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

七十年代,茂名市的乡村还是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管理,村民都要参加生产劳动,挣取工分,然后可以分到人口粮食,和工分粮食的。

家庭劳动力多的人家,日子会好过得有滋有味,小孩子多的家庭,劳动力少的生活都是很艰难的。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1)

七十年代茂名的农村普遍的家庭都有几个孩子,最少的都有两三个,很少一两个的,那个时代,大家都是这样的生,不少人说是受旧社会的思想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事实上,当时的人都是承传过去的那种思想:“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因为当时的社会保障还是落后的,父母老了还是靠儿子来养,一个儿子养父母负担比较重,希望有两个儿子来分担,有了两个儿子的,还希望生三个儿子,这样即使有一个儿子不成器,还有一个后补的人员。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2)

七十年代,茂名乡村人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每天都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早上七点出工,中午十一点收工,下午一点开工,晚上六点收工,没有节假日,就是逢年过节都是有很少时间不出工的。

七十年代,小孩子读书不是免费的,都要交学费,但是都是两三块钱一个学期,不过书簿册笔还要自己花钱买,即使收学费这样的少,还有很多人交不起学费。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3)

那个时候,大队有合作医疗,每个人只交一两块钱,就可以去大队看病,不过都是赤脚医生看头晕眼热的小病,大病要到公社卫生院去留医,一般家庭有人生病了,会导致更加的贫穷,因为很多药不能报销的,要自己掏钱。

那个时代,私人没有权利发展经济,思想上要要斗私批修,就是家里也不能多养猪、鸡、鸭,养可以养,规定每个家庭只能养一头猪,两三只鸡鸭,养多了会被公社工作队捉走,上交给公社饭堂,也有些送到老人院。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4)

七十年代,家家都有几分自留地,不少人家的经济收入都是靠自留地种经济作物,早造种黄麻,晚造种北运蔬菜辣椒。

很多人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去拾猪屎,狗屎,牛屎来做肥料,然后才去出工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收工之后,又回自己的自留地干活,干到天黑才收工回家吃饭。

自己的自留地做得好的,可以解决孩子读书的花费,过年过节费用,平时的家庭支出,收入好的,还可以攒钱下来建自己的房子。

七十年代,很多的人家都养有一头母猪,或者是肉猪,喂猪的都是剩饭剩菜,还有是自己空余时间去割回的猪草,加上自己的家里的米碎,肉糠,一头猪养一年,过年的时候卖了猪,用猪钱来过年用,或者是娶媳妇,建房子,有人用来还债,这个都是乡村每个家庭最大的一笔收入。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5)

生产队的收入时好时坏,因为当时的科学种植还落后,农民都是问天要吃的,但是生产队每年都要上缴公购粮,完成任务之后,剩下的粮食才按人口分人口粮,分工分粮。

八十年代的茂名市电白县 茂名农村普通人家的生活(6)

茂名乡村,农民最惨的58年三年自然灾害,1974年冬天降霜冻,冻死了冬种作物,很多生产队还冻死了耕牛,还有1976年,也是冬季下霜冻,冬季作物几乎都失收,过了年之后,正月到了三月,很多人家,家里无余粮,几乎都是靠国家救济,去亲戚朋友家里借粮食回家度饥荒,捱日子的。

时代在变化

世界在发展

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

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配图来源网络,传播传递茂名乡情乡音,风土人情,谢谢关注,谢谢点赞,谢谢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