和116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的业务辅导工作。
文化馆常设免费服务项目8项,有免费的组织策划演出,辅导、展览、阅览、培训、讲座、演唱资料及免费为群众业余文艺队提供活动场地。馆内设有排练厅1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培训室2个,展览厅、非遗展示厅、拳术书画室、创作室、器乐培训室等,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组织辅导全区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飞露岩
飞露岩,位于沙田镇六龙村,因岩中生有一对大石乳并常年滴水成露而得名。
对沙田镇六龙村的人来说,飞露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世界第六大铜鼓——六龙鼓灵山型就在这里出土。飞露岩顶峰的五谷庙里还有神农氏祭祀等古迹,反映了农耕时代的遗风;飞露岩山脚下则有个出米洞,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出米洞每天能漏出白米,只要诚心去拜就会漏出刚好够一天吃的白米,不多也不少。相传六龙村的贫困百姓就是靠着这个出米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灾年。
如今,六龙村将开发飞露岩生态旅游风景区,村民表示,有信心将飞露岩景区打造成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村。
-
世界裤都
因六万大山盛产蓝靛、葛麻,福绵自古家家户户纺纱织布,用蓝靛染色,缝制衣物。从唐代至明代昌元年(1620年),鬱林“细葛布”作为朝廷贡品先后延续889年之久。
1978年,福绵成立了福绵第一家服装厂。1985年,福绵纺织品十大公司成立。此后,第一支福绵到广州的客运车队、第一个盛产休闲裤的工厂……“福绵成衣”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2004年,法国记者皮埃尔在法国《解放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福绵——世界裤子之都的文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今,福绵有服装企业1600多家,配套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服装2亿件(套),产值达50亿元;注册商标200多个,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六万大山
作为福绵的天然屏障,六万大山被福绵人称为“灵气福地”。六万大山最早的原住民,非号称“活化石”的桫椤树莫属,至今已有上亿年。他们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种群,而今在广袤的六万大山里,只剩下几十株。
1920~1921年,李宗仁曾两次率兵避入六万大山。如今,当年李宗仁部队驻防过的东高河嵩村成为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的前身,六万林场河嵩分场场部的后背山上,还保留着李宗仁屯兵防御用的战壕、碉堡以及作为应急隐蔽所的2米高的防空洞。时至今日,李宗仁得六万大山之灵气庇佑的故事依然流传乡里。
去年,六万大山森林公园通过3A景区评审,成为福绵区首个国家A级景区。
-
福绵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
福绵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是福绵区人民政府实践互联网 “农村电商”的重点项目。项目采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O2O模式,线下实体打造代表企业品牌形象的中高端旗舰店,线上依托阿里巴巴·玉林产业带和金拇指购两大支柱,辐射到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全网各大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为各入驻商家进行整体包装,以“中国休闲服饰名城”的产地名片在互联网做大规模的营销推广,吸引海量订单。同时,将为所有入驻商家提供包括培训、摄影、美工、策划等一系列的电商服务,助推企业商家掀起电子商务的巨浪。
福绵服装文化展示中心是运营中心的一个亮点。在这里,展示了福绵服装产业发展各个时期与服装相关的历史文物,让人们通过这些文物立体地了解福绵服装的发展过程。
万济桥
万济桥位于福绵区福绵镇福绵村,距玉林市城区12公里。万济桥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万济,即万众过渡之意。
万济桥全桥用青石砌成,为5孔联拱桥,桥长73米,宽6米,高8米;每跨11米,桥面设有桥台、桥栏,两侧有碑文,具体撰写建桥年代等历史背景。万济桥历史悠久,建桥技术精湛,是玉林市古代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石桥,属广西一级保护文物。
-
福绵船埠
南流江福绵段,有一个著名古埠,是位于船埠村的船埠,属天然良埠。从州志记载和考古看,明万历初期,辛仓埠被洪水冲毁后,于是搬迁至船埠。自此,船埠开始由默默无闻而一跃成为重埠。
南流江船埠,与车陂江汇合,上下有10里,下有大湾,江面阔,水势缓而不深,与辛仓埠江段相连,上下有25里,舟多而不塞。较重的货船可达船埠,轻舟可溯流而上到玉林城区的云龙桥江段。时过境迁,船埠已是古迹。如今,唯有青石街青石路、古码头、古菜市、古围墙与炮楼、红线女遗迹依稀可辨,在无声地述说着昔日的辉煌。
牛塘人家
牛塘人家,坐落在福绵沙田镇大江村关石塘,占地1000多亩,建在具有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池塘、水库地形地貌非常优美的地方。
牛塘人家农业生态园的构建提取了中国古代“耕读”元素,结合道、儒家文化,设计理念以“水榭、阁楼、流水、池塘、人家”为点,园中楹联、诗、词、画以及陶瓷、剪纸、老照片等布置与古典建筑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园林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
福绵山歌
广西壮歌素负盛名,“玉林山歌”亦名声在外,2009年就列入了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盛禧是福绵山歌的代表人物,唱了60多年的山歌,被誉为“玉林山歌王”。十多年前,宋盛禧首次代表玉林市参加在河池宜州举办的广西“三月三”刘三姐山歌演唱会,才思敏捷的他唱出了玉林水平,获得一等奖。在玉林举办的“三月三”民间山歌会上,他连续3届获“山歌王”美誉。宋盛禧所编山歌册有十来本,题材广泛。他的山歌看似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但也有一定讲究,通常用七言绝句形式,讲究押韵,采用比兴手法,听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樟木庞奶庙旦会
樟木庞奶庙始建于明代,传说为纪念庞八娘娘勤劳和悲凉的一生,至今已有446年历史,2004年成为玉林市历史文物保护古庙,是玉林市西南片樟木镇唯一带有历史见证、完整的古庙之一。庞奶庙旦会也成为当地民间古庙传统文化艺术的盛会。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樟木镇中村及附近的村民都会聚集在庞奶庙,举办舞狮游龙、八仙过海、抬菩萨、扭秧歌等庆祝活动。多彩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场面热闹非凡。借助这一活动,也让这里成为了玉林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
德香祠
德香祠现位于福绵镇福西社区,始建于明万历末年,重修于清乾隆时期。德香祠整体为三进两廊硬山顶砖木结构,每进三开间,灰瓦青砖墙。
德香祠为“福绵唐”一门的宗祠。“福绵唐”是明孝宗弘治年间因朝廷为安定边境向岭南大举用兵时进驻而来,后在福绵区一带定居,世称“福绵唐”。宗族中佼佼者有主持修建万济桥之人唐敬、玉林唐氏四进士之一的唐之夔等。现在,“官清鬼退三千里”“朝端维直,柱史重封”的故事依然在福绵流传,成为“福绵唐”后世子孙立身治世的楷模。
“十八路庄”
“十八路庄”,又叫南少林“十八路庄”,是一门源自南少林武术,落脚福绵福东村三社,并不断壮大的传统武学文化。2014年,南少林武术“十八路庄”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时,乾隆帝以“隐藏反清乱党”为由,下令火烧南少林寺。面对朝廷大军的包围,主持从众弟子里挑选了志字辈中武术最全面的二弟子、三弟子,命令他们南逃以保存南少林一支武学精粹。其中,二弟子来到了福绵镇,并化名“邹老义”定居下来。
为了遮掩耳目,邹老义把少林武术“连环铁臂功”改为“十八路庄”。从此,南少林“十八路庄”在玉林大地开花结果。在历经250多年风雨后,“十八路庄”传承至今已有八代传人,各地分馆不下300个。
-
福绵鸭
福绵鸭是玉林市十大特色菜之
福绵鸭继承了玉林美食“清”的传统。鸭身经过特殊的腌制,经水煮熟,然后斩块摆碟。福绵鸭看上去很嫩,或者说就像美少女的皮肤一样剔透光滑,看着就令人流口水。淋上独门的汁,加上一些姜丝、黄豆、花生,一盘正宗的福绵鸭就在你面前了。整个制作工艺应该算白切类,给人不腻的感觉,清爽宜人,炎热的夏天来上一盘福绵鸭,再配上一碗清新香滑的鸭汤粥,那可真是一种享受。
樟木豉油
“隔村煮肉放豉油,我行十里也闻香。如今来到樟木镇,又闻豉香入醉乡。”山歌中所唱的“豉香”,就是指盛产于福绵区樟木镇的一种豉油所散发出来的浓香。而这种豉油,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樟木豉油膏”。
樟木豉油膏远近驰名,是富有南方风味的调味品。它棕黄油亮,香气扑鼻,只用煮烂发酵过的小珠黑豆与糖、盐、水熬炼而成,不加香料,乌黑油亮浓香。用来煮肉则味透肉心,煮鱼则去除腥味,与青菜同煮,则除“嗅青”味。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版基础材料由福绵区文体局提供。在收集材料中,福绵区宣传文化部门积极配合并给予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还广泛发动各级文化工作者、乡土文化能人参与其中。特此感谢!)
原标题:千年古埠溯源头 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福绵篇特刊精彩呈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